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乎意料的是,佐藤羡次郎只盯着关阿月看了几眼,就转过头来,一脸诧异地问:“她是谁啊?”
“不认识?”
佐藤一脸诚恳:“没见过,不过这娘们倒是长得不赖。”
听他这么说,张义眉头一挑,喝道:“装傻充楞?”
“张义桑,没装,我是真不认识这个女人。”佐藤羡次郎一脸无辜,“中国话说,一人做事一人当,又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落在你手里,我无话可说,可我除了森川隐介和松井彻也这两个下线外,哦,就是周恩泰和张宪民,再没有任何属下。”
张义冷笑一声:“我来豫州前,你们的电报就发到了开封,又通过大泽侃次郎汇报给吉川贞佐,然后下达了对我的围杀令,当时出现在洛阳火车站的人不少吧?”
“这我就不知道了,或许是红党的人也不一定呢。”佐藤顺着他的话接口。
“行了,都是千年的狐狸,跟我玩什么聊斋,解释就是掩饰。”张义看着他,嘲讽一笑,“你以为就你们能往我们内部安插卧底?实话告诉你吧,在你们内部也有我的人,石兄和关阿月就是他透露给我的消息。”
佐藤有些吃不透张义的话,半信半疑,抬头看了他一眼,张义以为他想说什么,脸色立刻认真起来,但仅仅对视几秒,佐藤羡次郎又陷入了沉默。
张义毫不灰心,给自己泡了一杯热茶,轻呷了一口,笑着说:
“对了,他还提供了一个情报,想听吗?”
佐藤瞟了他一眼,身子向前一探,似乎有了点兴趣。
“关阿月有个女儿,要是我没猜错的话,她应该是你的女儿吧?”
佐藤心里一颤,暗忖说,张义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自己内部真的出了叛徒?可这件事情只有他和关阿月,就只有石川一雄知道,难道是他叛变了组织?他张了张嘴,迅速掩饰情绪,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
“张义桑真会开玩笑,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你也说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临死之人,总有断肠之语,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老婆,不,应该是情人孩子考虑吧?”张义的话点到了佐藤的软肋,“当然,你是干间谍的,不相信任何人,感情淡漠,或许关阿月也只是你发泄的玩物,但孩子是无辜的。”
“拿孩子威胁我?又不是我的孩子,关我什么事?”佐藤羡次郎嗤之以鼻。
“错了,我说了孩子是无辜的。”张义猛地站了起来,看着疑惑的佐藤,“如果她是间谍,我会毫不犹豫地杀了她,但她不是。”
佐藤羡次郎看着他,哈哈笑道:“我就说嘛,中国人的政策是最好的。”
“不是政策好,而是我们是人,如果我们和你们一样,那岂不是连畜生都比不上?”
佐藤羡次郎无耻地笑了笑:“张义桑,这点恕我不敢苟同,战争就是摧毁,你死我活,就是要想尽办法不惜一切代价将敌人杀死,中国话也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顿了顿,他继续说,“坦白说,我对中国是非常佩服的,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但我佩服的只有汉唐,日本学者认为南渡之后无中华,尤其是过了几百年扎着老鼠辫生活的中国人,再无血性可言,他们是什么人?懦夫?还是绵羊?民众如此,你觉得这个国家还有前途吗?哈哈哈!”
佐藤羡次郎肆无忌惮地嘲笑起来,声音沙哑刺耳。
然而,张义并没有他想象中的暴怒,反而平静地说:“落后就要挨打。我们确实落后过,这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近代中国历经腐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侵略掠夺,国家主权丧失、社会动荡,民众在长期压迫下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反抗意识,这才使得你们小日本耀武扬威猖狂一时,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甲午战争中的反抗到抗日战争的全民觉醒,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抗争,无数先烈用鲜血证明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决心。邓世昌、杨靖宇、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等,这些人的名字熟悉吗?恐惧吗?老子在这里告诉你,中日之战的结局,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必胜,日本必败。哼,识相的话,就早点说出你的下线。如果你能招供,我保证能平安活到日本战败的那天。”
佐藤羡次郎再次哈哈大笑:“张义君,这是我听到的世界上最好的笑话,大日本皇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终战败的只会是你们支那。”
“是吗?”张义轻蔑一笑,“你刚才是不是忘了什么?”
