在德国期间,檀锦程出席了不少公开性的活动,为尉来的新能源汽车造势。
同时尉来的海外团队也在秘密联系福特,寻求对福特在德国工厂的并购计划,这一次的海外并购,檀锦程不打算动作国内的资本,而是选择以海外资产为主体。
通过融资以及自有资金的方式,拿下福特的工厂,一方面能做到产业隔离,另一方面也算是把自己在海外的一部分资产归拢一下,尤其是北美的那些资产。
“德国在新能源政策方面还是不错的,他们的政策对我们还是比较友好的,机会还是有的。”
在特殊事件上,东西方的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最初我们的政策,被各种批评,但是没多久就跟进了,如今论管控政策,西方并不输于我们。
反倒是我们,在控制住之后已经要轻松很多了,不过按照于利国提供的信息,五月份之后各地的政策要轻松很多了。
另外在经济方面,欧盟在五月初批准了德国500亿欧元企业援助计划,重点扶持绿色科技,而在相关政策方面,目前德国工业界普遍反对欧盟的强硬路线。
“想要打进国际市场,困难是真的非常大的,但不管再怎么困难总是要做的,德国是我们最好的跳板。”
无论是从政策宽松程度,还是友好态度,德国都是最优选择,最为关键的是,今年的德国以及欧洲地区,对新能源产业是真的疯狂,说是入魔了都差不多。
一至四月份,全球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约240万辆,新能源汽车全球平均渗透率为6.3%,对比起2020年度的2.7%,增速非常的明显。
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ZG区,但是要论渗透率的话,那还得是欧洲地区,欧洲地区的平均渗透率达到了15.2%,远远高于我们的12.4%。
而德国的渗透率,更是高达22.4%,严格的碳排放法规,高额的购车补贴,让德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居全球前五之列,也是增速最快的。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国家,依旧还是北欧四国,挪威以86%高居第一,其他冰岛,瑞典,荷兰三国则分别为72%,43.1%,30.8%。
除了全球性的资源共识,环保正确的方针之外,欧洲区之所以能把新能源汽车推广得这么迅速,无非还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一方面提供巨额补贴以及各种免税政策,另一方面对燃油车进行限制。
整个欧洲,按BEV车型与PHEV车型分为两种补贴方式,拿补贴最高的BEV(纯电)车型来说,平均最高补贴均超过5000欧元,德国的补贴是最高的。
目前德国的补贴政策是售价低于4万欧元的BEV车型,最高可以拿到9000欧元的补贴,PHEV车型最高可以拿到6750欧元的补贴,最高补贴率高达22.5%,极其的夸张。
“国内老有一些人说我们卖得好是靠补贴,这话确实是不假,但是大家谁不是这么干的。”
哪怕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低的北美市场,到处吹牛逼说不靠补贴过日的特斯拉,这些年都没少吃补贴,北美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同样不低,联邦税收抵免,州级激励等等,加起来同样也是不少的。
以一辆毛豆3标准续航版为例,其3.99万美刀的售价,在加州平均能拿到2000至3000美刀左右的补贴,科罗拉多州最高有4000美刀的补贴,其他州差不多也在2000至2500美刀补贴之间。
部分州,如新泽西,德州等确实是没有补贴的,但是他们是免州销售税的,这部分的税率大致是在6%至7%之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还有部分州电力公司提供充电折扣与返现等等政策,加州PG&E公司就提供500美刀的返现,从用车成本上来说,也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
另外还有像是ZF提供的低息贷款等等,特斯拉可没少吃,马斯克敢吹这种牛逼,原因无非是他们在北美一家独大,没有任何的竞争对手。
