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张诺英毕业那年的暑期来到红河学校和于志坚见面后,两人一直也没有联系了。她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分配到省城,一开始安排在省委办公厅,由于她的工作表现突出,办事公道正派,为人正直,后来被抽调到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上班之初,她就被一个同事叫王高强的追上了。王高强也是一个**,经济干部学院毕业,父亲是副部级干部。他自来红的思想非常严重,高傲自大,一点都不谦虚。张诺英看不惯他这方面,对他有点反感,一开始不太愿意。可王高强为了追张诺英,他在张诺英面前就高傲不起来了,见了张诺英就点头哈腰,嬉皮笑脸的。办公厅招待客人多,酒场也多,他经常死皮赖脸的非要约张诺英一起出去吃饭。每逢晚上吃过饭,他以保护张诺英安全为由,死活要送张诺英回去。时间长了,张诺英觉得对她本人确实不错,慢慢从同事关系就变为恋人关系。他们一起出去到公园散步,逛商场。张诺英开始少量接受王高强的礼物,觉得是恋人之间正常的一种交往,作为定情信物还是可以的。一次,王高强一下子给她买了几万圆的首饰,张诺英不要,他坚决不行,硬是要张诺英接受,实在没有办法,她就勉强收下了。张诺英觉得不妥,就把这东西原封不动的放在家里保管好。
一九八五年的元旦他们俩举行了婚礼。说来也巧,和于志坚曾秀丽两人是同一天结婚,真是不约而同。婚礼是在省城一个五星级大酒店举行,整个酒店全部包了下来。接张诺英的车子达二十几辆,全是清一色进口高级轿车;录相机就四五部,全方位立体式录入;客人坐了一百多桌;请来了省歌舞剧团的大型乐队和歌唱演员,主持人请的是省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场面之大档次之高使一般人望洋兴叹可望而不可及。于志坚那婚礼与其比较,简直是天壤之别无法可比的。就像数学极限里的无穷小,可以忽略不计。仅仅婚礼一项就花掉了十几万,在当时来讲,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房屋是一套一百八十几平米的复式楼,装修得豪华别致富丽堂皇。室内家具□□用品全是进口货,连化妆品也不例外都是洋货。这又要花掉多少钱是一般人难以估算的,就连张诺英也心中无数。新婚之夜,张诺英跟王高强说:“你挺喜欢讲排场摆阔气的。我不跟你说过,我在纪委上班,婚事一切从简,不要出风头,搞得太出格了不好。”王高强理直气壮地说:“你在纪委,我又不在纪委;这婚礼是我在办又不是你在办;这房屋是我的又不是你的;这家具是我买的又不是你买的。我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亲戚朋友和单位上的人对我是个啥看法,能瞧得起我吗?我老爹老娘脸往哪放,这要得是面子你懂吗?”张诺英本来就不高兴,他这一说,就更反感。说:“你以为这样你面子就大了,地位就高了,人们都尊敬你,恭维你,说你行。算了吧,老百姓恐怕都恨死我们了。好听一点也无非就是说,高官的儿子,老子英雄儿好汉,还不是靠老子吃半碗饭。”“哎,张诺英,你这是什么意思,自己糟践自己。我这不也是在给你面子抬高你吗?我要是搞得不像样,别人对你是个啥看法,肯定要说对你不重视,瞧不起你,你说是吧?”“你算了吧,我看到那场面,脸就没地方放,巴不得很快结束。”两人的思想观念不一致,观点不同,没有共同语言,谈不到一起。王高强开始嬉皮笑脸地抱着张诺英说:“算了,诺英,别再说使人扫兴的话了,抓紧时间睡觉吧,别把我们的好事给耽误了。”这天晚上,王高强仍兴奋不已,在张诺英身上摸爬亲吻,上来下去,可就是不能翻江倒海充分发泄,因为张诺英一点兴趣也没有。她先是没有共同的语言,观点不一致;这后来是没有共同的**,□□不一致。