“什么?”
“你说你喜欢汉唐,明朝喜欢吗?为什么要刻意回避呢?提到大明和倭寇,我马上会想到民族英雄戚继光,你在回避他?你到底在怕什么?怕别人知道自己老祖宗是海盗?还是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老祖宗屡战屡败?
哎,对了,我想起来了,你不是喜欢大唐吗?白江口之战知道吗?日本联合百济对阵大唐和新罗联军,结果惨败。再说到大明,不说戚爷爷抗倭,万历朝鲜之战你总听说过吧?你们小日本贼心不改,再次侵略朝鲜,大明派军队援朝,最终你们的老祖宗丢盔卸甲,连滚带爬滚出了朝鲜,连你们的丰臣政权都倒台了。这才多久啊,就这么健忘?如果你记性不好,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总记得吧?这就是你说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张义的话越来越快、越来越重,一句接着一句,佐藤羡次郎被他这一连串问题问的几乎喘不过气来,气急败坏地吼道:“八嘎!”
“生气了?还是心虚?”张义讥讽一笑,冷冷道:“就你这种人也配谈论汉唐?文字、器物仿我中华,却心术诡谲,反复无常,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寡义廉耻,今天我先替你祖宗好好教训教训你。来人,将他吊起来!”
猴子和钱小三早就按捺不住了,听到这话,立刻将佐藤羡次郎拖进审讯室,用两个倒钩穿过他的手掌将他吊了起来。
从审讯室出来,张义碰到了副站长李慕林,问他:“载关阿月的那个黄包车车夫找到了吗?”
李慕林点点头:“找到了,是荣盛车行的,据他交待,对方是在距离目的地差不多一公里外的十字路口上的车。”
两人边说边走,来到会议室,李慕林找出一份地图,将上车地点标注了出来。
张义观察着地图,若有所思,问李慕林:
“你怎么看?”
“那娘们打扮的那么艳丽,肯定是去约会,或者说执行任务。我推测她应该去见的是一个男人,那场所就讲究了,一般会是咖啡馆、酒店旅馆、饭店等。”说着,他指了指地图,“但上车点附近并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场所,有没有可能她是中途换车?”
中途换车,是隐藏行动路线的必要手段,这一点和张义不谋而同,他想了想,用铅笔在上车地点上画了一个圈:
“以此方圆一公里,派人拿着关阿月的画像去找,找到另一个黄包车车夫,或者曾看见过的人,重点是你说的咖啡馆、酒店旅馆、饭店等。”
至于为什么是一公里,其实也很简单,这年头城市的规模很小,多在3-5公里范围,核心商业区和居民组之间往返,基本在这个距离范围内,也是黄包车短途接驳范围。
“是。”
张义想了想,又叮嘱道:“不排除她在接头过程中乔装打扮,所以排查范围要扩大,身高、体态类似的人,都不能错过,让我们的人仔细一点,多盘问几句,争取不要漏掉线索。”
“明白,我现在就去布置。”
“分头行动吧,我也去。”
李慕林有些意外:“张处长,您就没必要了吧?这种事交给下面的人就行,您也累了一天,我已经让人安排了住处”
“趁热打铁!”张义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抓紧时间行动吧,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当然,他不单是为了排查任务,重点还是和郑呼和接头。
局本部已经下达了对牛子道的处决命令,箭在弦上,他必须找郑呼和商量营救的细节。
更别说,暗中还有督查室的人盯着呢。
正好可以利用今晚排查的机会浑水摸鱼。
一开完会,张义就带着猴子和钱小三驱车来到关阿月上车的地方。