特斯拉的优秀毋庸置疑,但是说没吃过补贴纯纯就是在扯淡,当年他们可是靠着低息贷款活下来的,之所以敢这么吹牛逼,无非是他们在北美市场没有任何的竞争对手。
比起竞争激烈的欧洲以及亚洲市场,在北美市场,特斯拉以及一众他们本土的车企,才是真正的特权存在。
欧洲区以及我们国内,对于国内企业的新能源补贴并没有排斥选项,只要是符合条件的都能拿到补贴,而联邦补贴则只针对于他们本土的企业,或者是在他们本土生产的车辆。
如欧洲车企,但凡没有在北美本土有工厂的,都拿不到任何的补贴以及优惠政策,州一级的更加严格,部分州直接就是禁止了企业直营的模式。
还有如充电桩等等基础设施不对国外企业开放,ZZ风险审查等等,都制约着国外车企在北美的销售,导致特斯拉一家独大的因素。
总结起来海外的车企,无论是我们还是欧洲的,想要在北美正常售卖,要么就是在北美设厂规避限制,要么就是走合作代工进入北美市场,要么就只能在细分市场,如不受个人购车补贴影响的电动巴士等等市场做出一些突破。
哪怕以上条款都满足了,在部分州的销售方面,也是要与当地的企业合作,不能直营,也就是说要分一部分利润出去,这对比起特斯拉在国内的待遇,差的可不是一个级别。
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保护主义,而且这种市场保护只会越来越严格,目前北美正在推动通胀削减法案,对国外新能源车企的限制进一步收紧,如电池供应链本土化等等。
市场的壁垒,才是海外企业放弃北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根本原因,汽车产业的建厂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动辄几十亿,在综合评估之后,如果没有太大的利润空间,谁都不会瞎投。
“欧洲这边虽然抽象,但政策的话还是挺不错的,今年是我们最好的机遇啊,必须得尽快在这边搞个工厂才行。”
在跟德国方面一些机构以及ZF部门会面之后,檀锦程了解到德国以及欧盟区最新的政策方针,也迫切的希望能够拥有一家自己的欧洲整车制造工厂。
德国方面之所以把补贴搞得这么高,实际上也是想要补贴自己的产业,大众ID系列,通过各种补贴,单月销量超过5000辆就能够实现盈利,这简直不要太香了。
不管他们对于环保以及清洁能源是怎么的抽象风格,但只要不排斥我们就行了,大家公平的竞争。
“哈哈,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哎,要是代英没有脱欧就好了,不然的话我们可以把路特斯的工厂扩建以及发行一下,学习沃尔沃的代工模式,那样才是最快的。”
脱欧之后,海瑟尔工厂之于整个尉来的战略意义,其实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欧盟把新能源政策搞得这么好,环境也相对公平,其实还是认为他们能够超过我们,至于将来会不会改变政策,那就先不管了。”
欧洲区看似一个整体,但个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哪怕后续真的政策收紧,也不用担心如北美那边一样,生意一直能够安全的做下去,只要你自己有竞争力。
而德国方面,BBA等等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大力投入,整个德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德国本土企业包揽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也反应了德国车企电动化转型的成效。
依赖于这种集体的发力,德国ZF可能有一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他们依旧能够打败其他国家,占据头部的位置。
目前尉来通过ET5,ES3,ES6,ES8等等多辆进口车型,在德国地区占据着5%的市场份额,排在斯柯达之后,位列一至四月份销量排行第八的位置。
前十当中,只有尉来与特斯拉是依赖于进口车型,本土化生产,能够带来更高的竞争力。
5月10日,檀锦程受邀参观宝马在莱比锡的工厂,这家通过零碳工厂认证的工厂使用的是光伏与储能系统,檀锦程在参观过程中盛赞这一模式,并且对于德国ZF的碳排放收紧政策表达了赞同之意。
