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金銮大殿上。

  满殿喧嚣,唯独上官鼎从始至终都表现得很平静。

  他在看。

  在看那些个已经出得大殿的燕国幕府使臣,也在看背后高居帝座的姬胤。

  毫无疑问,刚刚那些辽东使臣的挑拨离间再是明显不过,也并不高明。

  而作为应对,姬胤想用怒意作掩饰,趁机杀了这些使臣,以此挑动他与韩绍的矛盾,似乎也不似作伪。

  一切都显得这般合理,且理所当然。

  垂眸看了一眼依旧摆在下方的三颗头颅,上官鼎眉头微不可查地蹙了蹙。

  张显的死,他并不意外。

  因为年前的那一战,他算是全程目睹。

  太康帝虽死,但张显同样也遭到了重创。

  能拖到现在才死,已经算是他得一十八州气运眷顾,根基深厚了。

  可饶是如此,上官鼎还是忍不住有些心惊。

  借由首级上残留的法力追溯,可以看出来。

  无论是张显还是余下的张继、张宗二人,几乎都是没有经历什么激烈斗法便被人当场斩杀。

  而这个人究竟是谁,不问可知。

  ‘本相终究是低估了那小子啊……’

  上官鼎心中叹息一声,多少有些后悔。

  若是早知道那小子潜力如此恐怖,当初北上之时,就算拼着跟那头辽东冢虎翻脸,也绝不会给那小子成长的机会。

  如今一来,事情却是有些麻烦了。

  且不说,他与姬胤会不会抛开过去的龃龉,暗中合谋对付自己。

  单说那小子本身,也已经有资格称得上一声心腹大患了。

  想到此处,上官鼎有些头疼地捏了捏眉心,自语道。

  “世道多舛,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啊……”

  有那么一瞬间,他忽然有些怀念起先皇太康帝这个困扰自己多年的老对手起来。

  毕竟过去的他,只需要对付太康帝一人。

  可现在太康帝如他所愿的死了,上官鼎却恍惚间有种举世皆敌的感觉。

  “丞相,刚刚说什么?”

  听着身后姬胤的疑惑,上官鼎回眸望去。

  近在咫尺的帝座之上,这位被他亲手扶上帝座的新君,一如既往地乖顺,望向自己的眼神有畏惧、有小心。

  上官鼎凝视了他一阵,见他下意识地躲闪开自己的目光,不禁冷哼一声。

  “陛下很怕本相?”

  一语既出,满殿喧闹顿时一静。

  所有人的目光都望向了帝座左近的这一对君臣。

  诸多眼神注视之下,姬胤白皙秀气的面容涨红,嚅嗫道。

  “丞……丞相这是哪里的话?朕……朕对丞相只有敬意,何以言惧?”

  上官鼎目光不离姬胤。

  也不知怎么的,竟下意识将姬胤跟辽东那小子作起了比较。

  想起那日修为、地位都尚且不值一提的那小子于自己面前不卑不亢,再看眼前这高居帝座的畏缩新君,二者似乎高下立判。

  ‘倒是委屈了韵儿,反倒是芷娘有几分好命……’

  上官鼎不无惋惜地想着。

  直到此刻他有些恍惚反应过来,其实韩绍也勉强算是他的女婿来着。

  只可惜芷娘终归是庶女,又是被他随手丢过去当妾,几乎起不了多大的作用。

  ‘若是当初将韵儿下嫁给那小子,如今或许……’

  ……

  没人知道这短短须臾间,上官鼎心中转过了多少念头。

  等到上官鼎收回思绪后,他终究还是开口道。

  “燕公此番诛杀道贼张显,为先帝复仇,功大社稷。”

  “若是不赏,岂不显得陛下刻薄寡恩?”

  “依本相看,这该封赏,还是要封赏的?”

  说着,上官鼎望向姬胤。

  “陛下以为呢?”

  与韩绍有着私仇旧怨的姬胤,自是不甘不愿,可迎着上官鼎的目光,最终他还是无奈点头道。

  “都听丞相的。”

  自登基以来,他这话说得太多遍了,不少朝臣会心一笑。

  上官鼎则满意地微微颔首。

  “这样吧。”

  “此番平定黄天贼乱,镇辽军也是劳苦功高,陛下可先行封赏镇辽诸将,以彰陛下之德。”

  “此外,念及镇辽军经年苦战、将士疲乏,便让他们暂且休整吧。”

  “余下各地贼乱,就不用他们继续苦战了,本相自会遣神都禁军代劳。”

  “如此,也能让他们体会到陛下的怜恤之情。”

  广宗一破,冀州也尽入镇辽军之手。

  这样一来,韩绍已经尽占幽、并、涿、青、冀、兖六州之地。

  雄踞东北不说,甚至已经将大半个身子挤进了中原腹地。

  如果再让他继续这么打下去,难不成真要让他有朝一日兵临神都城下?