到了地点,三人各自叫了一辆黄包车分开行动。
坐上车,张义拿出一份LY市区地图和一根铅笔,对黄包车夫说:“师傅,就按你平时的速度,走吧。”
车夫虽然有些奇怪,但只要给钱,他也懒得问,得到准许后,立刻开始发力,拉着张义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不停歇地奔跑起来。
这个时候,张义注意到,身后不远处,一个戴着毡帽的身影也上了一辆黄包车,不疾不徐地跟在后面。
张义装作浑然不觉,一边时不时观察着周围的建筑,一边在地图上做着标注,到了一家旅馆所在的十里路口,他忽然让车夫停下来,下车后点了一根烟,站在马路上观察旅馆。
果然,身后的尾巴也下了车,改为步行跟踪。
就这样,一人站在马路上,一人躲在墙角的阴影里,一明一暗,各自猜度着对方的心思。
张义抽了几口,随意地烟头往地上一丢,踩了一脚,然后拿着关阿月的画像走进了旅馆,不一会,就一脸失望地走了出来,重新坐上黄包车去了下一个地点。
他刚离开,墙角的阴影里一道身影探出头,警惕地四下看了看,然后快步走过去将张义丢弃的烟头捡了起来,又快速穿过马路,走进了旅馆。
他自然一无所获,因为烟头只是张义用来吸引他注意力的东西,趁他走进旅馆盘问之际,张义已经坐着黄包车不动声色将情报塞进了一处路过的信箱里面,这是他和郑呼和提前约定好的,郑呼和收到情报后,如果没有见面的时机,会用特殊加密方式将计划在报纸上刊登出来。
传递完情报,张义原路返回,这个时候,李慕林手下的便衣带来一个好消息——有人在洛阳酒店看到过疑似关阿月身影的人。
众人精神一震,立刻赶到洛阳饭店。
李慕林正在盘问一个扎辫子的女值班员:“你看见的?”
女值班员点了点头。
“不会看错吧?”
女值班员肯定地回答:“错不了,当时我来换班,看见她低着头快步走进酒店,就多留意了几眼,这个女人没来前台登记,直接就上了电梯过了十几分钟,她又行色匆匆地离开了。”
“哦,知道她去了哪个房间吗?”
“这我就不知道了。”
张义想了想问:“那个时候是几点?”
“八点。”
“好,将你们的登记簿拿给我。”
值班员找出登记簿递到张义面前,张义从今天入住的第一个名字开始,一点点地向下捋着。
洛阳酒店是本地最豪华的酒店,也是达官贵人的欢场,莺歌燕舞、耳鬓厮磨中常常伴随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今天入住的一共有23人,大部分都是政府人员。
张义注意到有两个人在关阿月离开后的半个小时内退房,一人叫王进军,一人叫陆砚之。
但除了名字外,没有其他任何信息。
张义思忖着问:“对这两人你有什么印象吗?”
值班员回想了一下说道:“王先生大概三十上下,长相很普通,他当时走的很急,丢下钥匙就走了。至于陆先生,文质彬彬的,说话很和气。”
一个人如果缺乏特征锚点,很难让人记住,而且值班员毕竟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短暂的接触后,信息只停留在大脑的“瞬时记忆”阶段,没经过重复或强化,很快就会被新的信息覆盖,能回忆起来一点已经不错了,张义对此并不意外,想了想,立刻吩咐李慕林将画像师找来。
半个小时后,随着画像师不停地描摹修改,一幅画像逐渐呈现出来。
众人好奇地凑过去,端详着,突然有人轻咦一声,一把将画像抢了过去。
是副站长李慕林。
他盯着画像仔细打量几眼:“怎么越看越像梁福呢!”
话一出口,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李慕林身上。
“梁福是谁?”
“宪兵司令部下属军火库少校主任!”
“不认识?”
佐藤一脸诚恳:“没见过,不过这娘们倒是长得不赖。”
听他这么说,张义眉头一挑,喝道:“装傻充楞?”