并且表示尉来在德国的工厂将严格遵守这一规定,从舆论上给即将到来的福特工厂收购造势。
同时,檀锦程近期还频繁接触德国工会,争取与工会搞好关系,尉来的海外团队已经就收购事宜飞往北美福特总部,开启了秘密谈判之旅,由于利国亲自带队。
“要跟福特谈判,当然是要直击福特的痛点。”
都2021年了,我们再想要收购海外企业的核心资产,难度比之20年前要难上太多,像是当年尉来收购宝腾,吉利收购沃尔沃之时的环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尤其是北美方面,紧张的关系当下,要想收购何其之难,好在上一个老头儿已经下去了,这个老头儿虽然也不是什么好鸟,甚至要更加的阴险一些。
但至少这个不会时不时的抽风,也不至于像上一位那样做出昨天答应,今天就能反悔的事儿。
说起来,一个是商人,商人只看利益,而这位是Z客。
与福特的谈判,如果能够直击福特的痛点,加上檀锦程在华尔街的关系人脉,收购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要想直击福特的痛点,目前是最好的时机。”
福特在4月28日公布了一季度的财报,对比起去年一季度20亿美刀的亏损了,今年一季度福特整体扭亏为盈,但是欧洲区业务依旧还处于亏损状态。
萨尔路易工厂已经成了福特的累赘,年产能闲置超过50%,保留工厂需要持续投入,年维护成本约为1.2亿欧元,出售可以一次性回收资金。
这也是福特决定收缩欧洲区业务,关停燃油车工厂的重要原因,福特的管理层急于改善财务数据,利用他们这种心理能够很好的介入谈判。
于利国得到了福特的接见,就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对比起我们的企业来说,老外的这些车企非常重视财报,投资人以及华尔街对企业的运营影响力巨大,老板你在华尔街的人脉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通过跨洋视频会议,檀锦程能看得出于利国心情不错,没有被拒之门外,就是第一个胜利了。
“华尔街对于这些企业的影响力确实是不小,但是也不能信他们,免得被他们给坑了,不过沈总说的淡化中资背景收购,这一点确实是要考虑的。”
不动用国内主体收购,而是用在海外的资产进行收购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这一次收购,檀锦程打算用程悦(BVI)有限公司为主体进行收购。
这是檀锦程控制的一家离岸公司,以一种看似跟尉来没有关系的主体进行收购,能够避免刺激到老外们的神经,至于收购过来之后怎么做,还不是檀锦程说了算。
在资金方面,檀锦程打算以发行债券的方式来获得一部分资金,倒不是程悦没这个钱,而是这种方式能够让其他的机构也分润到了一部分的利益,算是一种公关费用了。
“你在那边尽量的跟福特谈,我这边也尽量的公关德国方面,争取能够拿到他们的一些补贴政策。”
欧盟的绿色新政,德国的电动化补贴政策,虽然条件苛刻,但是满足起来无非用三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本土化”,达到了本土化,就有资格申请这些补贴。
檀锦程近期的一些公开表态,其实就是为了这些做准备的,于利国那边在谈,他这边也没有空下来。
“看看吧,小檀玩得还挺大的啊,大家都说说意见吧。”
杭城,一份境外投资备案表,此时正静悄悄的放在会议桌之上,几名能够看到的核心成员,面面相觑,内心一阵感慨,同时又有些兴奋。
多少年了,国内车企在海外的并购案再无大动作了?
大小王檀锦程还是分得清楚的,当决定收购的那一刻,他就通知留在国内的团队起草计划,向浙省方面反应了,通过浙省的关系向上递交。
想要解决本次收购,要考虑的可不止是北美以及欧盟,还有国内的合规性。
跨境投资审批,外汇管制,产业政策支持以及反垄断审查,是此次并购案四个核心维度,同时也要结合当下的政策环境制定出应对策略。
“能有什么意见,檀总都把方案写得这么详细了,我这边没什么意见。”
有过宝腾以及路特斯的成功收购案例,在海外并购方面檀锦程与他的团队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涉及到传统燃油车产能方面,汽车制造业在海外投资是属于敏感行业,属于限制类。
