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五百多架B-29,五千多吨炸弹的洗礼下,硝烟浓得化不开,笼罩了整个城市上空。

  然而,这仅仅是开始!第一批B-29刚投完弹返航,天际线又传来更密集的轰鸣。

  近一千三百架B-24解放者重型轰炸机出现了!

  它们个头略小于B-29,但二十个大队,七千六百八十吨炸弹的携带量,带来的是更密集的毁灭之雨。

  轰炸在继续!硝烟被后续爆炸激起的尘埃死死压住,无法被风吹散。

  从高空俯瞰,伯力城已完全被烟尘吞噬,这正是天朝想要的效果。

  当B-24也倾泻完它们的死亡载荷扬长而去后,天空第三次被巨大的阴影覆盖。

  又是五百多架B-29!八个大队,带着冰冷的杀意,再次光临伯力上空。

  他们仿佛铁了心,要把这座城市彻底炸回石器时代!

  连续三波狂轰滥炸,伯力上空的烟尘成了凝固的死亡天幕。

  “啧!不到一个上午,伯力城里就挨了一万八千吨炸弹,够小鬼子喝一壶的了。”

  王亦秋站在极远处,放下望远镜后,咂了咂嘴。

  他原本以为空军会投特种弹,但转念一想,要覆盖整座城,用量太大不说,之后部队一星期都别想进城,得不偿失!

  “何止喝一壶?”第三集团军司令李晓初走上前来,接口道,“光是上午这一轮,就够他们受的了。

  听说城里指挥的是石原莞尔,这家伙不是号称鬼子战略家吗?他应该能料到我们会轰炸,城里肯定挖了防空洞。”

  “有也不会太多!”周成义也踱了过来,手里同样举着望远镜,像是在欣赏这场奇观。

  “时间太紧了,挖防空洞哪那么容易?我们掐的就是这个时间点。”

  “老周说得对!”王亦秋点了点头道:“城里挤了三十五万鬼子兵,防空洞能塞下四五万就是顶天了,说不定还塞不满。”

  王亦秋的判断没错,小鬼子确实抢修了防空洞。

  但仓促之间,能容纳的兵力不足五万,在如此短的时间里能做到这一步,已是极限。

  ......

  轰炸停止后,石原莞尔深一脚浅一脚地走在瓦砾遍地的街道上。

  目光所及,房屋东倒西歪,残骸中不时窜起火苗。

  他用力的闭了下眼,不敢去细想自己手下的部队在这次天降正义中,到底被剃掉了多少。

  街道上,横七竖八地躺着各种姿势的物件。

  有斯拉夫人的,也有小鬼子的。

  一些侥幸没被直接炸碎的士兵,正麻木地扒拉着砖石瓦砾,试图救出被活埋的伤兵。

  “参谋长阁下!”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参谋跟在后面,声音里充满了痛苦和不解:

  “我们的损失太惨了,帝国的陆航呢?他们到底在哪里!难道就眼睁睁看着我们在这里挨炸吗!”

  石原莞尔的脚步猛地顿住了,他转过身扫视一圈。

  不只这个参谋,周围其他小鬼子脸上也写满了同样的愤怒和茫然。

  “你想知道为什么没有帝国战机来支援?”

  石原的目光锐利如刀,扫过那个参谋,“好,我来告诉你!因为帝国陆航根本不是天朝空军的对手!

  他们飞机数量少得可怜!高丽半岛、马来半岛、整个南太平洋...到处都需要他们!懂了吗?”

  参谋哑口无言,事实就摆在眼前。陆航自顾不暇,哪还顾得上他们?

  天朝空军规模庞大,亚洲最强,动辄就能集结两三千架,甚至四五千架战机投入一个战场。

  小鬼子呢?飞机产量跟不上,飞行员不够用,战机总数差得远!

  陆航支援?想都别想。

  大本营这次能抽调几十万兵增援远东,已经是掏了老本儿了。

  石原说完,转身继续前行。

  看着周围被炸成一片狼藉、仍在燃烧的废墟,他心里反而踏实了几分。

  他仔细研究过斯拉夫人的首都保卫战、列宁格勒战役。

  日耳曼人把城市炸成废墟又怎样?斯拉夫人反而利用这些残垣断壁,构筑起让日耳曼人头疼无比的堡垒。

  眼前的废墟,未尝不能成为他们打巷战的好地方。

  ...................

  川西南,盐边县

  在这片与云贵交界的崇山峻岭间,一支勘测队正艰难跋涉。

  队伍里有二十多岁到四十岁的青壮汉子,也有几个女人,甚至还有几位年过花甲的老专家。

  除了他们,还有三十多名持枪的军人护卫左右,清一色的SKS半自动步枪,一看就是天朝的地方守备部队。

  如今一线野战部队,管你是重装、摩托化还是轻装步兵师,都换上了H-241全自动步枪。

  只有这些守备部队,还在用着老式的SKS。

  一行人沿着山间小道行进,年轻人肩上都扛着沉重的仪器设备。

  “汤教授,咱们快到攀花村了吧?”一个三十来岁的青年追上前面一位头发花白的老者,气喘吁吁地问道。

  老者名叫汤学明,天朝著名的地质学家,早年留洋归来。

  问话的是他的学生,李时蹇。

  汤学明抬头望了望山脚,指着远处在阳光下泛着粼粼波光的江面:“快了,你看,金沙江就在前头,再走一段就到。”

  李时蹇眯眼望去,果然看见了那条蜿蜒的大江。

  但这希望的光芒刚出现,瞬间又被肩上沉重的机器压弯了腰。

  李时蹇苦着脸,一边调整着快把肩膀勒出血痕的背带,一边忍不住小声抱怨:“汤教授,不是学生我吃不了苦啊!

  您说这十万大山里,真有铁矿、煤矿?我怎么瞧着除了山还是山呐?”

  汤学明理解学生的牢骚,他自己这把老骨头也快散架了,索性招呼道:“原地休息十分钟!喝口水,缓缓劲儿!”

  队伍如蒙大赦,呼啦啦找树荫坐下。

  汤学明接过学生递来的水壶,灌了一大口,才慢悠悠地回道:“小李啊,这地下有没有煤矿,老头子我不敢打包票!但铁矿,应该错不了!”

  39年那会儿,政府就派我来勘探过。刚探到倒马坎一带有铁矿,还没来得及摸清具体储量,国府就跟总司令和解了。

  紧跟着,政府那边财政吃紧,项目也就停了。这回政府又拨了款,让咱们好好摸个底,搞个全面勘探。”

  这时,另一位老专家兴冲冲地拿着一块褐色的石头走了过来:“老汤,快瞧瞧,这是什么?”

  汤学明接过来一看,眼睛顿时亮了:“煤层!这是煤层!”

  煤矿和铁矿不同,露头的煤层本身就是煤矿存在的直接证据。

  颜色从褐到黑,越往下煤质越好。

  不像陕省那种露天矿,这地界的煤,估计得往下打洞才能采,深浅还得看具体情况。

  “没错!就是煤层!”老专家乐呵呵地指向不远处,“那边山壁上有个天然山洞,在里面发现的!

  看来上面给的消息准,攀花真有煤!就是具体有多少,分布多广,还得咱们好好测测。”

  勘测队里除了护卫的军人,其他都是搞地质的,年轻人多是这些老专家的学生或助手。

  “好!”汤学明精神一振,“那咱们抓紧干!早点摸清楚,也好早点交差!”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抗战:大陆第一悍将!,抗战:大陆第一悍将!最新章节,抗战:大陆第一悍将!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