“张义桑,没装,我是真不认识这个女人。”佐藤羡次郎一脸无辜,“中国话说,一人做事一人当,又说人之将死其言也善,落在你手里,我无话可说,可我除了森川隐介和松井彻也这两个下线外,哦,就是周恩泰和张宪民,再没有任何属下。”
张义冷笑一声:“我来豫州前,你们的电报就发到了开封,又通过大泽侃次郎汇报给吉川贞佐,然后下达了对我的围杀令,当时出现在洛阳火车站的人不少吧?”
“这我就不知道了,或许是红党的人也不一定呢。”佐藤顺着他的话接口。
“行了,都是千年的狐狸,跟我玩什么聊斋,解释就是掩饰。”张义看着他,嘲讽一笑,“你以为就你们能往我们内部安插卧底?实话告诉你吧,在你们内部也有我的人,石兄和关阿月就是他透露给我的消息。”
佐藤有些吃不透张义的话,半信半疑,抬头看了他一眼,张义以为他想说什么,脸色立刻认真起来,但仅仅对视几秒,佐藤羡次郎又陷入了沉默。
张义毫不灰心,给自己泡了一杯热茶,轻呷了一口,笑着说:
“对了,他还提供了一个情报,想听吗?”
佐藤瞟了他一眼,身子向前一探,似乎有了点兴趣。
“关阿月有个女儿,要是我没猜错的话,她应该是你的女儿吧?”
佐藤心里一颤,暗忖说,张义是怎么知道的?
难道自己内部真的出了叛徒?可这件事情只有他和关阿月,就只有石川一雄知道,难道是他叛变了组织?他张了张嘴,迅速掩饰情绪,不置可否地摇了摇头:
“张义桑真会开玩笑,我听不懂你在说什么。”
“你也说了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临死之人,总有断肠之语,就算不为自己考虑,也要为老婆,不,应该是情人孩子考虑吧?”张义的话点到了佐藤的软肋,“当然,你是干间谍的,不相信任何人,感情淡漠,或许关阿月也只是你发泄的玩物,但孩子是无辜的。”
“拿孩子威胁我?又不是我的孩子,关我什么事?”佐藤羡次郎嗤之以鼻。
“错了,我说了孩子是无辜的。”张义猛地站了起来,看着疑惑的佐藤,“如果她是间谍,我会毫不犹豫地杀了她,但她不是。”
佐藤羡次郎看着他,哈哈笑道:“我就说嘛,中国人的政策是最好的。”
“不是政策好,而是我们是人,如果我们和你们一样,那岂不是连畜生都比不上?”
佐藤羡次郎无耻地笑了笑:“张义桑,这点恕我不敢苟同,战争就是摧毁,你死我活,就是要想尽办法不惜一切代价将敌人杀死,中国话也说,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顿了顿,他继续说,“坦白说,我对中国是非常佩服的,中国地大物博,历史悠久,但我佩服的只有汉唐,日本学者认为南渡之后无中华,尤其是过了几百年扎着老鼠辫生活的中国人,再无血性可言,他们是什么人?懦夫?还是绵羊?民众如此,你觉得这个国家还有前途吗?哈哈哈!”
佐藤羡次郎肆无忌惮地嘲笑起来,声音沙哑刺耳。
然而,张义并没有他想象中的暴怒,反而平静地说:“落后就要挨打。我们确实落后过,这没什么不好意思承认的。近代中国历经腐朽的封建统治、列强的侵略掠夺,国家主权丧失、社会动荡,民众在长期压迫下缺乏有效的组织和反抗意识,这才使得你们小日本耀武扬威猖狂一时,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从甲午战争中的反抗到抗日战争的全民觉醒,中国人民从未停止过抗争,无数先烈用鲜血证明了中华民族抵御外侮的决心。邓世昌、杨靖宇、佟麟阁、赵登禹、张自忠等等,这些人的名字熟悉吗?恐惧吗?老子在这里告诉你,中日之战的结局,有且只有一个,那就是中国必胜,日本必败。哼,识相的话,就早点说出你的下线。如果你能招供,我保证能平安活到日本战败的那天。”
佐藤羡次郎再次哈哈大笑:“张义君,这是我听到的世界上最好的笑话,大日本皇军战无不胜攻无不克,最终战败的只会是你们支那。”
“是吗?”张义轻蔑一笑,“你刚才是不是忘了什么?”