两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在某些方面观点不一致,也很正常。有这么好的家庭条件,婚后,两个人的生活过得还是美满幸福的。两个人很少在家里吃饭,有时在外边,有时在王高强的父母那里。没有家庭负担的张诺英一心扑在工作上,积极肯干,兢兢业业,又加之思想素质业务水平都很高,深受领导的好评和重用。没有多长时间就从一般干部提拔为副处级领导干部。一次,王高强约同学朋友在一起聚会,这些人都不是一般的老白姓,有点头面的人,有的甚至是国家部办委的,并且男女都有。他让张诺英一起去作陪,张诺英没说什么,就一起去了。喝酒过程中,张诺英不会喝酒,提出给每位斟一杯。王高强的同学们为了增加气氛,提出不喝斟酒,必须一起喝。张诺英说不行,这样受不了。王高强说:“行,就按同学们说的,你就打个通关,跟他们每人喝一个。”“不行,那怎么受得了呢。”王高强的一个同学有意将军,插话说:“那算了,我们不喝了。”王高强说:“这多扫兴,诺英,一定要喝。”张诺英说:“你们不喝就算了,反正我不能喝。”话音刚落,王高强“砰”的一巴掌打在了张诺英的脸上,紧接着说:“走,走,走。”张诺英懵了,回过神儿来拔腿就跑了出去,其他人都尴尬的愣在那里。王高强还若无其事的说:“来,我们喝,不管她,不懂规矩。”他为了讨好朋友,为了死要面子,显示他的大男子主义和**那盛气凌人的气势,根本不去考虑别人的处境,不顾别人的尊严。这时的张诺英内心有多么难受是别人无法理解的。她感到自己一点尊严也没有了,没脸面对任何人尤其是父母、同事、亲戚朋友。回到家里把自己的生活用品收拾收拾拿走了,王高强送给她的所有金银首饰全部完璧归赵,直接又住在自己原来的单身宿舍。然后,她就开始写离婚协议书,决心与王高强决裂。
根本没把这当多大事的王高强回到家里准备再演一出变脸戏,从当爷们儿再到当孙子,哄一哄张诺英。一看,发觉家里有变化;再仔细一看,张诺英的东西都不在了。这一下子使他醒悟过来了,自己的妻子离家出走了,看来问题很大。她能到哪里去呢,他在想:她是个工作狂,她不会不上班的,很可能又回到她原来的单身宿舍了。他估计的不错,就直接去了她的单身宿舍。王高强见到张诺英就不说别的,直奔主题,开始道歉。说:“诺英,对不起,一时的冲动,请你原谅。我对天发誓,今生今世再也不做这样的蠢事了。糊涂啊糊涂。……”他还在继续耍嘴皮子,张诺英打断他的话,说:“你也不要说了,我也不想听了,请你签个名吧。”她一边说一边把离婚协议书向王高强手里递。王高强接过来一看,惊呆了,一愣,说:“诺英,你做这么绝呀,就这点事值得我们去离婚吗?”“值得,百分之百值得。”王高强把协议书又递給张诺英,走着说着:“我不签。”
王高强估计张诺英是在赌气,离开张诺英那里之后,就去搬兵,找他的老同学们来劝一劝。老同学们听说这事儿后,也都感到惭愧,很不好意思,没想到闹这么大的事。他的男女同学都一起来到张诺英的单身宿舍,一个同学说:“我们第一次在一起,为了好玩,热闹,增加气氛,故意将你军,没想到高强就那么冲动。这百分之百是他的不对,你走后除了我们自我批评外也都当场批评了他。他自己也非常懊悔,发誓再也不做这样的蠢事了。你素质高,有修养,肚量大,不要跟他一般见识。你离了婚,以后再也不容易找到这么好的家庭条件。”其他人也都把自己责备一番,又对张诺英好言相劝。张诺英听归听,一点不改变自己的决定。
这么大的事王高强不可能不跟他父母说。他父母亲知道后,气得火冒三丈,狠狠的把儿子臭骂了一顿。老两个想了想,把张诺英父母也请了来,相互沟通后一起去找到张诺英,做她的思想工作。公公说:“诺英,要怪就怪我们老两个人,怨我们没教育好他。你素质高,有修养,肚量放大一点,不要跟他一般见识。另外,要想开点,尽管他做得很不对,毕竟是夫妻俩嘛,不要老想到很没面子,丢人现眼。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就发生在我们一个家庭,多着呢,不能因为这点事就闹离婚,太轻率了。”……
