裴矩现在知道,当一个人达到一定的入职条件之后,可以再选择进入一个灵境之中,完成真正的入职。
“代表一个剑士真正的能力,就是气功,你现在已经得气了,宽泛的来说,这其实是已经算是有了粗浅的气功了,但是你的爷爷说,在‘华山’这个灵境之中,你是有机会获得上乘气功。”
“一份上乘气功的修行带来的能力,是可以让你拥有更多更强大的天赋能力。”裴四爷说道。
“可是进入灵境之中,不是需要有相应的灵吗?我们需要去华山吗?”裴矩问道。
他问的是不是需要去华山沟通‘华山’的灵。
裴四爷说道:“你爷爷说华山太过于厚重深沉,你不可能承受得起的,所以可以用一些其他的‘灵’来代替,只要那个灵存在的时代之中,有过‘华山’,便能够形成这个灵境,因为你的外公还留下了一本‘故事’书。”
裴矩听到这里便明白了,他在韩以彤那里学习过通灵仪轨的架构,而且他又对照自己家中通灵仪式,又曾对韩以彤老师提过问题,自然是理解到位的。
三元通灵仪轨,又叫三角通灵仪轨。
所谓的三元或者三角,分别是指:媒介(灵媒),场景,导引。
这其中媒介或者说是灵媒,是指是蕴含有灵性的物品。
每一种媒介的沟通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在考证之中,是需要考的,是知识点,要背。
不过有些灵属于怨灵,自然的带着祂生前的执念,自成灵境,那么进这种灵境,又叫着进入生境之中,而比如通灵镜灵这种存在,那么就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来设定一些场景,然后大家进入灵境之中,就会发现进入的是自己预设的场景之中。
这种预设的场景,又名灵境剧本。
除此之外,便是明确进入的人,这个步骤又名导引。
导引的方式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将手指触摸媒介,一起念诵相关的触发咒语,又或者是要烧自己的生辰八字和名字,又或者是滴上血,或者是头发指甲。
“你带上这本‘华山’故事书,去小屋里,点上一盏灯,在灯上读这本故事书,在读之前,你先按照正常的顺序祭祀神荼、郁垒两位上神祭祀之法上香通灵,但是最后还要再加一句,‘弟子再请北斗诸星君垂怜,穿越时空的旅人觐见……’,然后再你再坐在桌前看书,一边看一边读出来即可。”
“这些都是你外公留下来的通灵仪式,那小屋里的北斗星辰也是你外公镶嵌的。”
裴矩这一段时间听到了很多关于外公的事,原本遥远不清的外公,在他的心中居然慢慢的有了一个轮廓。
神秘,强大,长年居于深山之中,与世无争的老道人。
这是他对于外公的印象。
他听从于爷爷的吩咐,记下了通灵仪式,然后进入小屋之中,爷爷并没有跟进来,大概是对于外公的信任,又或者是经过了太多的这样的事了,在裴矩进入小屋之中,他独自一人来到了八仙桌前,将那盖着神龛的黑布慢慢的掀起。
只见里面有一尊玉石雕刻成的人像,此时已经有些泛黑了。
而在那火盆之中,有着很多灰烬,那都是每天放入裴矩人身布偶后,又拿出来焚烧而成的灰烬。
而在那那神龛的更深处,那个玉石人像的身后,有一个小小的神台,神台上面供奉着一个虎爪,那虎爪被人有金包裹着,形成了一只金色的虎爪。
但是裴四爷知道,金下面包裹着的是带毛和皮的虎爪。
从初来这里的德公那里口口相传的是,德公获得这个神龛时,便是在西江的一座深山里,深山之中有一座石头开凿成的小山神庙,那山神庙不过是三岁小童那么高,里面摆着这个神龛。
