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颖达在回到府邸的时候。

  天色已然昏暗。

  孔颖达的眉头紧紧的皱着。

  李承乾的那句“儒家没有存在的必要”。

  就如同一把利刃一般,在刺着他那脆弱的小心脏。

  “传我命令!”

  “即刻通知长安城内所有儒家耆老、太学博士,还有那些有头有脸的门生,子时之前必须到正厅集合。”

  “没有来的这辈子都不用来了。”

  孔颖达的管家听到后,急忙小跑着就去办事去了。

  而孔颖达则独自走进了书房之中。

  他拿起笔,想要写字来缓解自己乱糟糟的心灵。

  可是此时手中的笔犹如千斤重一般,笔尖在宣纸上颤抖着,最终只落下了一个墨点。

  他此时的脑海之中都是在青楼所见的场景。

  自己平日里引以为傲的儒家门人,围着一个弱女子评头论足。

  眼中没有半分联系,只有猎奇的贪婪。

  而在茶楼外听到的那些污言秽语,更是让孔颖达气的心口生疼。

  他一直以为自己教化有方,儒家弟子虽偶有疏失,可是却始终恪守着礼义廉耻。

  谁曾想过以前那些都是装出来的?

  “是我错了么......”

  “父子啊,弟子有负您的教诲......”

  孔颖达站在杏坛画像前,喃喃自语着。

  子时的梆子声敲响的时候。

  孔颖达府邸的正厅内已然坐满了人。

  所有人都互相打听着,这次聚集在此到底是因为何事。

  因为李承乾将那些儒生带走的时候,专门叮嘱过程咬金,不要将消息散播出去。

  他这次想要看看孔颖达到底怎么解决这个麻烦。

  当孔颖达进来的时候,屋里的人全部愣住了。

  因为孔颖达竟然是身着朝服!

  “今日召集你们前来,老夫想要问问你们。”

  “你们门下的那些弟子教导的如何了?”

  孔颖达面色严肃的环视了一圈在坐的儒家之人问道。

  “恩师,门下的那些弟子都很恪守道德,每日都在研习儒家思想。”

  孔颖达的一个弟子小心的站起身来,看着孔颖达回答道。

  “是么?”

  “今日老夫跟陛下在长安城儒家弟子聚集之地逛了一圈。”

  “数百儒生因狎妓、谤君而入狱。”

  “这就是你说的恪守道德?”

  孔颖达几乎是咬着牙哼出来的这句话。

  “陛下在回宫之前对老夫说......”

  孔颖达停顿了一下,目光如刀的扫视众人一圈。

  “若儒家无法控制弟子,那便没有存在的必要了。”

  “嗡”的一声。

  厅内瞬间就炸开了锅。

  所有人都脸色变的煞白,瘫坐在椅子上。

  有人额头疯狂的冒汗,手指不停的搓弄着自己的衣角。

  “恩师,陛下这是要......废黜儒家么?”

  孔颖达的弟子忍不住喊出声来。

  “废黜?”

  “诸位觉得,以陛下的雷霆手段,只是废黜那么简单么?”

  “一旦触怒天威,怕是我等项上人头都难保!”

  孔颖达猛的一拍桌案,怒吼出声:

  “你们看看你们教出来的好弟子!平日里满口仁义道德,背地里却行苟且之事,还敢非议君上!”

  “你们可知,今日在茶楼,有人竟说陛下与程将军......有龙阳之好!”

  最后几个字说出口,连孔颖达自己都觉得屈辱。

  底下的耆老们更是气得浑身发抖,有位须发皆白的老博士颤巍巍地站起来大吼道:

  “岂有此理!简直是斯文扫地!这些败类,必须清理门户!”

  孔颖达看向了这位老博士,眼神狠厉的说道:

  “清理?”

  “如何清理?”

  “如今数百人入狱,背后牵扯的师门,籍贯,荐举之人不计其数。一旦彻查,怕是在座诸位,谁也脱不了干系!”

  孔颖达的这句话犹如一盆冷水,瞬间就浇灭了在场众人的激愤之情。

  这些惹事的儒生,哪个不是他们亲手教出来的?

  哪个不是通过他们的关系举荐入仕,进入太学的?

  若真要追究,他们这些做师长的,又岂能独善其身?

  “那该如何是好?”

  “陛下盛怒之下,怕是不会听我们的解释......”

  一位中年博士声音发颤的看着孔颖达问道。

  “解释?”

  “你们觉得现在是解释的时候么?现在是自救的时候!”

  “陛下要的是结果,是儒家能约束下面的弟子,是天下士人能恪守本分!”

  孔颖达一边说着,一边走到了墙边。

  指着悬挂在墙上的字画说道:“夫子曰:‘克己复礼为仁。’如今我们连‘克己’都做不到,何谈‘复礼’?何谈‘仁’?”

  厅内再次陷入到了死寂之中。

  只剩下烛心燃后时的响声。

  “依我之见,当务之急有三。”

  “一曰谢罪,二曰整改,三曰立威!”

  一位坐在角落的老者缓缓开口说道。

  这位是前国子监祭酒,现在已然赋闲在家。

  众人纷纷看向了老者,眼中充满的期盼之色。

  “谢罪!”

  “非我等谢罪,而是整个儒家。”

  “以文表、以行动向陛下谢罪。”

  “明日一早,我等便联名上《请罪疏》,痛陈弊病,恳请陛下宽宥。”

  老者捋了捋自己的胡须,慢悠悠的说着。

  “整改!”

  “需从根本入手。”

  “太学需重订学规,凡入学者,先学《弟子规》《孝经》,再习六经。”

  “每月考核德行,若有不端,立即除名。”

  “各师门亦需自查,凡有劣迹弟子,一律逐出师门,永不收录。”

  老者说到这里,声音陡然变的严厉了起来。

  “立威!”

  “对于今日入狱之徒,不可姑息!”

  “我等需联名上书,请求陛下从重处罚,以儆效尤。”

  “唯有如此,方能彰显我儒家整顿的决心,让陛下看到我们的诚意。”

  老者的话犹如一剂强心针,让混乱的众人渐渐的平复了下来。

  孔颖达沉吟片刻,点了点头。

  “李祭酒所言极是,此外,老夫还有一策。”

  孔颖达走到案前,拿起了一支笔。

  “我儒家素重教化,如今出了这等事情,更要向天下人展示我们的担当。”

  “明日起,我等需亲自上街,宣讲圣教,答疑解惑,让百姓看看,真正的儒生是何模样。”

  孔颖达的话音刚落,只见下面众人又乱糟糟了起来。

  “上街宣讲?”

  “我等皆是朝廷命官、学界耆宿,抛头露面…… 成何体统?”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最新章节,大唐:八岁逛青楼,父皇你也在啊 平板电子书!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