但是檀锦程在提案当中,将项目定位为新能源海外产能建设,援引了最新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政策支持,避开了燃油车限制条款。
而交易结构的主体又是非上市公司,且有海外背景,这一切都是符合规定的,这里面占用尉来已获批的境外投资额度非常小,在外汇方面的影响很小。
尉来2021年度的境外投资余额为50亿美刀,提案当中表示,本次收购金额需要用到的投资额度,将控制在3亿美刀以下,这是地方发GAI委备案的上限。
“确实是很有经验,如果能够成功对我们的汽车产业是一项很好的补充,我的建议是按照当初他们收购宝腾时的案例上报吧。”
从去年开始,尉来汽车整车海外出口持续增长,且出口的车型并非如其他企业那般都是一些低端车型,ET5与特斯拉毛豆3在欧洲市场竞争,极大的提升了国内车企在海外的形象。
“确实不错,这个方案写得很好,收购的逻辑也清晰明了,我也同意按宝腾收购案例上报。”
当年宝腾的收购申报,走的是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算是开辟了一个绿色通道,尉来在欧洲并购汽车工厂,同样也可以走这一通道。
关键是收购宝腾带来的效益还是不错的,路特斯玩上市了,宝腾的产能以及销量也都上来了,这表明尉来是有海外经营能力的。
“外汇这边也没问题,甚至于对我们来说还是有利的。”
通过程悦(BVI)有限公司发行欧元债券,不占用国内外汇额度不说,玩得好的话还能挣点儿外汇回来,仅仅这一点,外汇方面就没什么问题。
“就是这一句,咱们给他改一下吧。”
位居中间位置的领导指了指收购原因笑了笑道,这是一份相当专业的收购备案计划书,但收购原因却是有些儿戏,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干特斯拉。”
“哈哈,确实是有点儿戏,给他改一改上报吧。”
浙省方面波澜不惊,而在甬场方面就掀起了滔天巨浪,在递交给省里的同时,这份备案书也提交到了市里,只不过里面的内容与省里有些不一样。
尉来汽车海外工厂的并购建设,符合甬城“246”产业集群政策,在备案计划当中,尉来承诺将工厂50%以上的设备采购来自于国内,尤其是甬城本地企业。
这其中,受益最大的将是尉来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均盛电子了。
“技术隔离方面没什么问题,跟檀总说一声,市里会全力支持的。”
若是并购完成之后,尉来海外工厂的IT系统将独立于尉来国内网络,在反垄断方面也解释得很清楚,收购不会增强国内乘用车市场支配地位,工厂产品也是主销欧洲,对国内市场无直接影响,不存在垄断问题。
甬城与浙省这边的反应很快,文件很快向上递交,顺带着来表达了各自的立场,悄然之间,一份文件在国内某些层面掀起巨大的波澜。
而在北美那边,于利国与福特的谈判,已经进入到了实质性的阶段,双方一个想卖,一个想买,在合作意向上并无太大的分歧。
尉来提供的轻资产退出方案报价策略,非常符合福特的口味。
基础收购价3亿欧元,约为工厂重置成本的40%,在附加条款当中,尉来承诺接收70%以上的员工,减少福特工会赔偿压力,另外还提供了一个代工过渡方案。
在完成收购之后的两到三年之内,工厂将继续为福特生产部分燃油车,避免生产线突停摆引发供应链索赔。
当然,最让福特动心的是,尉来提供的并购方案将全权采用现金的方式交易,这对于福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完成出售之后的福特财报,将非常的漂亮,还能够缓解福特短期的现金流压力。
“于,你们的这份报价太低了,3亿欧元的报价没有一点诚意,还有檀为什么不亲自参与谈判?”
现年59岁的吉米法利接待了于利国一行,作为福特的CEO,他将最终决定这一次的资产出售议案,双方是通过高盛的渠道正式会面的。
高盛同时也是福特的财务顾问,且与檀锦程的事业也有着诸多的合作,至于说沈楠彭,则是由檀锦程推荐,出任此次并购案团队里于利国的私人顾问,提供一些战略性的建议。
在高盛这边,尉来能够获取工厂的真实财务数据,而福特也能够通过高盛获得尉来收购的真实用途。
