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从进回到幽州后,一方面忙于赏赐得胜归来的军卒,一方面抚恤阵亡将士,虽然阵亡将士的数量有点多,陈从进无法一一上门抚慰。
但陈从进还是挑出几天的时间,去抚慰家眷,并严令阵亡将士中的队正,副将等级别的军将,每一个将士的家眷,抚恤钱帛,粮谷,都要亲自交到家眷的手中。
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能让军中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爱兵如子的行为,陈从进命人组建宣传司。
陈从进一开始是想建宣传部的,但是萧郗反对,言私设官职,虽在诸镇中,并不少见,但还没有哪个镇敢公然私设部,朝廷才三省六部制,一个藩镇,就敢私设一部,这不是徒增麻烦。
对此,陈从进言听计从,当即改部为司,反正就是个名头,改了就改了,反正内里是一样就行。
而接了新任务的萧郗,却是有些头大,大帅想一出是一出,新设一司,整个节度府下都要调整,比如,户曹每年要拨下来的预算,人员编制数量,薪酬水准,办公地点,说起来简单,具体去办,那都是一摊子事。
对于新设宣传司司曹人选,陈从进想了想,决定让跟在自己身边许久的杨建担任,毕竟,当初陈从进让其写的劝降信,效果不凡。
这个时代,纸张价格,可不像后世那般便宜,因此,简单粗暴的搞报纸,显然是不成的,那样成天的亏钱,就是陈从进亏的起,底下各曹都会强烈的反对。
所以,宣传司的任务,陈从进都想好了,就在整个幽州镇下的城中,张贴广告,不同于官府几个月贴一张的那种,这种广告,应该三天或者五天一版。
这可以成为陈从进的喉舌,让他的话,可以直接传递到百姓之中,陈从进估计,这样一来,钱粮需求应该不大,最大的损耗,也就是各城之间的联络了。
或许可以用飞鸽传书,亦或是在各城办个点,再由驿站传输,不能细究,一细究,陈从进就感觉自己脑瓜疼,这事,就让杨建自己去想,到时候给个方略,自己看行不行。
当了大帅,怎么能什么事都自己想,为人主,只需把握大方向即可,一些细节上的事,就该交给底下人去办,只有锻炼,才会成长,单单靠陈从进一人,就是累死了,也办不了太多的事。
而对于赏赐,有功者,或擢升,或赐田,或赏钱帛,这一战,军卒多有立功,赏赐自然比前次出征时,要多了些。
最少的军卒,也是赐绢两匹,钱六贯,有功勋在身者,有的翻两番还不止,仅仅这一战的赏赐,就消耗了幽州府库中,钱十六万贯,绢四万七千余匹。
抚恤金也花了四万贯左右,要不是朝廷让成德,义昌,魏博三镇给了点钱,陈从进又在云朔蔚三州刮了一波,朝廷又答应给些钱粮,那这一仗打的,可能会亏本。
……………………
“国公,该起来了。”清晨,四娘子亲自端着早饭走进屋中。
陈从进伸了个懒腰,口中道:“在家里,就别称呼什么国公了,这些都是虚的。”
“朝廷册封的,怎么能说是虚的呢。”四娘子笑笑。
陈从进起来后,在侍女的服侍下,更衣,洗漱。
这日子,确实过的比自己刚穿越来的时候,强多了,这人呐,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一想起刚穿越来的日子,陈从进觉得,是不是挑个时间,去巡视一下蓟州,看看蓟州的民生如何,顺路也可以去看看老家,衣锦还乡的滋味,自己还没体验过呢。
而且,当初自己饿肚子的时候,有一妇人,还赠了自己饼水,也是时候去报恩了,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那妇人。
收拾好后,陈从进坐在椅子上,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分餐制,合餐制并行的时候,而合餐制更是主流,也只有在极为正式的场合下,才会使用分餐制。
早饭还挺丰盛,有鱼,有粟米粥,饼,鸡蛋,几碟小菜,对普通百姓,是极为奢侈,但对一镇节帅而言,却只是寻常菜肴。
陈从进让四娘子坐下一起吃,边吃边说道:“我派人去复州了,你父亲,在复州,日子还行。”
四娘子愣了一下,陈从进继续说道:“你父亲不想回幽州,但他听说你日子过的好,他也挺高兴的,对了,他还给你送了封信,昨天刚到,我一会派人给你拿过来。”
四娘子轻声道:“谢谢郎君。”
“谢什么,说起来,你父亲对我也算有恩,先升我为队正,后又擢为副将,只是他不愿回幽州,不然的话,我定然是要报答的。”
四娘子微微一笑,轻声道:“父亲是不会来幽州的,郎君派人去复州寻他,其中心意,不用多说什么,父亲自会知晓。”
“怎么说?”
