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伏山纪事 第一百三十八章 长夜漫漫

小说:马伏山纪事 作者:美知 更新时间:2025-07-14 09:12:58 源网站:平板电子书
  进入了全新的铁钉中学,十分好奇,我对各方面都想了解,可是找谁才能了解到最真实的情况呢?我第一天来到了工作岗位,就是做教导处上班,正好遇到了这里的一个老工人,我习惯地尊称他为罗老师,他是土生土长的本地人,来家就在铁钉寺山下的国道沿线。他负责打钟,油印,做勤杂工,还别说,虽说他只是个工人,他却有许多长处,比如用毛笔字书写隶书,可以说,这个在全校没有一个有他写得那么到位,我打心眼里佩服他,那自学书法的能力和毅力。二是他用铁笔刻蜡板,油印出来的资料,工整漂亮也不得不让我折服。

  我是干事,也就是管理者,他只是工人,人们说成是打杂的,可我该做什么呢?我们怎么来相处呢?我要虚心向老罗请教。他跟我介绍了好多的传说和历史。这里处在汉城北大门,离县城百里,相对来说是比较偏僻的一个乡镇。学校因铁钉寺庙而得名。这铁钉寺庙有几百年历史,传说,这里曾经有一个皇妃来此出出修道成仙。她就是著名的清代第 四代皇帝乾隆的第七个妃子毛秀英。皇妃来后河岸边的铁钉寺出家,他看中的就是这里依山傍水,环境优美,交通便捷。这后河清水涛涛,从青龙位穿行而去,左岸便是莽莽群山环保,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学校都是被高高的院墙围起来,安全基本可以保证。要进入后河洗澡洗衣服,要打开一个小铁门才能够出去。

  罗老师还介绍了一个情况,就是不要轻易到河边游泳,因为这里水流湍急,去年夏天就淹死过一个年轻人,他是向老师在学校办的酒厂里的一个工人,还是妻侄儿,淹死后,打捞了一整天,才把尸体整起来,摆在礼堂外的平台上,放了几天都差不多发臭了,学生不敢靠近这里。不仅向老师着急,就连学校领导和老师们都觉得好恼火。为了尽早恢复正常的工作程序,大家劝向老师早些了断此事,就当折财免灾,反正这几年经营校办企业也赚了钱的。向老师还是赔了好大一笔钱,才摆平这件事,过后家属才肯把遗体拉走了。说起来,跟学校都增添了麻烦,所以,后来就向老师就亲自管理那个侧门,不让工人下河洗澡。

  上班第一天,老罗的话就让我陷入了极度的畏惧之中。白天不说,特别是到了夜里,我与老幺到寝室都要经过这个曾经放过死人的地方,又没有灯,漆黑一片。我几乎是跑过了这个让我产生联想的位置。我还有些后悔,不该问那么多。我不问,老罗就不会说酒厂淹死人的事。我本来从小就胆小,以为换了一个全新的地方,不知道就无所谓的。我没有办法,只好买了手电筒,下班就带上,经过礼堂外面的黑夜夜时就有光亮给我加油壮胆了。原计划让老幺去学生宿舍住宿,但现在看来,只好改变计划,让他给我搭铺了。他比我胆子大,天生就是一个当兵的料,所以我让他睡外面,我靠近礼堂一边。晚上都不敢向窗外看,好像外面还有什么让人害怕的东西。我们还不敢关灯,并把那从山上带过来的旧窗帘挂好,心理上,又好像多了一道防护墙一样。

  目前,让我最头痛的问题莫过于这间寝室的位置,我好想让校长给我换一间,摆脱晚上过夜的紧张心理。只是因为刚到这里,就提出要求,一定会让领导觉得我这个年轻人有些过分。我本来也是个无神论者,哲学成绩也还是上等,不相信世界上有什么鬼神,也没有看见过神呀鬼的,可不知怎么回事,就那么害怕鬼神。我真要是说出去,也许会让老校长批评我,说我迷信鬼神。所以,我坚持一段时间,看有没有机会换寝室,至少没有那么让人不舒服的地方。

  我们从老家带过来的做汤圆酒的米糍面都稍有点发酸了,再搁置几天,就将报废,那样太可惜,这样就对不起母亲的一片心意。刚上班一两天,就到了周末,我与同事们都不熟悉,于是我和老幺没有打算外出,便开始煮汤圆,味道还是不错的,一股家乡的味道,吃起来好享受。我们就有点想家,想父母,想家人,思念哥子和亲人。

