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立德的房子比想象中宽敞整洁。
虽然并不是很富有,不过女主人丽特显然是个很有格调的女人,把这个小家收拾得干干净净。
“坐吧。”
把众人请到客厅,几人在沙发上坐下。
跟宋和平以前去过的MSL家庭不同,这里的摆设多偏向于欧式。
哈立德介绍自己是亚丁大学的英语文学教授,妻子丽特是医生,女儿妮娜刚满六岁。
小女孩好奇地盯着三个陌生人,特别是努拉——这个脸上和肩膀上都挂着血迹的东方男人让她既害怕又好奇。
“你们吃东西没有?”
哈立德看着一脸狼狈的三人,首先想到的是食物。
说到吃,倒是真没吃。
刚才那种生死攸关的情形,哪来的时间吃饭……
“还真没有。”
安东诺夫是一点都不客气。
这个大毛子很有点自来熟的性格。
“你们这里有吃的吗?”
他是一点不客气。
其实他的背包里有单兵食品和能量棒之类。
但没人喜欢那玩意。
“丽特,为客人们准备点吃的。”
不久后后,哈立德家的餐厅里飘着豆蔻和孜然的香气。
丽特从厨房端出一口铸铁锅,锅里的炖豆子冒着热气,表面浮着一层金黄色的油脂。
宋和平注意到锅边烙着法国品牌“Le Creuset“的标记——这在战乱的也门算得上是奢侈品。
“请别嫌弃简单。“丽特用流利的英语说,手指轻轻拂过耳边的头巾,“市场已经三天没正常营业了。“
安东诺夫的眼睛盯着锅里翻滚的豆子,喉结上下滚动。
宋和平知道这个俄罗斯大汉已经两天没吃热食了,单兵口粮里的能量棒只能维持生存,满足不了斯拉夫人对热食的执念。
“闻起来很棒。“
努拉难得主动开口,他的目光却落在躲在母亲身后的小女孩身上。
妮娜露出半张脸,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满脸伤痕的男人。
哈立德掰开一张还带着炉温的馕饼,面香顿时在房间里弥漫开来。
“自己家烤的,面粉是上周囤的最后一批。“
宋和平接过馕饼,指尖感受到面皮的韧性。
他学着哈立德的样子撕下一块,蘸了蘸炖豆子的汤汁。
豆子炖得软烂,入口即化,混合着蒜末、洋葱和不知名香料的复杂味道在舌尖绽放。
有一瞬间,他恍惚回到了童年时在福建乡下外婆家的厨房。
“里面有肉桂?“安东诺夫突然问。
丽特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你能尝出来?这是我们家祖传的配方,加了少许肉桂和干柠檬皮。“
“我奶奶也这么炖豆子。“安东诺夫又撕了一块馕饼,“只是她用猪肉代替橄榄油。“
餐桌上突然安静了一秒。
哈立德和丽特交换了一个眼神——在穆斯林家庭提到猪肉是种冒犯。
但哈立德很快笑了起来:“看来你们确实不是本地人。“
“我们是独立调查记者,我是美籍华裔,他是俄国人,努拉是埃及人。“
宋和平面不改色地继续着谎言,“本来在做非洲做战争专题,最近听说这边乱了,我们就过来想搞点题材。“
“上周前来的?“哈立德舀了一勺豆子到女儿盘子里,“那时候局势已经开始恶化了,你们是怎么进港的?“
努拉赶忙接过话头:“我们原计划昨天撤离,但港口被抗议者封锁了。“
“不是抗议者,大部分是有ZZ目的的暴徒!“丽特的声音突然冷了下来:“他们烧毁了港口的医疗站,我同事法蒂玛差点葬身火海。“
妮娜突然插嘴:“法蒂玛阿姨给了我棒棒糖!“
小女孩天真地举起双手比划着,“这么大!“
这个突如其来的童言让餐桌气氛缓和了些。
安东诺夫趁机又盛了一大盘豆子,就着馕饼狼吞虎咽。
宋和平注意到这个看似粗鲁的俄国人其实一直在用余光观察房间的每个出口——职业本能。
“你们这几天都拍摄到了什么?“
哈立德突然问道,眼镜片后的目光变得锐利。
宋和平早有准备:“街上的混乱,还有这场所谓的革命……“
哈立德放下勺子,发出一声嗤笑:“不是政变,是愚蠢的自杀。“
他用餐巾擦了擦嘴角。
“那些年轻人举着民主自由的标语,却不知道华盛顿在背后数钱。“
宋和平注意到教授说这话时,手指在桌下微微发抖——不是恐惧,是压抑的愤怒。
丽特给女儿擦了擦嘴,轻声补充:“医院里每天都有受伤的年轻人,他们临死前还在喊着革命口号。“
她的声音突然哽咽:“上周有个不到二十岁的男孩,肠子都被炸出来了,还抓着我的手说'为了自由'“
妮娜似乎感受到母亲的悲伤,小手悄悄握住了丽特的手指。
“你们为什么不离开?“努拉突然问道,声音比平时柔和,“以你们的学历,在阿联酋或者卡塔尔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哈立德的表情变得坚定:“这是我的家。如果我这样的知识分子都逃走了,谁来告诉妮娜这一代真相?“