“什么?”
“你说你喜欢汉唐,明朝喜欢吗?为什么要刻意回避呢?提到大明和倭寇,我马上会想到民族英雄戚继光,你在回避他?你到底在怕什么?怕别人知道自己老祖宗是海盗?还是怕别人知道自己的老祖宗屡战屡败?
哎,对了,我想起来了,你不是喜欢大唐吗?白江口之战知道吗?日本联合百济对阵大唐和新罗联军,结果惨败。再说到大明,不说戚爷爷抗倭,万历朝鲜之战你总听说过吧?你们小日本贼心不改,再次侵略朝鲜,大明派军队援朝,最终你们的老祖宗丢盔卸甲,连滚带爬滚出了朝鲜,连你们的丰臣政权都倒台了。这才多久啊,就这么健忘?如果你记性不好,平型关大捷、台儿庄战役、百团大战总记得吧?这就是你说的战无不胜攻无不克?”
张义的话越来越快、越来越重,一句接着一句,佐藤羡次郎被他这一连串问题问的几乎喘不过气来,气急败坏地吼道:“八嘎!”
“生气了?还是心虚?”张义讥讽一笑,冷冷道:“就你这种人也配谈论汉唐?文字、器物仿我中华,却心术诡谲,反复无常,知小礼而无大义,畏威而不怀德,寡义廉耻,今天我先替你祖宗好好教训教训你。来人,将他吊起来!”
猴子和钱小三早就按捺不住了,听到这话,立刻将佐藤羡次郎拖进审讯室,用两个倒钩穿过他的手掌将他吊了起来。
从审讯室出来,张义碰到了副站长李慕林,问他:“载关阿月的那个黄包车车夫找到了吗?”
李慕林点点头:“找到了,是荣盛车行的,据他交待,对方是在距离目的地差不多一公里外的十字路口上的车。”
两人边说边走,来到会议室,李慕林找出一份地图,将上车地点标注了出来。
张义观察着地图,若有所思,问李慕林:
“你怎么看?”
“那娘们打扮的那么艳丽,肯定是去约会,或者说执行任务。我推测她应该去见的是一个男人,那场所就讲究了,一般会是咖啡馆、酒店旅馆、饭店等。”说着,他指了指地图,“但上车点附近并没有发现什么有价值的场所,有没有可能她是中途换车?”
中途换车,是隐藏行动路线的必要手段,这一点和张义不谋而同,他想了想,用铅笔在上车地点上画了一个圈:
“以此方圆一公里,派人拿着关阿月的画像去找,找到另一个黄包车车夫,或者曾看见过的人,重点是你说的咖啡馆、酒店旅馆、饭店等。”
至于为什么是一公里,其实也很简单,这年头城市的规模很小,多在3-5公里范围,核心商业区和居民组之间往返,基本在这个距离范围内,也是黄包车短途接驳范围。
“是。”
张义想了想,又叮嘱道:“不排除她在接头过程中乔装打扮,所以排查范围要扩大,身高、体态类似的人,都不能错过,让我们的人仔细一点,多盘问几句,争取不要漏掉线索。”
“明白,我现在就去布置。”
“分头行动吧,我也去。”
李慕林有些意外:“张处长,您就没必要了吧?这种事交给下面的人就行,您也累了一天,我已经让人安排了住处”
“趁热打铁!”张义打断他,语气不容置疑,“抓紧时间行动吧,多一个人就多一份力量。”
当然,他不单是为了排查任务,重点还是和郑呼和接头。
局本部已经下达了对牛子道的处决命令,箭在弦上,他必须找郑呼和商量营救的细节。
更别说,暗中还有督查室的人盯着呢。
正好可以利用今晚排查的机会浑水摸鱼。
一开完会,张义就带着猴子和钱小三驱车来到关阿月上车的地方。
到了地点,三人各自叫了一辆黄包车分开行动。
坐上车,张义拿出一份LY市区地图和一根铅笔,对黄包车夫说:“师傅,就按你平时的速度,走吧。”
车夫虽然有些奇怪,但只要给钱,他也懒得问,得到准许后,立刻开始发力,拉着张义在熙熙攘攘的街道上,不停歇地奔跑起来。