“我们的老板目前正在欧洲公干,后续他也会介入到此次谈判当中,至于说价格嘛,不知道吉米你们的意见是如何?”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嘛,三亿欧元的报价确实是中规中矩,但说是没有诚意则是算不上,福特方面无非是想要更多而已。
“哦,对了,吉米可能没有跟我们老板有过太多接触吧?”
“是的,这有什么问题吗?”
于利国笑了笑道:“您应该向高盛还有华尔街方面打听一下我们老板的行事风格,我们这位年轻的老板没有太多的耐心,因此他习惯于高效率。”
正常的并购流程是在五个月到七个月之间,眼下是五月份,若是完成此次并购,也就是2021年底了,但是檀锦程希望更快一些。
这样能够给后续电动化改造预留出时间。
吉米法利同样也笑了笑:“是嘛,我很期待与檀的见面,我听埃隆说起来,檀是一名非常有趣的人,也是一名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这话檀锦程是没听见,若是听见了指定得笑出声来。
特斯拉的车型命名,可是准备用SEXY来定义的,毛豆3实际应该是毛豆E,而毛豆E现在商标可是在福特手里,马斯克曾经跟福特协商过,但是被福特拒绝了。
另外,今年在北美资本市场出尽风头的Rivian,背后除了亚马逊之外,福特也是重要投资方。
同时尉来的海外团队也在秘密联系福特,寻求对福特在德国工厂的并购计划,这一次的海外并购,檀锦程不打算动作国内的资本,而是选择以海外资产为主体。
通过融资以及自有资金的方式,拿下福特的工厂,一方面能做到产业隔离,另一方面也算是把自己在海外的一部分资产归拢一下,尤其是北美的那些资产。
“德国在新能源政策方面还是不错的,他们的政策对我们还是比较友好的,机会还是有的。”
在特殊事件上,东西方的文化产生了激烈的碰撞,最初我们的政策,被各种批评,但是没多久就跟进了,如今论管控政策,西方并不输于我们。
反倒是我们,在控制住之后已经要轻松很多了,不过按照于利国提供的信息,五月份之后各地的政策要轻松很多了。
另外在经济方面,欧盟在五月初批准了德国500亿欧元企业援助计划,重点扶持绿色科技,而在相关政策方面,目前德国工业界普遍反对欧盟的强硬路线。
“想要打进国际市场,困难是真的非常大的,但不管再怎么困难总是要做的,德国是我们最好的跳板。”
无论是从政策宽松程度,还是友好态度,德国都是最优选择,最为关键的是,今年的德国以及欧洲地区,对新能源产业是真的疯狂,说是入魔了都差不多。
一至四月份,全球新能源汽车整体销量约240万辆,新能源汽车全球平均渗透率为6.3%,对比起2020年度的2.7%,增速非常的明显。
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汽车市场是ZG区,但是要论渗透率的话,那还得是欧洲地区,欧洲地区的平均渗透率达到了15.2%,远远高于我们的12.4%。
而德国的渗透率,更是高达22.4%,严格的碳排放法规,高额的购车补贴,让德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高居全球前五之列,也是增速最快的。
全球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高的国家,依旧还是北欧四国,挪威以86%高居第一,其他冰岛,瑞典,荷兰三国则分别为72%,43.1%,30.8%。
除了全球性的资源共识,环保正确的方针之外,欧洲区之所以能把新能源汽车推广得这么迅速,无非还是胡萝卜加大棒的政策。
一方面提供巨额补贴以及各种免税政策,另一方面对燃油车进行限制。
整个欧洲,按BEV车型与PHEV车型分为两种补贴方式,拿补贴最高的BEV(纯电)车型来说,平均最高补贴均超过5000欧元,德国的补贴是最高的。
目前德国的补贴政策是售价低于4万欧元的BEV车型,最高可以拿到9000欧元的补贴,PHEV车型最高可以拿到6750欧元的补贴,最高补贴率高达22.5%,极其的夸张。
“国内老有一些人说我们卖得好是靠补贴,这话确实是不假,但是大家谁不是这么干的。”
哪怕是新能源汽车渗透率最低的北美市场,到处吹牛逼说不靠补贴过日的特斯拉,这些年都没少吃补贴,北美市场对于新能源汽车的补贴同样不低,联邦税收抵免,州级激励等等,加起来同样也是不少的。
以一辆毛豆3标准续航版为例,其3.99万美刀的售价,在加州平均能拿到2000至3000美刀左右的补贴,科罗拉多州最高有4000美刀的补贴,其他州差不多也在2000至2500美刀补贴之间。
