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恒的追求 第1卷 第57节:第二十七章 (1)

小说:永恒的追求 作者:希望之星 更新时间:2024-08-20 06:33:59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第二十七章

  一九八八年,国家改革开放已经十年。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已成为各行各业的共识。教育战线也不例外,全国性的大搞勤工俭学。国家有关部门对勤工俭学还专门制订了优惠政策,校办企业如雨后春笋迅速发展。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专门成立有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这一年,在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督促下,按照政策要求,北岗四中决定抽出专人出来负责搞勤工俭学,开办校办企业。领导班子会上,校长钟学农说:“高主任,这是后勤方面的事情,你先说说。”总务主任高显贵说:“这项工作可不是一件很容易搞得工作,不是随便找个人就能搞好的。我认为,这项工作只有于志坚来干才行。”校长钟学农说:“他教学和班上的管理都搞得好哇!这合适吗?”“我就是看他会管理,有魄力,胜任这项工作。”高显贵带着自己的观点说。钟学农说:“行,我没意见,其他领导发表一下自己的看法。”最后经学校领导班子研究决定,由于志坚负责勤工俭学工作。同时抽调的还有物理专业毕业的老教师何亮。他身材单簿,清瘦的面庞,高鼻梁上架着一付眼镜,显得温文尔雅,话不多,却是一个老实肯干的人。

  他们二人上任以后就在边思考,边考察。就在这个过程中,上级勤工俭学管理部门的领导传递了一条信息,有一个投资少,见效快,利润高的项目,叫小型扎钢厂。具体方案是:投资十万元,包机器设备,包运输,包安装调试,包技术指导,包原材料供应。三个月可赚回成本,年利润在三十万元以上。听起来很吸引人。

  按信息提供的联系方式,于志坚、高显贵和校长钟学农在上级勤工俭学管理部门领导地带领下,找到了负责办厂的老板。老板姓钱,叫钱家运,本市一家私人企业的老板,也算是改革开放后走在前面的人。钱家运在一家饭店热情地接待了他们。他们详细地询问了一些具体情况,了解了老板的具体身份后,双方达成了办厂的协议。

  就在上级主管部门和学校同意上这个项目并且确定订立正式合同时,于志坚不放心,又找到钱家运,要求看一个他已经办起来并在生产经营的这种小型轧钢厂。钱家运就把他带到市区南郊一个刚办起来已在生产的厂看了看,心里比原来要踏实一些了。但以后怎么样他心里还是没有数,毕竟是没干过,也只有像□□同志说的“摸着石头过河”了。

  按照合同,在一个月内,小型扎钢厂建起来了。于志坚就面向社会招收了十几个工人,提供设备的厂家安排的人对工人进行了简单地培训。钱家运派了一个所谓的技术员。然后,工人就开始生产了。

  开始生产以后,上级教育主管部门为推动校办企业的发展,要求专门组织召开一个开业典礼大会。校长钟学农和教育局勤工俭学办公室领导就商量决定日期和参会人员。于志坚当务之际就是要抓紧时间使工人能够比较熟练地操作并且生产一部分产品,这是马上要让人看的。他就亲自带着工人一起干中学,加班加点,日夜不停,保证开业典礼这天要让领导们看得过去。开业这天,市、县有关部门领导一下子来了大几十人。北岗四中小会议室坐得满满的。开业典礼大会由县教育局勤工俭学管理办公室主任主持,教育局分管勤工俭学工作的副局长钟俊松致贺辞,钟学农对北岗四中小型轧钢厂的开业发表了讲话。他说: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我们积极响应国家□□关于大力发展勤工俭学的号召,在上级领导的大力支持下,北岗四中小型轧钢厂今天隆重开业了。这标志着我校的勤工俭学工作迈上了一个新台阶。我们这个校办企业投资小,见效快,利润高。投资不到十万圆,三个月收回成本。年产值两百万圆,年利润三十万圆。只有抓经济,才能促发展。有了校办企业,我校的发展就有了坚实的经济基础。……”

  钟学农讲完后,市、县有关领导也发了言,并且在厂门口举行了剪彩仪式。然后这几十人到厂里进行了参观。中午,学校在镇政府大酒店设宴隆重招待了这些与会人员。

  还不知道以后是福是祸,吃喝已花去了几千元。一下子,这个前途未卜看不起眼的小厂被吹出去了,把于志坚推向了风口浪尖。

  工厂开业了,北岗四中的轧钢厂也喝出去了。于志坚现在要做的就是生产,经营,有效益。这不是做秀,不是给大家看的。何亮年龄大了干这个不行,于志坚让他负责财务和销售,自己亲自带领工人们生产。当时这个地方电力非常紧张,老是白天停电,夜晚来电。那时当地老百姓有个顺口溜:“高岗的电,扯球蛋,一天要停一大半”。工人生产只能白天休息,夜晚生产。生产过程中是非常危险的,这样的小型轧钢机主要是用大型轧钢厂生产过程中产生的废料作为原材料,将加热后温度很高的废料从炉子里夹出来送入小型扎钢机来回穿梭式的碾压,机器两旁各站一个人进行操作,稍不注意就会烫伤。工人们经常出现烫伤的,于志坚也不例外,严重的就是被钢锭戳着。

  尽管工艺流程不复杂,但要想生产出合格的产品,要想提高生产效率很不容易。生产过程中,原材料要烧到什么程度出炉后才能顺利轧成圆钢,那就是人们通常说的要把握住火候。掌握不住规律,尤其是原材料温度达不到要求就出炉容易出现轧滚断裂。另外,要想轧出合格的圆钢很不容易;尤其是轧滚的调整掌握不好就不行。加上磨损快,振动大,要不断地进行调整。钱家运派来的那个技术员纯是应付校方,根本不懂这方面的技术,出了问题,他一点也解决不了。于志坚既是厂长,又是工人,还是技术员;既要管理,又要亲自干,还要钻研技术。过着单身生活的于志坚,这样一天忙到晚,连打开水就顾不上,下了班累得口干舌燥的他一口水就喝不上;好多次到食堂打饭食堂门已经关上了。干着这又脏又累的活,衣服很容易脏,也顾不上洗,甚至有时累很了连衣服也不脱倒在□□就睡着了。和他在农村时那样,一段时间下来,又黑又瘦。一些老师在背后议论开了。一个老师说:“于志坚这是为了什么,教得好好的书,跑去干这个,搞得领导不像领导,老师不像老师,真像钢铁工人。”……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永恒的追求,永恒的追求最新章节,永恒的追求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