“我父亲失意幽州,又岂会以失败者的身份,回到幽州,还不如在复州,过着安宁的日子。”四娘子心思敏锐,又如何猜不出自己父亲的想法,回来,也只会自取其辱罢了。
陈从进一时有些沉默,对幽州镇而言,张公素早已经失去了一切,回来,只会引发诸将的介意,便是陈从进的内心,怕也是不想他回来。
四娘子看着陈从进,笑笑,又道:“若是郎君半点都不在乎我,又岂会千里迢迢派人去寻,郎君派人过去,想来,父亲也会高兴些。”
陈从进笑道:“我这是让陶师平,行商时,顺途差人去山南东道的。”
说起来,陈从进能派人去寻张公素,想来张公素的内心,怕也是百味杂陈,当初在宴会中,一个籍籍无名之辈,有朝一日,竟也能坐上他守不住的卢龙节度使之位。
用过早饭后,陈从进坐上马车,前往武学堂。
陈从进除了征战在外,在幽州时,十天半个月左右,就会去武学堂转一圈,每次去,心中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
但陈从进还是挑出几天的时间,去抚慰家眷,并严令阵亡将士中的队正,副将等级别的军将,每一个将士的家眷,抚恤钱帛,粮谷,都要亲自交到家眷的手中。
正所谓,酒香也怕巷子深,为了能让军中所有人都知道,自己爱兵如子的行为,陈从进命人组建宣传司。
陈从进一开始是想建宣传部的,但是萧郗反对,言私设官职,虽在诸镇中,并不少见,但还没有哪个镇敢公然私设部,朝廷才三省六部制,一个藩镇,就敢私设一部,这不是徒增麻烦。
对此,陈从进言听计从,当即改部为司,反正就是个名头,改了就改了,反正内里是一样就行。
而接了新任务的萧郗,却是有些头大,大帅想一出是一出,新设一司,整个节度府下都要调整,比如,户曹每年要拨下来的预算,人员编制数量,薪酬水准,办公地点,说起来简单,具体去办,那都是一摊子事。
对于新设宣传司司曹人选,陈从进想了想,决定让跟在自己身边许久的杨建担任,毕竟,当初陈从进让其写的劝降信,效果不凡。
这个时代,纸张价格,可不像后世那般便宜,因此,简单粗暴的搞报纸,显然是不成的,那样成天的亏钱,就是陈从进亏的起,底下各曹都会强烈的反对。
所以,宣传司的任务,陈从进都想好了,就在整个幽州镇下的城中,张贴广告,不同于官府几个月贴一张的那种,这种广告,应该三天或者五天一版。
这可以成为陈从进的喉舌,让他的话,可以直接传递到百姓之中,陈从进估计,这样一来,钱粮需求应该不大,最大的损耗,也就是各城之间的联络了。
或许可以用飞鸽传书,亦或是在各城办个点,再由驿站传输,不能细究,一细究,陈从进就感觉自己脑瓜疼,这事,就让杨建自己去想,到时候给个方略,自己看行不行。
当了大帅,怎么能什么事都自己想,为人主,只需把握大方向即可,一些细节上的事,就该交给底下人去办,只有锻炼,才会成长,单单靠陈从进一人,就是累死了,也办不了太多的事。
而对于赏赐,有功者,或擢升,或赐田,或赏钱帛,这一战,军卒多有立功,赏赐自然比前次出征时,要多了些。