他当年便想要将这神龛里的供着的恶虎除去,奈何进去五个人却死了三个,这么多年来,赚到的一部分钱,其实都是会送到当年死在里面的三个人的后人那里去,这是他心中的愧疚。
最近,他感觉自己有时候身体没那么好了,总会有精神疲惫的时候,会想打瞌睡,而每一次瞌睡都会做一个梦,梦里自己进入了一个山洞之中,而那山洞深处,有一只巨大恐怖的老虎从黑暗之中一步步的走出来。
而这个时候,他又会惊醒,但是即使是醒来,他的耳中也隐隐约约的能够听到那恶虎低沉的吼声。
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
裴矩进入小屋之中,屋里有长明灯,一年四季都点着的。
他开始按照爷爷的吩咐,将一本黑色封皮的书摆在灯光的桌上,点上香,说道:“弟子,裴矩,恭请祖师食香。”
自从上一次他在这里,由裴四爷敬告祖师,相当于入了门,他便在每一次上香的时候,隐约之间能够感应到冥冥之中,似有两尊神灵的存在。
那一次,他仿佛看到一座巨大的门上有两尊神灵画像,在俯瞰着自己。
而后面就再也没有这样的画面了。
不过,这一次,他再多加了一句话:“弟子请北斗诸星君垂怜,穿越时空的旅人觐见!时空转换,书中自成世界。”
而句话一出,那一座巨大的门居然再一次于他脑海之中浮现,然而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感觉那门像是开了一道门缝,门缝之中有光华透出来。
他抬头看头顶天花板上镶嵌的宝石星辰,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居然觉得它们都像是在泛光。
但他记住爷爷的话,收敛心神,开始拿起桌上那一本黑色封皮的书,翻开,里面第一页的中间写着:“人寿有尽时,然好的故事却能够在时光里流传,甚至可以穿梭时空,山人梅听松传抄。”
裴矩明白,这书不是外公所书,而是传抄的。
他想到爷爷要说读书出来,所以他大声的朗诵。
这也是仪式的部分。
在漆黑幽闭的密室之中,一盏昏暗的灯,只照自身,而照不清四下里的黑暗,大声朗读便相当于是说,在读与鬼神听。
他开始诵读。
一字一句的,初时还有些别扭,后面慢慢的沉浸到故事里了,那种别扭便消失了,慢慢的,他仿佛成了其中的一个人。
【华山之上,有一个武林门派,名叫华山剑派,曾鼎盛一时,可与魔教争锋,然而门中却起了内乱,最终互相残杀,死亡殆尽,只余一对师兄妹继承门派,一夜之间,门人凋零,声望大跌,势力散尽。】
【新的华山剑派掌门为了振兴门派,四下里收徒。】
裴矩睁开眼睛,映入眼中的是一片屋梁,以及那墙壁挂着的蜘蛛网。
他的心中一片记忆浮起。
裴矩,华阴县人,家里开了一家酒楼,算不是特别有钱,但也还可以,只是他是家中的二子,没有继承权,所以在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被送上了华山学武艺。
将来若是能有些成就,也能够去城里的镖局找一份差事,毕竟华山剑派的弟子这个招牌还是很好用的,无论去到哪一个镖局,都能够获得不错的年俸。
即使不去镖局,也能够去大户人家当一个护院。
再不济的话,也能够练一身的力气,将来干农活也能够更有力气,不至于和人争水的时候被人欺负。
今天正是他入华山剑派的第三天。
耳中听到旁边的呼吸声,他们都是师兄。
这个房间是一个大通铺,里面住了四个人。
天很快就亮了,大家起床,然后洗潄,昨天已经正式入门了,今天开始教入门基本功。
与他同一批的都是差不一起入门的,即使是有先学的,也没有学多久,教的是站桩与及吐纳。
裴矩除了一开始这个肉身带来的酸痛之外,呼吸吐纳很快就入了门。