部分州,如新泽西,德州等确实是没有补贴的,但是他们是免州销售税的,这部分的税率大致是在6%至7%之间,也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还有部分州电力公司提供充电折扣与返现等等政策,加州PG&E公司就提供500美刀的返现,从用车成本上来说,也是非常具有竞争力的。
另外还有像是ZF提供的低息贷款等等,特斯拉可没少吃,马斯克敢吹这种牛逼,原因无非是他们在北美一家独大,没有任何的竞争对手。
特斯拉的优秀毋庸置疑,但是说没吃过补贴纯纯就是在扯淡,当年他们可是靠着低息贷款活下来的,之所以敢这么吹牛逼,无非是他们在北美市场没有任何的竞争对手。
比起竞争激烈的欧洲以及亚洲市场,在北美市场,特斯拉以及一众他们本土的车企,才是真正的特权存在。
欧洲区以及我们国内,对于国内企业的新能源补贴并没有排斥选项,只要是符合条件的都能拿到补贴,而联邦补贴则只针对于他们本土的企业,或者是在他们本土生产的车辆。
如欧洲车企,但凡没有在北美本土有工厂的,都拿不到任何的补贴以及优惠政策,州一级的更加严格,部分州直接就是禁止了企业直营的模式。
还有如充电桩等等基础设施不对国外企业开放,ZZ风险审查等等,都制约着国外车企在北美的销售,导致特斯拉一家独大的因素。
总结起来海外的车企,无论是我们还是欧洲的,想要在北美正常售卖,要么就是在北美设厂规避限制,要么就是走合作代工进入北美市场,要么就只能在细分市场,如不受个人购车补贴影响的电动巴士等等市场做出一些突破。
哪怕以上条款都满足了,在部分州的销售方面,也是要与当地的企业合作,不能直营,也就是说要分一部分利润出去,这对比起特斯拉在国内的待遇,差的可不是一个级别。
这才是真正的市场保护主义,而且这种市场保护只会越来越严格,目前北美正在推动通胀削减法案,对国外新能源车企的限制进一步收紧,如电池供应链本土化等等。
市场的壁垒,才是海外企业放弃北美新能源汽车市场的根本原因,汽车产业的建厂不是说说那么简单的,动辄几十亿,在综合评估之后,如果没有太大的利润空间,谁都不会瞎投。
“欧洲这边虽然抽象,但政策的话还是挺不错的,今年是我们最好的机遇啊,必须得尽快在这边搞个工厂才行。”
在跟德国方面一些机构以及ZF部门会面之后,檀锦程了解到德国以及欧盟区最新的政策方针,也迫切的希望能够拥有一家自己的欧洲整车制造工厂。
德国方面之所以把补贴搞得这么高,实际上也是想要补贴自己的产业,大众ID系列,通过各种补贴,单月销量超过5000辆就能够实现盈利,这简直不要太香了。
不管他们对于环保以及清洁能源是怎么的抽象风格,但只要不排斥我们就行了,大家公平的竞争。
“哈哈,实际上确实是这样,哎,要是代英没有脱欧就好了,不然的话我们可以把路特斯的工厂扩建以及发行一下,学习沃尔沃的代工模式,那样才是最快的。”
脱欧之后,海瑟尔工厂之于整个尉来的战略意义,其实已经没有那么大了。
“欧盟把新能源政策搞得这么好,环境也相对公平,其实还是认为他们能够超过我们,至于将来会不会改变政策,那就先不管了。”
欧洲区看似一个整体,但个个都有自己的小算盘,哪怕后续真的政策收紧,也不用担心如北美那边一样,生意一直能够安全的做下去,只要你自己有竞争力。
而德国方面,BBA等等车企,在新能源汽车方面的大力投入,整个德国新能源汽车销量,德国本土企业包揽了50%以上的市场份额,也反应了德国车企电动化转型的成效。
依赖于这种集体的发力,德国ZF可能有一种在新能源汽车领域他们依旧能够打败其他国家,占据头部的位置。
目前尉来通过ET5,ES3,ES6,ES8等等多辆进口车型,在德国地区占据着5%的市场份额,排在斯柯达之后,位列一至四月份销量排行第八的位置。
前十当中,只有尉来与特斯拉是依赖于进口车型,本土化生产,能够带来更高的竞争力。
5月10日,檀锦程受邀参观宝马在莱比锡的工厂,这家通过零碳工厂认证的工厂使用的是光伏与储能系统,檀锦程在参观过程中盛赞这一模式,并且对于德国ZF的碳排放收紧政策表达了赞同之意。
并且表示尉来在德国的工厂将严格遵守这一规定,从舆论上给即将到来的福特工厂收购造势。
同时,檀锦程近期还频繁接触德国工会,争取与工会搞好关系,尉来的海外团队已经就收购事宜飞往北美福特总部,开启了秘密谈判之旅,由于利国亲自带队。
“要跟福特谈判,当然是要直击福特的痛点。”
都2021年了,我们再想要收购海外企业的核心资产,难度比之20年前要难上太多,像是当年尉来收购宝腾,吉利收购沃尔沃之时的环境已经完全不一样了。