他摸了摸女儿的头。
“那些西方媒体只会报道他们想让人看到的也门,如果刚才你们说自己是BBC或者CNN的人,我一定不会让你们进门。“
宋和平若有所思地嚼着馕饼。
哈立德的言论不像普通大学教授,更像是有过切肤之痛的人。他注意到餐厅墙上挂着一张合影——年轻的哈立德穿着军装,站在一辆装甲车旁。
“你服过兵役?“宋和平指了指照片。
哈立德的眼神突然变得遥远:“前陆军上尉军医。五年前因为反对朝自己国民开枪而被开除军籍。“
他苦笑着摇头。
“讽刺的是,现在那些我曾经反对的做法,正在被那些所谓的反对派变本加厉地使用。“
妮娜突然从椅子上溜下来,跑到宋和平身边,好奇地碰了碰他手臂上的绷带。
“疼吗?“小女孩用稚嫩的英语问道。
宋和平僵住了。
这个能用刀子毫不犹豫地割开敌人喉咙时眼睛都不眨的男人,此刻却被一个六岁女孩的问题难住了。
“不疼了。“
宋和平轻声回答:“对于叔叔这种人来说,只是剐蹭了一点皮。”
“我给你施个魔法,你就不疼了。”妮娜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手在空中画了个圈圈,轻轻朝宋和平的肩膀上一点。
众人都笑了。
宋和平心底一股暖流涌上,柔声道:“谢谢妮娜,叔叔一点都不疼了,你的魔法奏效了。”
晚饭后,丽特煮了一壶薄荷茶。
茶叶在玻璃杯中舒展,翠绿的叶片上下沉浮。
哈立德取出一盒椰枣,宋和平注意到盒子上的生产日期是三个月前——动乱前的存货。
“从阿曼进口的,“哈立德递过盒子,“现在边境封锁,这种东西也买不到了。“
宋和平拿起一颗椰枣。
蜜色的果肉裹着一层糖霜,咬下去甜得发腻,却意外地解了薄荷茶的苦涩。
他突然想起任务简报里的细节——阿曼是少数几个与伊朗保持友好关系的阿拉伯国家。
如果真的无路可走,纳辛也没法安排撤退,真要靠自己的时候,从陆路往阿曼走也是一个选择。
“你们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哈立德啜饮着茶水,状似随意地问道。
“等港口开放就离开。“宋和平放下茶杯,“也许两天,也许更久,我们已经联络在中东的朋友了,他们会派人过来接我们。“
哈立德的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独立记者的装备倒是很特别。“
他意有所指地看了看他们鼓胀的腰包——那里装着上膛的手枪。
宋和平正想回应,屋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枪声,接着是汽车引擎的轰鸣。
所有人瞬间绷紧了身体。
努拉的手已经摸到了后腰,安东诺夫则悄无声息地移到了窗边。
“只是巡逻队。“哈立德摆摆手,示意大家放松,“最近每晚都这样。“
丽特抱起已经睡着的妮娜:“我去哄她睡觉。“
她的眼神告诉宋和平,她不想让女儿看到更多暴力。
当客厅只剩下男人们时,哈立德突然压低声音:“你们到底是什么人?CIA?军情六处?“
宋和平没有立即回答。
他注意到哈立德书架上有一本《孙子兵法》的阿拉伯语译本,旁边是几本关于电子战的专著——不像是英语文学教授的常规阅读。
“重要吗?“宋和平反问,“我们不是来伤害也门的。“
哈立德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笑了:“你知道吗?我见过真正的记者。他们的虎口没有枪茧,脖子上挂着相机而不是战术耳机。“
他指了指安东诺夫,“而且你们的'摄影师'拿茶杯的姿势像是随时准备用它砸人脑袋。“
宋和平也笑了。
这个前陆军军医比看上去更敏锐。
“两天后会有朋友来接我们,“他决定部分坦白,“在那之前,我们需要保持低调。“
哈立德点点头,没再追问。
但宋和平注意到他起身时,不着痕迹地把书桌上的一张地图收进了抽屉。
地图一角露出来,上面标注着亚丁各个检查点的位置——精确得不像民用地图。
虽然并不是很富有,不过女主人丽特显然是个很有格调的女人,把这个小家收拾得干干净净。
“坐吧。”
把众人请到客厅,几人在沙发上坐下。
跟宋和平以前去过的MSL家庭不同,这里的摆设多偏向于欧式。
哈立德介绍自己是亚丁大学的英语文学教授,妻子丽特是医生,女儿妮娜刚满六岁。
小女孩好奇地盯着三个陌生人,特别是努拉——这个脸上和肩膀上都挂着血迹的东方男人让她既害怕又好奇。
“你们吃东西没有?”