  所以不管怎么样,必须要让镇辽军停下来。

  否则的话,将来的局面必然越发难以收拾。

  而此刻的未央金銮之上的诸多朝臣尽管因为私心算计太多,导致心思驳杂容易犯蠢,可终究没有蠢到那个地步。

  上官鼎此话出口,他们便领会到了上官鼎话里的意思。

  于是忙不迭齐齐拜道。

  “丞相英明!”

  只是随后忽然有人犹豫着提出质疑道。

  “丞相,此事……镇辽军那边会奉诏吗?”

  计策虽好,也确实势在必行,可这只是对于他们而言。

  对于镇辽军来说,却显得有些可笑了。

  开什么玩笑!

  老子好不容易打下了广宗,斩杀了张显、张继、张宗三大贼首,余下散作各州的黄天道如今群龙无首,已经是一盘散沙。

  接下来正是收获成果的时候,你让我停下来,由你神都禁军摘桃子?

  这不是逼他镇辽军反吗?

  而面对这番质疑,上官鼎不但没有恼怒,反倒露出几分欣慰与赞许。

  只不过他并没有直接对那朝臣的话予以解答,而是自顾自继续道。

  “至于燕公……”

  “本相记得先帝在世时,与燕公信重有加,早在当年就有封王之念……”

  “只是本相当初顾及大雍祖制,这才不得已予以了辩驳。”

  “可如今燕公诛张显、破黄天,如此泼天大功,等闲封赏已然不足酬其功勋。”

  “故而本相有意晋燕公为燕王,也算是全了先帝遗愿,诸位以为如何?”

  此话一说,满殿哗然。

  大雍祖制,非姬氏为王者,天下共击之!

  此祖制之下,大雍立朝两千余载、历经十帝,从未有过异姓而封王者!

  可现在上官鼎却要亲手打破这个规矩。

  一时间,满殿朱紫朝臣皆用震惊意外的目光望向了帝座的方向。

  上官鼎的意思和目的,他们懂。

  打个巴掌,给个甜枣。

  可如果这个甜枣不够甜,韩绍和他麾下的镇辽军又岂会心甘情愿吞下那个巴掌?

  而想要真正打动韩绍,从而稳住这头辽东猛虎,除了封王还有别的途径吗?

  以三公之位,位列朝堂?

  别逗了,当初他们好不容易才将公孙郢驱除出神都,谁愿意将一头更加凶猛、更加年轻的恶兽‘请’到自己身边?

  寝食难安不说,还会分割自己手中的权利。

  而于上官鼎而言,更是会给他将来的谋划带来难以预料的变数。

  所以这样一来,似乎也只有封王一条路可选了。

  毕竟就目前而言,至少在名义上这天下还是他姬氏的。

  想到这里,一众朝臣齐齐将目光望向了居于帝座之上的姬胤。

  “陛下!臣等以为丞相所言……可行!”

  有人起头,余下之人瞬间连声附和。

  “不错!燕公此番功莫大焉,非封王无以酬功!还请陛下应允!”

  “还请陛下应允!”

  “还请陛下应允!”

  整齐划一的‘请旨’,于大殿之上回荡。

  帝座之上的姬胤似乎一下子僵在了那里。

  这是在逼宫!

  姬胤怒目圆瞪。

  此刻的他眼中似乎要喷火,这股蓬勃爆发的怒意,任谁来看都能看出并不是装出来的。

  他是真的怒了。

  封王!封王!封王!

  他一个贱民出身的卑贱小卒也配?

  夺朕之妻!斩朕分神!

  连朕母妃留给朕的最后念想,也一并抢了去!

  还逼得朕不得不杀尽府中母族,甚至还亲手斩下亲舅首级!

  后来朕更是不惜远赴南海十年!

  十年!

  你们知道朕这十年是怎么过的吗?

  如此深仇大恨,你们还想朕亲自给他封王?

  笑话!

  ‘朕只想要他死!要他死!’

  姬胤怒意冲霄、恨意勃发,可就在这时,他对上了上官鼎递来的目光。

  明明那辅政的丞相之位,位在帝座之下,却是居高临下。

  一瞬间冷静了下来的姬胤,勉强挤出一抹笑意。

  “丞相此事可否再商议商议,咱们从长计议?”

  上官鼎淡淡道。

  “怎么?陛下对本相的话,有意见?”

