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玉仙缘 封神演义中的鸿钧道人为何方神圣(三)

小说:金玉仙缘 作者:弘烽 更新时间:2024-08-20 07:13:00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在《封神演义》一书中,“鸿钧道人”和《西游记》书中的“须菩提祖师”

  一样,出场的次数都是廖然可数,但是就在这廖然可数的场景中,我们依然可以发现作者在“鸿钧道人”

  的问题上留给我们的信息。

  在《封神演义》第七十七回《老子一炁化三清》介绍通天教主出场的“鸿钧主化见天开,地丑人寅上法台”

  这两句诗中,就很直观的以“鸿钧”

  为“一”

  这一“一生二、二生三”

  的宇宙演化历程;同在第七十七回这一章节里,当“老子”

  和通天教主对阵,施出神通,变幻出三个叫“上清、玉清、太清”

  的道人和“老子”

  一起围殴通天教主,这个神通就被作者冠以“一气化三清”

  而通天教主被多人围殴,心里就纳闷,认为“自古至今,鸿钧一道传三友,上清、玉清不知从何教而来”

  这个“自古至今,鸿钧一道传三友”

  就再一次阐述了“一生二、二生三”

  的理论。

  不过这里也有两个问题,一是“老子”

  施出的神通“一气化三清”

  与前面我们所说的主流说法有差异;二是做为“鸿钧一道传三友”

  之一的通天教主竟然不知“上清、玉清”

  “从何教而来”

  关于这两个问题,依《封神演义》的故事设定,老子是元始天尊、通天教主的师兄(在道教的“三清”

  尊神之中,按照“上清、玉清、太清”

  的排序,老子的排位是在“三清”

  尊神之末,而《封神演义》中作者则是将老子设定为“鸿钧一道传三友”

  的大师兄。

  尽管与现行说法,甚至于作者生活年代的说法不同,但是按照古代“先入师门为长”

  的传统理念,作者这样设定也是有他的道理的,因为从道教的沿革历史来看,“三清”

  尊神之中道教最早的崇拜的神明为老子,其次才为元始天尊、灵宝天尊)来看,以师兄的身份而言,老子有“一气化三清”

  这种神通修为,师弟通天教主不知晓也属正常。

  这都不是什么问题。

  但是做为道教中一种著名并且有较为成型说法的“一气化三清”

  在《封神演义》中以另一种方式出现,则会令人产生探个究竟的欲念。

  实际上这个问题《封神演义》的作者在第七十八回《三教会破诛仙阵》里接着就做了相应的说明,作者写到“话说老子一气化的三清,不过是元气而已;虽然有形有色裹住了通天教主,也不能伤他。此是老子气化分身之妙,迷惑通天教主,通天教主却不认识”

  在这段话里作者指出,老子一气化的三清,不过就是元气变的幻象,只能裹住通天教主,还没有伤害力。

  只是种“老子气化分身之妙,迷惑通天教主”

  的神通而已。

  依此来看,《封神演义》中的“一气化三清”

  只是老子和通天教主对阵时施出的神通,是种细化的故事情节。

  和道教为了阐述“一”

  这个宇宙酝酿阶段的理论是两种不同意义的表现形式。

  既然《封神演义》的作者有了这样的说明,我们已无必要在这个问题上去钻牛角尖。

  但是,通天教主认为“自古至今,鸿钧一道传三友,上清、玉清不知从何教而来”

  则又令我们产生一些遐想,因为老子“气化分身”

  出来的这三个幻象,正是道教“三清”

  尊神的道号,“上清、玉清、太清”

  以《封神演义》的历史背景,当时的道教远未创立,但是综合《封神演义》作者就书中“阐”

  “截”

  二教与后来的道教之间千丝万缕的各种关联、重叠的人和事、以及“一气化鸿钧”

  的说法和“鸿钧一道传三友”

  的设定来看,可以说是以一种很直白的方式,暗寓了这三友(老子、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就是后来道教中的“三清”

  尊神。

  但是作者又为什么让老子“气化分身”

  出“上清、玉清、太清”

  这三个与道教“三清”

  尊神道号相同的幻象,又让这些幻象令通天教主不知“从何教而来”

  呢?

  这里我们继续从《封神演义》书中寻找端倪。

  还是在《封神演义》在第七十八回里,老子看到自己“气化分身”

  出来的三个名为“上清、玉清、太清”

  的幻象将要消散,就作了一首“先天而老后天生,借李成形得姓名;曾拜鸿钧修道德,方能一气化三清”

  诗,在这首诗里老子就对通天教主说,自己做为来历很早的仙人,在此几百年后(公元前六世纪左右),将要以先天而老(按照道教流行的说法,老子的母亲是看到天上一颗大流星入怀而有孕,并且孕期为七十二年,老子从其母胁下出生时,头发、眉毛、胡子全白,故也称老子),借李成形(因其母生之于李树下,故指树为姓为“李”

  )的方式要到人间走上一遭。

  并告诉通天教主,因自己拜鸿钧道人“修道德”

  之故,所以才有了这“一气化三清”

  的道术。

  单纯的读这首诗,我们依然无法直接找到作者为什么让老子“气化分身”

  出“上清、玉清、太清”

  这三个与道教“三清”

  尊神道号相同的幻象的因素;从诗中也看不出通天教主不认识这三个幻象“从何教而来”

  的原因;反而又增加了个疑惑,那就是老子在诗中主动告诉通天教主,自己几百年后要到人间走上一遭有什么寓意呢?

  因为老子在几百年后要到人间走上一遭这件事情对于和通天教主对阵时的故事场景无直接关联,而且通天教主也没有这样的好奇心。

  那么作者做这首诗是否属画蛇添足呢?

  显然不是。

  关于这首诗,我们不妨把视野放宽阔一些,结合道教的沿革历史、道教对“老子”

  相关说法,“三清”

  尊神的由来,再综合《封神演义》书中的故事背景来研读这首诗,就会对这首诗有更多的诠解。

  《封神演义》的故事背景是商周交替的历史时期,老子则是此后几百年间(公元前六世纪左右)的人,而东汉时张道陵创立道教,道教在唐、宋、元时期的鼎盛则更为靠后。

  但是以道教的说法,老子(还有元始天尊、灵宝天尊)都是宇宙在“一炁三纪”

  阶段酝酿而成的“元气”

  之仙(当然还有一些其它的、甚至与此相矛盾的说法,因不是主流,故不引用),(公元前六世纪左右)来到人间只是仙人的一种蝉蜕度世,传经送典(《道德经》五千文)之举。

  并且“借李成形”

  而有了人间的经历。

  由于《封神演义》的故事背景是商周交替的历史时期,而那时道教远未创立,所以《封神演义》的作者在书中就杜撰“阐教”

  和“截教”

  这两个与道教有着紧密关联度的两大教派。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金玉仙缘,金玉仙缘最新章节,金玉仙缘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