哈立德看着一脸狼狈的三人,首先想到的是食物。
说到吃,倒是真没吃。
刚才那种生死攸关的情形,哪来的时间吃饭……
“还真没有。”
安东诺夫是一点都不客气。
这个大毛子很有点自来熟的性格。
“你们这里有吃的吗?”
他是一点不客气。
其实他的背包里有单兵食品和能量棒之类。
但没人喜欢那玩意。
“丽特,为客人们准备点吃的。”
不久后后,哈立德家的餐厅里飘着豆蔻和孜然的香气。
丽特从厨房端出一口铸铁锅,锅里的炖豆子冒着热气,表面浮着一层金黄色的油脂。
宋和平注意到锅边烙着法国品牌“Le Creuset“的标记——这在战乱的也门算得上是奢侈品。
“请别嫌弃简单。“丽特用流利的英语说,手指轻轻拂过耳边的头巾,“市场已经三天没正常营业了。“
安东诺夫的眼睛盯着锅里翻滚的豆子,喉结上下滚动。
宋和平知道这个俄罗斯大汉已经两天没吃热食了,单兵口粮里的能量棒只能维持生存,满足不了斯拉夫人对热食的执念。
“闻起来很棒。“
努拉难得主动开口,他的目光却落在躲在母亲身后的小女孩身上。
妮娜露出半张脸,大眼睛好奇地打量着这个满脸伤痕的男人。
哈立德掰开一张还带着炉温的馕饼,面香顿时在房间里弥漫开来。
“自己家烤的,面粉是上周囤的最后一批。“
宋和平接过馕饼,指尖感受到面皮的韧性。
他学着哈立德的样子撕下一块,蘸了蘸炖豆子的汤汁。
豆子炖得软烂,入口即化,混合着蒜末、洋葱和不知名香料的复杂味道在舌尖绽放。
有一瞬间,他恍惚回到了童年时在福建乡下外婆家的厨房。
“里面有肉桂?“安东诺夫突然问。
丽特惊讶地看了他一眼:“你能尝出来?这是我们家祖传的配方,加了少许肉桂和干柠檬皮。“
“我奶奶也这么炖豆子。“安东诺夫又撕了一块馕饼,“只是她用猪肉代替橄榄油。“
餐桌上突然安静了一秒。
哈立德和丽特交换了一个眼神——在穆斯林家庭提到猪肉是种冒犯。
但哈立德很快笑了起来:“看来你们确实不是本地人。“
“我们是独立调查记者,我是美籍华裔,他是俄国人,努拉是埃及人。“
宋和平面不改色地继续着谎言,“本来在做非洲做战争专题,最近听说这边乱了,我们就过来想搞点题材。“
“上周前来的?“哈立德舀了一勺豆子到女儿盘子里,“那时候局势已经开始恶化了,你们是怎么进港的?“
努拉赶忙接过话头:“我们原计划昨天撤离,但港口被抗议者封锁了。“
“不是抗议者,大部分是有ZZ目的的暴徒!“丽特的声音突然冷了下来:“他们烧毁了港口的医疗站,我同事法蒂玛差点葬身火海。“
妮娜突然插嘴:“法蒂玛阿姨给了我棒棒糖!“
小女孩天真地举起双手比划着,“这么大!“
这个突如其来的童言让餐桌气氛缓和了些。
安东诺夫趁机又盛了一大盘豆子,就着馕饼狼吞虎咽。
宋和平注意到这个看似粗鲁的俄国人其实一直在用余光观察房间的每个出口——职业本能。
“你们这几天都拍摄到了什么?“
哈立德突然问道,眼镜片后的目光变得锐利。
宋和平早有准备:“街上的混乱,还有这场所谓的革命……“
哈立德放下勺子,发出一声嗤笑:“不是政变,是愚蠢的自杀。“
他用餐巾擦了擦嘴角。
“那些年轻人举着民主自由的标语,却不知道华盛顿在背后数钱。“
宋和平注意到教授说这话时,手指在桌下微微发抖——不是恐惧,是压抑的愤怒。
丽特给女儿擦了擦嘴,轻声补充:“医院里每天都有受伤的年轻人,他们临死前还在喊着革命口号。“
她的声音突然哽咽:“上周有个不到二十岁的男孩,肠子都被炸出来了,还抓着我的手说'为了自由'“
妮娜似乎感受到母亲的悲伤,小手悄悄握住了丽特的手指。
“你们为什么不离开?“努拉突然问道,声音比平时柔和,“以你们的学历,在阿联酋或者卡塔尔能找到更好的工作。“
哈立德的表情变得坚定:“这是我的家。如果我这样的知识分子都逃走了,谁来告诉妮娜这一代真相?“