最少的军卒,也是赐绢两匹,钱六贯,有功勋在身者,有的翻两番还不止,仅仅这一战的赏赐,就消耗了幽州府库中,钱十六万贯,绢四万七千余匹。
抚恤金也花了四万贯左右,要不是朝廷让成德,义昌,魏博三镇给了点钱,陈从进又在云朔蔚三州刮了一波,朝廷又答应给些钱粮,那这一仗打的,可能会亏本。
……………………
“国公,该起来了。”清晨,四娘子亲自端着早饭走进屋中。
陈从进伸了个懒腰,口中道:“在家里,就别称呼什么国公了,这些都是虚的。”
“朝廷册封的,怎么能说是虚的呢。”四娘子笑笑。
陈从进起来后,在侍女的服侍下,更衣,洗漱。
这日子,确实过的比自己刚穿越来的时候,强多了,这人呐,就是由俭入奢易,由奢入俭难。
一想起刚穿越来的日子,陈从进觉得,是不是挑个时间,去巡视一下蓟州,看看蓟州的民生如何,顺路也可以去看看老家,衣锦还乡的滋味,自己还没体验过呢。
而且,当初自己饿肚子的时候,有一妇人,还赠了自己饼水,也是时候去报恩了,就是不知道还能不能找到那妇人。
收拾好后,陈从进坐在椅子上,在这个时代,已经是分餐制,合餐制并行的时候,而合餐制更是主流,也只有在极为正式的场合下,才会使用分餐制。
早饭还挺丰盛,有鱼,有粟米粥,饼,鸡蛋,几碟小菜,对普通百姓,是极为奢侈,但对一镇节帅而言,却只是寻常菜肴。
陈从进让四娘子坐下一起吃,边吃边说道:“我派人去复州了,你父亲,在复州,日子还行。”
四娘子愣了一下,陈从进继续说道:“你父亲不想回幽州,但他听说你日子过的好,他也挺高兴的,对了,他还给你送了封信,昨天刚到,我一会派人给你拿过来。”
四娘子轻声道:“谢谢郎君。”
“谢什么,说起来,你父亲对我也算有恩,先升我为队正,后又擢为副将,只是他不愿回幽州,不然的话,我定然是要报答的。”
四娘子微微一笑,轻声道:“父亲是不会来幽州的,郎君派人去复州寻他,其中心意,不用多说什么,父亲自会知晓。”
“怎么说?”
“我父亲失意幽州,又岂会以失败者的身份,回到幽州,还不如在复州,过着安宁的日子。”四娘子心思敏锐,又如何猜不出自己父亲的想法,回来,也只会自取其辱罢了。
陈从进一时有些沉默,对幽州镇而言,张公素早已经失去了一切,回来,只会引发诸将的介意,便是陈从进的内心,怕也是不想他回来。
四娘子看着陈从进,笑笑,又道:“若是郎君半点都不在乎我,又岂会千里迢迢派人去寻,郎君派人过去,想来,父亲也会高兴些。”
陈从进笑道:“我这是让陶师平,行商时,顺途差人去山南东道的。”
说起来,陈从进能派人去寻张公素,想来张公素的内心,怕也是百味杂陈,当初在宴会中,一个籍籍无名之辈,有朝一日,竟也能坐上他守不住的卢龙节度使之位。
用过早饭后,陈从进坐上马车,前往武学堂。
陈从进除了征战在外,在幽州时,十天半个月左右,就会去武学堂转一圈,每次去,心中就会有一种莫名的成就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