两方的父母该讲的道理讲了,该说的利害关系说了,劝了又劝,张诺英一点也不动心,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啦。最后,她母亲一个人坐在女儿面前含着眼泪说:“诺英,听妈一句话,咽了这口气算啦。”张诺英喊了一声:“妈妈。”她就抱着母亲放声大哭,看得出伤心到了极点。
张诺英死活不能原谅这件事情,她和王高强最终还是离婚了。
张诺英毕业那年的暑期来到红河学校和于志坚见面后,两人一直也没有联系了。她从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分配到省城,一开始安排在省委办公厅,由于她的工作表现突出,办事公道正派,为人正直,后来被抽调到省委纪律检查委员会。上班之初,她就被一个同事叫王高强的追上了。王高强也是一个**,经济干部学院毕业,父亲是副部级干部。他自来红的思想非常严重,高傲自大,一点都不谦虚。张诺英看不惯他这方面,对他有点反感,一开始不太愿意。可王高强为了追张诺英,他在张诺英面前就高傲不起来了,见了张诺英就点头哈腰,嬉皮笑脸的。办公厅招待客人多,酒场也多,他经常死皮赖脸的非要约张诺英一起出去吃饭。每逢晚上吃过饭,他以保护张诺英安全为由,死活要送张诺英回去。时间长了,张诺英觉得对她本人确实不错,慢慢从同事关系就变为恋人关系。他们一起出去到公园散步,逛商场。张诺英开始少量接受王高强的礼物,觉得是恋人之间正常的一种交往,作为定情信物还是可以的。一次,王高强一下子给她买了几万圆的首饰,张诺英不要,他坚决不行,硬是要张诺英接受,实在没有办法,她就勉强收下了。张诺英觉得不妥,就把这东西原封不动的放在家里保管好。
一九八五年的元旦他们俩举行了婚礼。说来也巧,和于志坚曾秀丽两人是同一天结婚,真是不约而同。婚礼是在省城一个五星级大酒店举行,整个酒店全部包了下来。接张诺英的车子达二十几辆,全是清一色进口高级轿车;录相机就四五部,全方位立体式录入;客人坐了一百多桌;请来了省歌舞剧团的大型乐队和歌唱演员,主持人请的是省电视台的综艺节目主持人。场面之大档次之高使一般人望洋兴叹可望而不可及。于志坚那婚礼与其比较,简直是天壤之别无法可比的。就像数学极限里的无穷小,可以忽略不计。仅仅婚礼一项就花掉了十几万,在当时来讲,可是一个不小的数字。房屋是一套一百八十几平米的复式楼,装修得豪华别致富丽堂皇。室内家具□□用品全是进口货,连化妆品也不例外都是洋货。这又要花掉多少钱是一般人难以估算的,就连张诺英也心中无数。新婚之夜,张诺英跟王高强说:“你挺喜欢讲排场摆阔气的。我不跟你说过,我在纪委上班,婚事一切从简,不要出风头,搞得太出格了不好。”王高强理直气壮地说:“你在纪委,我又不在纪委;这婚礼是我在办又不是你在办;这房屋是我的又不是你的;这家具是我买的又不是你买的。我不讲排场不摆阔气,亲戚朋友和单位上的人对我是个啥看法,能瞧得起我吗?我老爹老娘脸往哪放,这要得是面子你懂吗?”张诺英本来就不高兴,他这一说,就更反感。说:“你以为这样你面子就大了,地位就高了,人们都尊敬你,恭维你,说你行。算了吧,老百姓恐怕都恨死我们了。好听一点也无非就是说,高官的儿子,老子英雄儿好汉,还不是靠老子吃半碗饭。”“哎,张诺英,你这是什么意思,自己糟践自己。我这不也是在给你面子抬高你吗?我要是搞得不像样,别人对你是个啥看法,肯定要说对你不重视,瞧不起你,你说是吧?”“你算了吧,我看到那场面,脸就没地方放,巴不得很快结束。”两人的思想观念不一致,观点不同,没有共同语言,谈不到一起。王高强开始嬉皮笑脸地抱着张诺英说:“算了,诺英,别再说使人扫兴的话了,抓紧时间睡觉吧,别把我们的好事给耽误了。”这天晚上,王高强仍兴奋不已,在张诺英身上摸爬亲吻,上来下去,可就是不能翻江倒海充分发泄,因为张诺英一点兴趣也没有。她先是没有共同的语言,观点不一致;这后来是没有共同的**,□□不一致。