尤其是北美方面,紧张的关系当下,要想收购何其之难,好在上一个老头儿已经下去了,这个老头儿虽然也不是什么好鸟,甚至要更加的阴险一些。
但至少这个不会时不时的抽风,也不至于像上一位那样做出昨天答应,今天就能反悔的事儿。
说起来,一个是商人,商人只看利益,而这位是Z客。
与福特的谈判,如果能够直击福特的痛点,加上檀锦程在华尔街的关系人脉,收购还是有一定机会的。
“要想直击福特的痛点,目前是最好的时机。”
福特在4月28日公布了一季度的财报,对比起去年一季度20亿美刀的亏损了,今年一季度福特整体扭亏为盈,但是欧洲区业务依旧还处于亏损状态。
萨尔路易工厂已经成了福特的累赘,年产能闲置超过50%,保留工厂需要持续投入,年维护成本约为1.2亿欧元,出售可以一次性回收资金。
这也是福特决定收缩欧洲区业务,关停燃油车工厂的重要原因,福特的管理层急于改善财务数据,利用他们这种心理能够很好的介入谈判。
于利国得到了福特的接见,就是一个很好的信号。
“对比起我们的企业来说,老外的这些车企非常重视财报,投资人以及华尔街对企业的运营影响力巨大,老板你在华尔街的人脉也发挥了一定的作用。”
通过跨洋视频会议,檀锦程能看得出于利国心情不错,没有被拒之门外,就是第一个胜利了。
“华尔街对于这些企业的影响力确实是不小,但是也不能信他们,免得被他们给坑了,不过沈总说的淡化中资背景收购,这一点确实是要考虑的。”
不动用国内主体收购,而是用在海外的资产进行收购也是出于这方面的考虑,这一次收购,檀锦程打算用程悦(BVI)有限公司为主体进行收购。
这是檀锦程控制的一家离岸公司,以一种看似跟尉来没有关系的主体进行收购,能够避免刺激到老外们的神经,至于收购过来之后怎么做,还不是檀锦程说了算。
在资金方面,檀锦程打算以发行债券的方式来获得一部分资金,倒不是程悦没这个钱,而是这种方式能够让其他的机构也分润到了一部分的利益,算是一种公关费用了。
“你在那边尽量的跟福特谈,我这边也尽量的公关德国方面,争取能够拿到他们的一些补贴政策。”
欧盟的绿色新政,德国的电动化补贴政策,虽然条件苛刻,但是满足起来无非用三个字来形容,那就是“本土化”,达到了本土化,就有资格申请这些补贴。
檀锦程近期的一些公开表态,其实就是为了这些做准备的,于利国那边在谈,他这边也没有空下来。
“看看吧,小檀玩得还挺大的啊,大家都说说意见吧。”
杭城,一份境外投资备案表,此时正静悄悄的放在会议桌之上,几名能够看到的核心成员,面面相觑,内心一阵感慨,同时又有些兴奋。
多少年了,国内车企在海外的并购案再无大动作了?
大小王檀锦程还是分得清楚的,当决定收购的那一刻,他就通知留在国内的团队起草计划,向浙省方面反应了,通过浙省的关系向上递交。
想要解决本次收购,要考虑的可不止是北美以及欧盟,还有国内的合规性。
跨境投资审批,外汇管制,产业政策支持以及反垄断审查,是此次并购案四个核心维度,同时也要结合当下的政策环境制定出应对策略。
“能有什么意见,檀总都把方案写得这么详细了,我这边没什么意见。”
有过宝腾以及路特斯的成功收购案例,在海外并购方面檀锦程与他的团队有着丰富的经验,因涉及到传统燃油车产能方面,汽车制造业在海外投资是属于敏感行业,属于限制类。
但是檀锦程在提案当中,将项目定位为新能源海外产能建设,援引了最新的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2021-2035)政策支持,避开了燃油车限制条款。
而交易结构的主体又是非上市公司,且有海外背景,这一切都是符合规定的,这里面占用尉来已获批的境外投资额度非常小,在外汇方面的影响很小。
尉来2021年度的境外投资余额为50亿美刀,提案当中表示,本次收购金额需要用到的投资额度,将控制在3亿美刀以下,这是地方发GAI委备案的上限。
“确实是很有经验,如果能够成功对我们的汽车产业是一项很好的补充,我的建议是按照当初他们收购宝腾时的案例上报吧。”
从去年开始,尉来汽车整车海外出口持续增长,且出口的车型并非如其他企业那般都是一些低端车型,ET5与特斯拉毛豆3在欧洲市场竞争,极大的提升了国内车企在海外的形象。
“确实不错,这个方案写得很好,收购的逻辑也清晰明了,我也同意按宝腾收购案例上报。”
当年宝腾的收购申报,走的是一带一路重点项目,算是开辟了一个绿色通道,尉来在欧洲并购汽车工厂,同样也可以走这一通道。