数天之后,便能够站矮桩半个小时了,师父捏着胡须在旁边看着非常的惊喜,并说矩子的内功和剑术由我亲自教。
原本像他们这些刚入门的人,都是由大师兄代教的。
于是裴矩开始跟着师父学习华山的入门剑术,又名华山剑法,不过是五天,他已经练的纯熟无比,像是练了十多年的人一样。
师父大喜,与师妹说:“矩儿天资不在冲儿之下,甚至有过之,真是天佑我华山,十年之后,我华山便要出一位一流高手。”
当然,除了教华山剑术之外,师父更在意的则是教他内功。
师父教的是抱元劲。
抱元劲内外兼修,讲究个将周身之劲气抱于一团,外在的肉身的劲力,以及内息形成的气,抱于一起。
抱元劲他花了三个月入门了,形成了自己的内功,他在修成的那一刻,发现自身的剑上力量倍增,动剑的速度快了至少三成,纵跃之间,更是轻盈了许多。
接下来他又开始学习华山轻功。
华山轻功名叫金雁功。
他非常的喜欢这个金雁功,所以每天早晚都要在练习,一开始只是在附近山壁上练习,随着内功的长进,他的轻功也越来越好,他开始在险峻的地方练习,每天早晚都在那山壁上跑着。
师父看在眼里,心中高兴,对其他的弟子说:“你们要向你们的九师弟矩儿学习,多练习。冲儿,你也不要总是偷偷的喝酒。”
师父若只是说一次两次倒也罢了,说得多了,他便引来了别人的嫉妒。
不过,裴矩不在意。
因为他的剑术练的好,于是又获传了一门养吾剑法。
这一门剑法更是可以在练剑的时候带动内息动转,既是练剑又是在练气。
他很喜欢。
因为被嫉妒,又不想被人打扰了,所以每天都在林间练剑。
夕阳之下,他手中的剑几乎是贴在身上转动着,而随着身体的转动,可以看到他的手中的剑芒吞吐,几乎不离开周身三尺,有点像是不断在挽剑花。
他整人在林间翻动,运转轻功,像是一只大鸟一样。
时间一转眼之间,便又过了三年。
他也已经到了十八岁,这一年,大师兄开始下山闯荡江湖,并且闯出了不小的名声,每一次回来,都会给师弟们讲江湖上的故事,引得师弟们一阵羡慕。
裴矩也会在人群之中听,他对于江湖也很向往,但是他觉得自己的武功还不够好。
但是在整个华山派的弟子之中,能够赢自己的只有大师兄了。
时间继续滑走,这一天,师父再一次的将他叫到房间里。
“矩儿,你练习养吾剑也已经三年,练剑养气已有一定的火候,再加上你勤练金雁功,轻功已经不错了,所以为师想再传你一套剑法。”
“这套剑法名叫希夷,这一套剑法,天赋越好,越能够将之发挥到极致,到最后不拘一格,随意挥洒,信手拈来皆成式,你剑术的上天赋好,希望你勤加练习,将来能够将之发扬光大。”
“谢师父传授,弟子,一定勤加练习。”
就这样,掌门在房间里开始教裴矩希夷剑法。
这一套剑法,裴矩也很喜欢。
如果说那养吾剑法是一套防守用的剑法,那这一套剑法是一套专门用于进攻的剑法。
养吾剑法让他的剑感大升,剑在周身游走,两面的剑刃从来不会伤到自己,就像是自己手臂一样,长剑贴于身,随身翻转,若是不仔细看都看不到他手上的剑。
如果说养吾剑法,是一种贴身含蓄的剑法,那希夷剑法就是套大开大合,往来穿刺,挑抹飞纵的剑法,有一种飘渺无定的感觉。
并且这一套剑法对准都是咽喉和眼睛腋下,这些脆弱的地方,几乎中者必死。
一转眼,又是两年过去了。
大师兄在江湖上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了。
而他依然在山上练剑,并且每天独自一人在一座僻静的山峰上练。
山间有云雾,每天在晨曦的光华之中,都能够看到山上剑光闪烁。
他也想练好武艺去闯荡江湖。
这一天,坐在那山顶树下打坐,耳中却似听到隐约的铃声。