  两相对视,姬胤最终垂落眼眸,无奈道。

  “那……便依丞相的吧。”

  说罢,姬胤径自从帝座起身,有些颓然道。

  “朕最近修行可能出了点岔子,有些乏了。”

  “朕先走了。”

  上官鼎颔首应允。

  “去吧。”

  “陛下年幼体弱,当以保重龙体为要。”

  “国事纷乱,有本相、有诸位臣工在,陛下无需过多忧愁,好好将养龙体即可。”

  这一刻的未央金銮之上。

  帝座左近的这一对君臣,可谓将权臣和傀儡帝君演绎到了极致。

  而随着姬胤的离开,上官鼎紧绷的嘴角,终于有了几分松懈。

  刚刚这一番不算试探的试探,让他彻底确信了,姬胤和韩绍二者之间确实势同水火。

  没有任何媾和的可能。

  上官鼎顿时放心不少。

  这样一来,仅凭他姬胤一人,在这神都囚笼之内,纵然他姬胤有着万般隐忍与算计,也翻不出他的手掌心!

  ……

  金銮之上,方略已定,就没什么好说的了。

  只是封王一事却不是小事,就算单纯只是为了稳住那位燕国公也不可能草率行事。

  圣旨敕封、金书玉册、一应仪仗、仪典……都要准备好了,才能最终遣使成行。

  而姬胤除了那日在未央金銮上表现出了抗拒外,接下来的诸事却表现得极为配合。

  甚至就连仅存的一些姬氏宗室抱着祖宗牌位在未央宫外哭诉,说什么‘祖宗之法不可变’,也被姬胤亲自动手消弭了这些反对之声。

  如此识相,倒是让上官鼎舒心了不少。

  而更让上官鼎心情大好的事情,不在宫外,而在宫内。

  这些日子宫中传来喜讯。

  他的嫡女,如今母仪天下的大雍帝后有孕了!

  上官鼎大喜过望。

  因为只要此子顺利诞生,于他日后的谋划而言,无疑是又凭添了一张底牌。

  只是就在上官鼎为此欣喜不已,甚至觉得最近诸事顺遂的时候,一则噩耗突然从宫中传来。

  大雍兴平元年,七月。

  帝后突然毫无征兆地病倒了。

  面对这一突如其来的消息,上官鼎又惊又怒。

  上官嫡女,一朝帝后,本身还有着不低的修为。

  怎么会如凡俗一般病倒?

  更关键的是她腹中的帝子,可是关乎到他百年谋划,断然不可有失!

  这让上官鼎如何能够不急!

  几乎没有任何犹豫,上官鼎星夜入宫。

  ……

  这一夜的夜色很暗。

  夜幕之下的帝阙宫墙重重迭迭,构筑出大片大片的阴影。

  显得格外安静。

  若是凡俗观来,好似一头吞噬一切的洪荒巨兽趴卧于天地之间,少了几分堂皇威严,多了几分森然恐怖。

  可火急火燎出现在宫中的上官鼎却并未在意这些,呵斥了一句。

  “怎生不掌灯?本相何曾短了宫中花用?”

  说罢,不等匍匐在地的内侍回应,便一步踏入帝阙后宫之中。

  人还未至,便怒声道。

  “姬胤!本相将嫡女交给你,你就是这么照顾她的?”

  “废物!”

  直言帝君名讳。

  张口喝骂,视之如孩童,甚至奴仆下隶!

  做权臣做到上官鼎这个份上,可谓古今少有了。

  只是上官鼎这一声喝骂之下,今日这宫中却安静得近乎诡异。

  上官鼎觉察了几分不对劲,下一瞬九境太乙的恐怖神念倾泻而下。

  可眼前这暗夜中的连片宫阙却仿佛吞噬一切般,神念遍布之下竟陷入了一片虚无。

  上官鼎脸色一变。

  而这时,只听一声熟悉的轻笑传来。

  姬胤!

  已知今日有异的上官鼎,脸色一片森寒。

  “姬胤,你欲寻死乎?”

  “别忘了,你这帝位是谁给的!”

  “本相既然能给你,自然也能收回——”

  这话说着,终于捕捉到姬胤所在的上官鼎一步踏出。

  可就在他踏入那处寝殿的一瞬,上官鼎骤然瞳孔一阵剧烈收缩,冲霄的怒火霎时爬满他一贯威严稳重的脸上。

  “姬!胤!你疯了!?”

  九境太乙的恐怖气机宣泄,横扫一切。

  可寝殿中的姬胤却是岿然不动,平日里在上官鼎面前小心、怯懦的面上,此刻平静中夹杂着几分玩味、戏谑与……癫狂!

  “怎么?朕这份礼物……丞相,不喜欢吗?”

  寝殿微弱的烛火摇曳。

  视线中,姬胤手持一柄滴血长剑,就这么斜倚在身后的软塌之上。

  而在他脚下,一具头戴凤冠的雍容女尸,就这么静静地躺在他脚下。

  鲜血弥漫,晕出了大片的红。

  配上她身上的火红霞衣凤袍,有种极致的凄美。

  ……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我本边军一小卒,我本边军一小卒最新章节,我本边军一小卒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