  我此时还想到,要是只有我一个人来到这人生地不熟的地方,肯定会在孤独寂寞时,思乡流泪的。幸好自己聪明了一点,一开始就将老幺转学了。我是一个多愁善感的男人,还喜欢想入非非的,这样就难免难以走出一种坏情绪的怪圈。

  我原以为,只要能够走出那古楼大山,我到坝区哪里工作都行,没有想到,来到大巴山深处,一个偏僻小镇,一个与马伏山紧紧相连的山脉,分不清你我的山区一角,尽管有国道,有铁路,有大河,但也有不尽如人意的方方面面。因此,认为自己是一个不容易满足的人。根本不是一个知足常乐的人。

  我一直以来,都喜欢前后对比。比如我以前在古楼山上时,每一次翻越五道口山崖时,那一对金马雕刻图腾时,总算想起二哥跟我讲过过的传说。好多年前,这里有一匹金马儿,总算喜欢下山吃胡豆,把人家一田一田吃个精光。农人发现后,便在这天晚上来守夜,果然发现了这匹金光闪闪的神马。这农人还是一个石匠,还懂得一点道法,于是就一直追赶,一路上行,金马儿果然就在五道口将要上口的悬崖边藏身了。石匠觉得好奇怪,它是怎么钻进去的?石匠怎么想也想不出道道来。他只好回家,找他的师傅,来解这个谜团。师徒二人,想出一个办法,第二天,在这金马出入的悬崖边,雕刻了两匹马,一雄一雌,栩栩如生,将事先写好的一道文书焚化后,再念了一天的经书,总算关住了金马。从此,石匠的胡豆田再也没有被损坏过,做到了颗粒归仓。我每次进学放学经过这图腾之下是石阶,总算毛骨悚然。这里是我心理上难以逾越的一道坎。

  再说翻过五道口,还有两道坎。一是叫黄山溪沟的地方,这里荒无人烟,到了黄昏时,那大而急的弯道过沟处,阴森恐怖。我一来到这里,就想起二哥说当时公路的安全事故情景。在高岩处放炮修公路时,一个中年农民点炮眼,因没有跑出危险区,被炸飞了。我每次经过这里,就想起这件事,要是一个人,哪怕是白天,身上也瑟瑟发抖。

  还有就是古楼学校那山石滚下来,意外砸死厨房就餐的男学生那件事,也是我过不去的坎。每顿吃饭就是一次煎熬,最后没有办法,只好将饭菜打好,端回宿舍吃了。很多时候干脆就叫老幺带过来,我尽量回避那个不吉利的地方。

  再说以前提过的那个在新修我们住的那一楼一底的教学和住宿综合楼时,在二楼连接地面堡坎处,居然有一座古坟被刨开山门,却不封闭,看起来好让人联想。我每次上二楼经过这个必经之处时,那个心虚得要命,特别是夜深人静要下楼去走公共厕所时。好在我可以叫老幺跟我打伴。直到老覃来古楼当领导了,我跟他一提起,他当天就安排人把这个古坟堆给处理掉了,排除了我的一块心病。我好感激覃老师的。

  还有就是怕狗。那时候每家每户都喜欢养土狗防盗。特别是那些大院子,一养就是五六只,还有十几只狗狗的,要是一个人出行,实在不敢路过那些大院子。我们每次来回学校,最怕就是五道口至黄山溪沟之间有个大院子叫石朝门,是几层深的大院子,少说也有十几户人家。我们每次经过这个地方,都要先准备一根结实的稍长的木棍,外加几坨石头,不然就过不了这道鬼门关。背着背篓,背篓里装着石头,就是先教训那些不怕死的勇敢者,一坨石头投掷过去,那不怕死的东西,嘎嘎嘎地痛苦地溜走了,再敢袭来身边找死的就是顺手一棒,打得它痛苦不堪。真要是一个人,路过到这里,那狗群凶神恶煞跑来,被群殴的话,就是一个惨字了得。

  我把以前在古楼山上几道难过的坎作比较,现在遇到的住宿烦恼还真是不算个啥子呢?我由此自然就想到了一句顺口溜:苦不苦,想想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辈。

  我当时不知道这是我的缺点还是优点,但经历了一段时间后,才恍然大悟。作为一个青年人,不能满足现状,要奋斗,要进取,才能走得更远,飞得更高,不然,就只能在此原地踏步,或者说故步自封。这学校就有一批执着进取的好青年,我们一起走向光明的未来。有几人走出一片新天地,可以说取得了丰硕的成果,开创超凡人生之路。后面将慢慢道来,绝不会让人失望的。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马伏山纪事,马伏山纪事最新章节,马伏山纪事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