“裴矩,醒来,裴矩醒来。”
恍惚之间,他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趴在桌子上,抬头,看到面前点着一盏灯。
他有些恍惚。
“我是谁?”他在这一刻突然不明白自己究竟是谁。
但是很快,更浓烈的记忆涌上心头。
“我是裴矩,我是罗刹海市的裴矩。”
“代表一个剑士真正的能力,就是气功,你现在已经得气了,宽泛的来说,这其实是已经算是有了粗浅的气功了,但是你的爷爷说,在‘华山’这个灵境之中,你是有机会获得上乘气功。”
“一份上乘气功的修行带来的能力,是可以让你拥有更多更强大的天赋能力。”裴四爷说道。
“可是进入灵境之中,不是需要有相应的灵吗?我们需要去华山吗?”裴矩问道。
他问的是不是需要去华山沟通‘华山’的灵。
裴四爷说道:“你爷爷说华山太过于厚重深沉,你不可能承受得起的,所以可以用一些其他的‘灵’来代替,只要那个灵存在的时代之中,有过‘华山’,便能够形成这个灵境,因为你的外公还留下了一本‘故事’书。”
裴矩听到这里便明白了,他在韩以彤那里学习过通灵仪轨的架构,而且他又对照自己家中通灵仪式,又曾对韩以彤老师提过问题,自然是理解到位的。
三元通灵仪轨,又叫三角通灵仪轨。
所谓的三元或者三角,分别是指:媒介(灵媒),场景,导引。
这其中媒介或者说是灵媒,是指是蕴含有灵性的物品。
每一种媒介的沟通方式是不一样的,所以这在考证之中,是需要考的,是知识点,要背。
不过有些灵属于怨灵,自然的带着祂生前的执念,自成灵境,那么进这种灵境,又叫着进入生境之中,而比如通灵镜灵这种存在,那么就可以通过一些故事来设定一些场景,然后大家进入灵境之中,就会发现进入的是自己预设的场景之中。
这种预设的场景,又名灵境剧本。
除此之外,便是明确进入的人,这个步骤又名导引。
导引的方式有很多种方式,比如将手指触摸媒介,一起念诵相关的触发咒语,又或者是要烧自己的生辰八字和名字,又或者是滴上血,或者是头发指甲。
“你带上这本‘华山’故事书,去小屋里,点上一盏灯,在灯上读这本故事书,在读之前,你先按照正常的顺序祭祀神荼、郁垒两位上神祭祀之法上香通灵,但是最后还要再加一句,‘弟子再请北斗诸星君垂怜,穿越时空的旅人觐见……’,然后再你再坐在桌前看书,一边看一边读出来即可。”
“这些都是你外公留下来的通灵仪式,那小屋里的北斗星辰也是你外公镶嵌的。”
裴矩这一段时间听到了很多关于外公的事,原本遥远不清的外公,在他的心中居然慢慢的有了一个轮廓。
神秘,强大,长年居于深山之中,与世无争的老道人。
这是他对于外公的印象。
他听从于爷爷的吩咐,记下了通灵仪式,然后进入小屋之中,爷爷并没有跟进来,大概是对于外公的信任,又或者是经过了太多的这样的事了,在裴矩进入小屋之中,他独自一人来到了八仙桌前,将那盖着神龛的黑布慢慢的掀起。
只见里面有一尊玉石雕刻成的人像,此时已经有些泛黑了。
而在那火盆之中,有着很多灰烬,那都是每天放入裴矩人身布偶后,又拿出来焚烧而成的灰烬。
而在那那神龛的更深处,那个玉石人像的身后,有一个小小的神台,神台上面供奉着一个虎爪,那虎爪被人有金包裹着,形成了一只金色的虎爪。
但是裴四爷知道,金下面包裹着的是带毛和皮的虎爪。
从初来这里的德公那里口口相传的是,德公获得这个神龛时,便是在西江的一座深山里,深山之中有一座石头开凿成的小山神庙,那山神庙不过是三岁小童那么高,里面摆着这个神龛。
他当年便想要将这神龛里的供着的恶虎除去,奈何进去五个人却死了三个,这么多年来,赚到的一部分钱,其实都是会送到当年死在里面的三个人的后人那里去,这是他心中的愧疚。