这个时候,张义注意到,身后不远处,一个戴着毡帽的身影也上了一辆黄包车,不疾不徐地跟在后面。
张义装作浑然不觉,一边时不时观察着周围的建筑,一边在地图上做着标注,到了一家旅馆所在的十里路口,他忽然让车夫停下来,下车后点了一根烟,站在马路上观察旅馆。
果然,身后的尾巴也下了车,改为步行跟踪。
就这样,一人站在马路上,一人躲在墙角的阴影里,一明一暗,各自猜度着对方的心思。
张义抽了几口,随意地烟头往地上一丢,踩了一脚,然后拿着关阿月的画像走进了旅馆,不一会,就一脸失望地走了出来,重新坐上黄包车去了下一个地点。
他刚离开,墙角的阴影里一道身影探出头,警惕地四下看了看,然后快步走过去将张义丢弃的烟头捡了起来,又快速穿过马路,走进了旅馆。
他自然一无所获,因为烟头只是张义用来吸引他注意力的东西,趁他走进旅馆盘问之际,张义已经坐着黄包车不动声色将情报塞进了一处路过的信箱里面,这是他和郑呼和提前约定好的,郑呼和收到情报后,如果没有见面的时机,会用特殊加密方式将计划在报纸上刊登出来。
传递完情报,张义原路返回,这个时候,李慕林手下的便衣带来一个好消息——有人在洛阳酒店看到过疑似关阿月身影的人。
众人精神一震,立刻赶到洛阳饭店。
李慕林正在盘问一个扎辫子的女值班员:“你看见的?”
女值班员点了点头。
“不会看错吧?”
女值班员肯定地回答:“错不了,当时我来换班,看见她低着头快步走进酒店,就多留意了几眼,这个女人没来前台登记,直接就上了电梯过了十几分钟,她又行色匆匆地离开了。”
“哦,知道她去了哪个房间吗?”
“这我就不知道了。”
张义想了想问:“那个时候是几点?”
“八点。”
“好,将你们的登记簿拿给我。”
值班员找出登记簿递到张义面前,张义从今天入住的第一个名字开始,一点点地向下捋着。
洛阳酒店是本地最豪华的酒店,也是达官贵人的欢场,莺歌燕舞、耳鬓厮磨中常常伴随着见不得人的勾当。
今天入住的一共有23人,大部分都是政府人员。
张义注意到有两个人在关阿月离开后的半个小时内退房,一人叫王进军,一人叫陆砚之。
但除了名字外,没有其他任何信息。
张义思忖着问:“对这两人你有什么印象吗?”
值班员回想了一下说道:“王先生大概三十上下,长相很普通,他当时走的很急,丢下钥匙就走了。至于陆先生,文质彬彬的,说话很和气。”
一个人如果缺乏特征锚点,很难让人记住,而且值班员毕竟没有经过特殊训练,短暂的接触后,信息只停留在大脑的“瞬时记忆”阶段,没经过重复或强化,很快就会被新的信息覆盖,能回忆起来一点已经不错了,张义对此并不意外,想了想,立刻吩咐李慕林将画像师找来。
半个小时后,随着画像师不停地描摹修改,一幅画像逐渐呈现出来。
众人好奇地凑过去,端详着,突然有人轻咦一声,一把将画像抢了过去。
是副站长李慕林。
他盯着画像仔细打量几眼:“怎么越看越像梁福呢!”
话一出口,所有人的目光都汇聚到李慕林身上。
“梁福是谁?”
“宪兵司令部下属军火库少校主任!”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谍战日记,我的谍战日记最新章节,我的谍战日记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的谍战日记,我的谍战日记最新章节,我的谍战日记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