关键是收购宝腾带来的效益还是不错的,路特斯玩上市了,宝腾的产能以及销量也都上来了,这表明尉来是有海外经营能力的。
“外汇这边也没问题,甚至于对我们来说还是有利的。”
通过程悦(BVI)有限公司发行欧元债券,不占用国内外汇额度不说,玩得好的话还能挣点儿外汇回来,仅仅这一点,外汇方面就没什么问题。
“就是这一句,咱们给他改一下吧。”
位居中间位置的领导指了指收购原因笑了笑道,这是一份相当专业的收购备案计划书,但收购原因却是有些儿戏,只有简简单单的四个字:“干特斯拉。”
“哈哈,确实是有点儿戏,给他改一改上报吧。”
浙省方面波澜不惊,而在甬场方面就掀起了滔天巨浪,在递交给省里的同时,这份备案书也提交到了市里,只不过里面的内容与省里有些不一样。
尉来汽车海外工厂的并购建设,符合甬城“246”产业集群政策,在备案计划当中,尉来承诺将工厂50%以上的设备采购来自于国内,尤其是甬城本地企业。
这其中,受益最大的将是尉来的一级零部件供应商均盛电子了。
“技术隔离方面没什么问题,跟檀总说一声,市里会全力支持的。”
若是并购完成之后,尉来海外工厂的IT系统将独立于尉来国内网络,在反垄断方面也解释得很清楚,收购不会增强国内乘用车市场支配地位,工厂产品也是主销欧洲,对国内市场无直接影响,不存在垄断问题。
甬城与浙省这边的反应很快,文件很快向上递交,顺带着来表达了各自的立场,悄然之间,一份文件在国内某些层面掀起巨大的波澜。
而在北美那边,于利国与福特的谈判,已经进入到了实质性的阶段,双方一个想卖,一个想买,在合作意向上并无太大的分歧。
尉来提供的轻资产退出方案报价策略,非常符合福特的口味。
基础收购价3亿欧元,约为工厂重置成本的40%,在附加条款当中,尉来承诺接收70%以上的员工,减少福特工会赔偿压力,另外还提供了一个代工过渡方案。
在完成收购之后的两到三年之内,工厂将继续为福特生产部分燃油车,避免生产线突停摆引发供应链索赔。
当然,最让福特动心的是,尉来提供的并购方案将全权采用现金的方式交易,这对于福特来说是一个不小的诱惑,完成出售之后的福特财报,将非常的漂亮,还能够缓解福特短期的现金流压力。
“于,你们的这份报价太低了,3亿欧元的报价没有一点诚意,还有檀为什么不亲自参与谈判?”
现年59岁的吉米法利接待了于利国一行,作为福特的CEO,他将最终决定这一次的资产出售议案,双方是通过高盛的渠道正式会面的。
高盛同时也是福特的财务顾问,且与檀锦程的事业也有着诸多的合作,至于说沈楠彭,则是由檀锦程推荐,出任此次并购案团队里于利国的私人顾问,提供一些战略性的建议。
在高盛这边,尉来能够获取工厂的真实财务数据,而福特也能够通过高盛获得尉来收购的真实用途。
“我们的老板目前正在欧洲公干,后续他也会介入到此次谈判当中,至于说价格嘛,不知道吉米你们的意见是如何?”
漫天要价,就地还钱嘛,三亿欧元的报价确实是中规中矩,但说是没有诚意则是算不上,福特方面无非是想要更多而已。
“哦,对了,吉米可能没有跟我们老板有过太多接触吧?”
“是的,这有什么问题吗?”
于利国笑了笑道:“您应该向高盛还有华尔街方面打听一下我们老板的行事风格,我们这位年轻的老板没有太多的耐心,因此他习惯于高效率。”
正常的并购流程是在五个月到七个月之间,眼下是五月份,若是完成此次并购,也就是2021年底了,但是檀锦程希望更快一些。
这样能够给后续电动化改造预留出时间。
吉米法利同样也笑了笑:“是嘛,我很期待与檀的见面,我听埃隆说起来,檀是一名非常有趣的人,也是一名非常好的合作伙伴。”
这话檀锦程是没听见,若是听见了指定得笑出声来。
特斯拉的车型命名,可是准备用SEXY来定义的,毛豆3实际应该是毛豆E,而毛豆E现在商标可是在福特手里,马斯克曾经跟福特协商过,但是被福特拒绝了。
另外,今年在北美资本市场出尽风头的Rivian,背后除了亚马逊之外,福特也是重要投资方。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2003:从外贸开始,2003:从外贸开始最新章节,2003:从外贸开始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2003:从外贸开始,2003:从外贸开始最新章节,2003:从外贸开始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