最近,他感觉自己有时候身体没那么好了,总会有精神疲惫的时候,会想打瞌睡,而每一次瞌睡都会做一个梦,梦里自己进入了一个山洞之中,而那山洞深处,有一只巨大恐怖的老虎从黑暗之中一步步的走出来。
而这个时候,他又会惊醒,但是即使是醒来,他的耳中也隐隐约约的能够听到那恶虎低沉的吼声。
他知道,自己的时间不多了。
……
裴矩进入小屋之中,屋里有长明灯,一年四季都点着的。
他开始按照爷爷的吩咐,将一本黑色封皮的书摆在灯光的桌上,点上香,说道:“弟子,裴矩,恭请祖师食香。”
自从上一次他在这里,由裴四爷敬告祖师,相当于入了门,他便在每一次上香的时候,隐约之间能够感应到冥冥之中,似有两尊神灵的存在。
那一次,他仿佛看到一座巨大的门上有两尊神灵画像,在俯瞰着自己。
而后面就再也没有这样的画面了。
不过,这一次,他再多加了一句话:“弟子请北斗诸星君垂怜,穿越时空的旅人觐见!时空转换,书中自成世界。”
而句话一出,那一座巨大的门居然再一次于他脑海之中浮现,然而更加不可思议的是,他居然感觉那门像是开了一道门缝,门缝之中有光华透出来。
他抬头看头顶天花板上镶嵌的宝石星辰,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的错觉,他居然觉得它们都像是在泛光。
但他记住爷爷的话,收敛心神,开始拿起桌上那一本黑色封皮的书,翻开,里面第一页的中间写着:“人寿有尽时,然好的故事却能够在时光里流传,甚至可以穿梭时空,山人梅听松传抄。”
裴矩明白,这书不是外公所书,而是传抄的。
他想到爷爷要说读书出来,所以他大声的朗诵。
这也是仪式的部分。
在漆黑幽闭的密室之中,一盏昏暗的灯,只照自身,而照不清四下里的黑暗,大声朗读便相当于是说,在读与鬼神听。
他开始诵读。
一字一句的,初时还有些别扭,后面慢慢的沉浸到故事里了,那种别扭便消失了,慢慢的,他仿佛成了其中的一个人。
【华山之上,有一个武林门派,名叫华山剑派,曾鼎盛一时,可与魔教争锋,然而门中却起了内乱,最终互相残杀,死亡殆尽,只余一对师兄妹继承门派,一夜之间,门人凋零,声望大跌,势力散尽。】
【新的华山剑派掌门为了振兴门派,四下里收徒。】
裴矩睁开眼睛,映入眼中的是一片屋梁,以及那墙壁挂着的蜘蛛网。
他的心中一片记忆浮起。
裴矩,华阴县人,家里开了一家酒楼,算不是特别有钱,但也还可以,只是他是家中的二子,没有继承权,所以在到了一定的年纪就被送上了华山学武艺。
将来若是能有些成就,也能够去城里的镖局找一份差事,毕竟华山剑派的弟子这个招牌还是很好用的,无论去到哪一个镖局,都能够获得不错的年俸。
即使不去镖局,也能够去大户人家当一个护院。
再不济的话,也能够练一身的力气,将来干农活也能够更有力气,不至于和人争水的时候被人欺负。
今天正是他入华山剑派的第三天。
耳中听到旁边的呼吸声,他们都是师兄。
这个房间是一个大通铺,里面住了四个人。
天很快就亮了,大家起床,然后洗潄,昨天已经正式入门了,今天开始教入门基本功。
与他同一批的都是差不一起入门的,即使是有先学的,也没有学多久,教的是站桩与及吐纳。
裴矩除了一开始这个肉身带来的酸痛之外,呼吸吐纳很快就入了门。
数天之后,便能够站矮桩半个小时了,师父捏着胡须在旁边看着非常的惊喜,并说矩子的内功和剑术由我亲自教。
原本像他们这些刚入门的人,都是由大师兄代教的。
于是裴矩开始跟着师父学习华山的入门剑术,又名华山剑法,不过是五天,他已经练的纯熟无比,像是练了十多年的人一样。