两个人的思维方式不一样,在某些方面观点不一致,也很正常。有这么好的家庭条件,婚后,两个人的生活过得还是美满幸福的。两个人很少在家里吃饭,有时在外边,有时在王高强的父母那里。没有家庭负担的张诺英一心扑在工作上,积极肯干,兢兢业业,又加之思想素质业务水平都很高,深受领导的好评和重用。没有多长时间就从一般干部提拔为副处级领导干部。一次,王高强约同学朋友在一起聚会,这些人都不是一般的老白姓,有点头面的人,有的甚至是国家部办委的,并且男女都有。他让张诺英一起去作陪,张诺英没说什么,就一起去了。喝酒过程中,张诺英不会喝酒,提出给每位斟一杯。王高强的同学们为了增加气氛,提出不喝斟酒,必须一起喝。张诺英说不行,这样受不了。王高强说:“行,就按同学们说的,你就打个通关,跟他们每人喝一个。”“不行,那怎么受得了呢。”王高强的一个同学有意将军,插话说:“那算了,我们不喝了。”王高强说:“这多扫兴,诺英,一定要喝。”张诺英说:“你们不喝就算了,反正我不能喝。”话音刚落,王高强“砰”的一巴掌打在了张诺英的脸上,紧接着说:“走,走,走。”张诺英懵了,回过神儿来拔腿就跑了出去,其他人都尴尬的愣在那里。王高强还若无其事的说:“来,我们喝,不管她,不懂规矩。”他为了讨好朋友,为了死要面子,显示他的大男子主义和**那盛气凌人的气势,根本不去考虑别人的处境,不顾别人的尊严。这时的张诺英内心有多么难受是别人无法理解的。她感到自己一点尊严也没有了,没脸面对任何人尤其是父母、同事、亲戚朋友。回到家里把自己的生活用品收拾收拾拿走了,王高强送给她的所有金银首饰全部完璧归赵,直接又住在自己原来的单身宿舍。然后,她就开始写离婚协议书,决心与王高强决裂。
根本没把这当多大事的王高强回到家里准备再演一出变脸戏,从当爷们儿再到当孙子,哄一哄张诺英。一看,发觉家里有变化;再仔细一看,张诺英的东西都不在了。这一下子使他醒悟过来了,自己的妻子离家出走了,看来问题很大。她能到哪里去呢,他在想:她是个工作狂,她不会不上班的,很可能又回到她原来的单身宿舍了。他估计的不错,就直接去了她的单身宿舍。王高强见到张诺英就不说别的,直奔主题,开始道歉。说:“诺英,对不起,一时的冲动,请你原谅。我对天发誓,今生今世再也不做这样的蠢事了。糊涂啊糊涂。……”他还在继续耍嘴皮子,张诺英打断他的话,说:“你也不要说了,我也不想听了,请你签个名吧。”她一边说一边把离婚协议书向王高强手里递。王高强接过来一看,惊呆了,一愣,说:“诺英,你做这么绝呀,就这点事值得我们去离婚吗?”“值得,百分之百值得。”王高强把协议书又递給张诺英,走着说着:“我不签。”
王高强估计张诺英是在赌气,离开张诺英那里之后,就去搬兵,找他的老同学们来劝一劝。老同学们听说这事儿后,也都感到惭愧,很不好意思,没想到闹这么大的事。他的男女同学都一起来到张诺英的单身宿舍,一个同学说:“我们第一次在一起,为了好玩,热闹,增加气氛,故意将你军,没想到高强就那么冲动。这百分之百是他的不对,你走后除了我们自我批评外也都当场批评了他。他自己也非常懊悔,发誓再也不做这样的蠢事了。你素质高,有修养,肚量大,不要跟他一般见识。你离了婚,以后再也不容易找到这么好的家庭条件。”其他人也都把自己责备一番,又对张诺英好言相劝。张诺英听归听,一点不改变自己的决定。
这么大的事王高强不可能不跟他父母说。他父母亲知道后,气得火冒三丈,狠狠的把儿子臭骂了一顿。老两个想了想,把张诺英父母也请了来,相互沟通后一起去找到张诺英,做她的思想工作。公公说:“诺英,要怪就怪我们老两个人,怨我们没教育好他。你素质高,有修养,肚量放大一点,不要跟他一般见识。另外,要想开点,尽管他做得很不对,毕竟是夫妻俩嘛,不要老想到很没面子,丢人现眼。这样的事情不仅仅就发生在我们一个家庭,多着呢,不能因为这点事就闹离婚,太轻率了。”……
两方的父母该讲的道理讲了,该说的利害关系说了,劝了又劝,张诺英一点也不动心,王八吃秤砣,铁了心啦。最后,她母亲一个人坐在女儿面前含着眼泪说:“诺英,听妈一句话,咽了这口气算啦。”张诺英喊了一声:“妈妈。”她就抱着母亲放声大哭,看得出伤心到了极点。
张诺英死活不能原谅这件事情,她和王高强最终还是离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