他摸了摸女儿的头。
“那些西方媒体只会报道他们想让人看到的也门,如果刚才你们说自己是BBC或者CNN的人,我一定不会让你们进门。“
宋和平若有所思地嚼着馕饼。
哈立德的言论不像普通大学教授,更像是有过切肤之痛的人。他注意到餐厅墙上挂着一张合影——年轻的哈立德穿着军装,站在一辆装甲车旁。
“你服过兵役?“宋和平指了指照片。
哈立德的眼神突然变得遥远:“前陆军上尉军医。五年前因为反对朝自己国民开枪而被开除军籍。“
他苦笑着摇头。
“讽刺的是,现在那些我曾经反对的做法,正在被那些所谓的反对派变本加厉地使用。“
妮娜突然从椅子上溜下来,跑到宋和平身边,好奇地碰了碰他手臂上的绷带。
“疼吗?“小女孩用稚嫩的英语问道。
宋和平僵住了。
这个能用刀子毫不犹豫地割开敌人喉咙时眼睛都不眨的男人,此刻却被一个六岁女孩的问题难住了。
“不疼了。“
宋和平轻声回答:“对于叔叔这种人来说,只是剐蹭了一点皮。”
“我给你施个魔法,你就不疼了。”妮娜闭上眼睛,嘴里念念有词,手在空中画了个圈圈,轻轻朝宋和平的肩膀上一点。
众人都笑了。
宋和平心底一股暖流涌上,柔声道:“谢谢妮娜,叔叔一点都不疼了,你的魔法奏效了。”
晚饭后,丽特煮了一壶薄荷茶。
茶叶在玻璃杯中舒展,翠绿的叶片上下沉浮。
哈立德取出一盒椰枣,宋和平注意到盒子上的生产日期是三个月前——动乱前的存货。
“从阿曼进口的,“哈立德递过盒子,“现在边境封锁,这种东西也买不到了。“
宋和平拿起一颗椰枣。
蜜色的果肉裹着一层糖霜,咬下去甜得发腻,却意外地解了薄荷茶的苦涩。
他突然想起任务简报里的细节——阿曼是少数几个与伊朗保持友好关系的阿拉伯国家。
如果真的无路可走,纳辛也没法安排撤退,真要靠自己的时候,从陆路往阿曼走也是一个选择。
“你们接下来有什么计划?“哈立德啜饮着茶水,状似随意地问道。
“等港口开放就离开。“宋和平放下茶杯,“也许两天,也许更久,我们已经联络在中东的朋友了,他们会派人过来接我们。“
哈立德的目光在三人身上扫过:“独立记者的装备倒是很特别。“
他意有所指地看了看他们鼓胀的腰包——那里装着上膛的手枪。
宋和平正想回应,屋外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枪声,接着是汽车引擎的轰鸣。
所有人瞬间绷紧了身体。
努拉的手已经摸到了后腰,安东诺夫则悄无声息地移到了窗边。
“只是巡逻队。“哈立德摆摆手,示意大家放松,“最近每晚都这样。“
丽特抱起已经睡着的妮娜:“我去哄她睡觉。“
她的眼神告诉宋和平,她不想让女儿看到更多暴力。
当客厅只剩下男人们时,哈立德突然压低声音:“你们到底是什么人?CIA?军情六处?“
宋和平没有立即回答。
他注意到哈立德书架上有一本《孙子兵法》的阿拉伯语译本,旁边是几本关于电子战的专著——不像是英语文学教授的常规阅读。
“重要吗?“宋和平反问,“我们不是来伤害也门的。“
哈立德盯着他看了几秒,突然笑了:“你知道吗?我见过真正的记者。他们的虎口没有枪茧,脖子上挂着相机而不是战术耳机。“
他指了指安东诺夫,“而且你们的'摄影师'拿茶杯的姿势像是随时准备用它砸人脑袋。“
宋和平也笑了。
这个前陆军军医比看上去更敏锐。
“两天后会有朋友来接我们,“他决定部分坦白,“在那之前,我们需要保持低调。“
哈立德点点头,没再追问。
但宋和平注意到他起身时,不着痕迹地把书桌上的一张地图收进了抽屉。
地图一角露出来,上面标注着亚丁各个检查点的位置——精确得不像民用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