师父大喜,与师妹说:“矩儿天资不在冲儿之下,甚至有过之,真是天佑我华山,十年之后,我华山便要出一位一流高手。”
当然,除了教华山剑术之外,师父更在意的则是教他内功。
师父教的是抱元劲。
抱元劲内外兼修,讲究个将周身之劲气抱于一团,外在的肉身的劲力,以及内息形成的气,抱于一起。
抱元劲他花了三个月入门了,形成了自己的内功,他在修成的那一刻,发现自身的剑上力量倍增,动剑的速度快了至少三成,纵跃之间,更是轻盈了许多。
接下来他又开始学习华山轻功。
华山轻功名叫金雁功。
他非常的喜欢这个金雁功,所以每天早晚都要在练习,一开始只是在附近山壁上练习,随着内功的长进,他的轻功也越来越好,他开始在险峻的地方练习,每天早晚都在那山壁上跑着。
师父看在眼里,心中高兴,对其他的弟子说:“你们要向你们的九师弟矩儿学习,多练习。冲儿,你也不要总是偷偷的喝酒。”
师父若只是说一次两次倒也罢了,说得多了,他便引来了别人的嫉妒。
不过,裴矩不在意。
因为他的剑术练的好,于是又获传了一门养吾剑法。
这一门剑法更是可以在练剑的时候带动内息动转,既是练剑又是在练气。
他很喜欢。
因为被嫉妒,又不想被人打扰了,所以每天都在林间练剑。
夕阳之下,他手中的剑几乎是贴在身上转动着,而随着身体的转动,可以看到他的手中的剑芒吞吐,几乎不离开周身三尺,有点像是不断在挽剑花。
他整人在林间翻动,运转轻功,像是一只大鸟一样。
时间一转眼之间,便又过了三年。
他也已经到了十八岁,这一年,大师兄开始下山闯荡江湖,并且闯出了不小的名声,每一次回来,都会给师弟们讲江湖上的故事,引得师弟们一阵羡慕。
裴矩也会在人群之中听,他对于江湖也很向往,但是他觉得自己的武功还不够好。
但是在整个华山派的弟子之中,能够赢自己的只有大师兄了。
时间继续滑走,这一天,师父再一次的将他叫到房间里。
“矩儿,你练习养吾剑也已经三年,练剑养气已有一定的火候,再加上你勤练金雁功,轻功已经不错了,所以为师想再传你一套剑法。”
“这套剑法名叫希夷,这一套剑法,天赋越好,越能够将之发挥到极致,到最后不拘一格,随意挥洒,信手拈来皆成式,你剑术的上天赋好,希望你勤加练习,将来能够将之发扬光大。”
“谢师父传授,弟子,一定勤加练习。”
就这样,掌门在房间里开始教裴矩希夷剑法。
这一套剑法,裴矩也很喜欢。
如果说那养吾剑法是一套防守用的剑法,那这一套剑法是一套专门用于进攻的剑法。
养吾剑法让他的剑感大升,剑在周身游走,两面的剑刃从来不会伤到自己,就像是自己手臂一样,长剑贴于身,随身翻转,若是不仔细看都看不到他手上的剑。
如果说养吾剑法,是一种贴身含蓄的剑法,那希夷剑法就是套大开大合,往来穿刺,挑抹飞纵的剑法,有一种飘渺无定的感觉。
并且这一套剑法对准都是咽喉和眼睛腋下,这些脆弱的地方,几乎中者必死。
一转眼,又是两年过去了。
大师兄在江湖上的名声也越来越大了。
而他依然在山上练剑,并且每天独自一人在一座僻静的山峰上练。
山间有云雾,每天在晨曦的光华之中,都能够看到山上剑光闪烁。
他也想练好武艺去闯荡江湖。
这一天,坐在那山顶树下打坐,耳中却似听到隐约的铃声。
“裴矩,醒来,裴矩醒来。”
恍惚之间,他睁开眼睛,发现自己正趴在桌子上,抬头,看到面前点着一盏灯。
他有些恍惚。
“我是谁?”他在这一刻突然不明白自己究竟是谁。
但是很快,更浓烈的记忆涌上心头。
“我是裴矩,我是罗刹海市的裴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