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宫匠 第二十二章 感真情霸王忍息兵01

小说:大明宫匠 作者:赵苏苏大音希声 更新时间:2024-08-14 12:55:59 源网站:顶点小说
  1

  赵王府右长史赵亨道在长史司中不安地踱步,边踱步边唉声叹气。

  门开了,左长史胡永兴走进。

  “赵大人,听说乐安的使者来了彰德?”他问。朱高燧对朝廷安插在自己身边的这位左长史存有戒心,很多事情都瞒着他,尽管他忠心耿耿,一切皆为主人好。

  “是啊,”赵亨道回答。“老夫正为此事发愁呢。”

  “愁些什么?”

  赵亨道犹豫了一下,轻声道:“汉王要咱家大王与他一道兴兵靖难!”

  胡永兴大惊:“这可是谋反啊!”

  “谁说不是。”

  胡永兴道:“这事不能由着他乱来,你我得竭力规劝啊!”

  “劝了,可大王一根筋,任你说破嘴皮子,他就是不听,执意要与他的这个二哥共进退。”

  “好糊涂啊!那可如何是好?报告朝廷?”

  “不行。如此一来,他就彻底完了。大王对你我不薄,我们不能在他背后捅刀子。”

  胡永兴正色道:“你我身为长史,辅相规讽以匡王失,对这种谋反行径不可不闻不问啊!”

  “目下大王也并非绝路一条……”老谋深算的赵亨道沉吟道。

  “什么意思?”胡永兴问。

  “说了也没用。”

  “还是说说吧,有用没用你我一起掂量。”

  “好吧,那老夫就直抒胸臆了。咱家大王给汉王写了封回信,托汉王的使者带回。若是这封回信到不了汉王手里,彰德与乐安便无法联动。而且,将来汉王一旦事败,他的手里也就不会存有咱家大王白纸黑字与他相勾结的凭证了。如此一来,咱家大王便会安全许多。”

  “这样啊……”胡永兴思忖片刻,然后决绝地说:“只好如此了!”

  “如此什么?”

  “胡某带上几个人,前去官道上埋伏!”

  “你是要截杀汉王的使者?”赵亨道故作吃惊。“这事若是让大王知道了,会要你脑袋的!”

  胡永兴道:“顾不了那么许多了。事急从权,为了保住咱家大王,只有这一条路了!”

  “可是……”

  “不用劝了,胡某一人做事一人当。放心吧,此事与赵大人没有丝毫关系。”

  ※

  京城的街市上熙熙攘攘,人们在逛街,购物。

  忽然,大地颤动,摊上的货物纷纷震落到地上。

  几座土坯屋在震动中轰然倒塌,扬起阵阵尘土。

  各个店铺里的人都慌忙跑出到街上。百姓们纷纷惊呼:“地震了!地震了!”

  惊慌失措的人们狼奔豕突,四下乱跑。

  在一个挂有“相天下事”招牌的小摊上,一个道士模样的算命先生站起身。此人的真实身份是乐安的暗探。

  他高声道:“京师地震,这是天下易主的朕兆啊!”

  惊魂未定的百姓们纷纷围拢过来。

  一个百姓问:“天下易主?您给说说,这究竟是咋回事?”

  算命先生故作深沉:“还用问吗?阴阳两气相逼,乃生地震。阴为邪气,阳为正气。京师地震,乃上天示警,提醒世人,朝中邪气盛,阳气衰,有妖孽!”

  “朝中有妖孽?那该如何办?”

  算命先生答:“汉宣帝时,河南发生大地震,皇帝下罪己诏。”

  (本章未完,请翻页)

  “古代是古代,说说目下吧,今日地震,该如何化解呢?”此人又问。

  算命先生神秘兮兮地说:“唯有抑邪气,扬正气,铲除朝堂上的奸党!”

  一个路人问:“奸党?谁是奸党?”他是乐安的另一名暗探,在与算命先生演双簧。

  算命先生道:“这还用问?皇帝身边的那帮近臣呗!”

  一个刚好路过的读书人问:“先生是说三杨、蹇义、夏原吉?他们可都是皇帝的文胆啊!”

  “大奸似忠。”算命先生装神弄鬼。

  那个装扮成路人的乐安暗探道:“先生说了邪气,尚未说正气。先生说说,正气何在?”

  算命先生煞有介事地四下打量了一番,然后朝东一努头:“紫气东来,东南有正气。”

  “东南?莫非是汉王不成?”暗探故意引导。

  算命先生脸上一副高深莫测的表情。

  暗探继续说:“你方才说地震是天下易主的朕兆,这么说汉王就是未来的明君啰?”

  算命先生故弄玄虚:“天机不可泄!”

  那个读书人质疑:“你不会是妖言惑众吧?”

  百姓们纷纷附和:“是啊,妖言惑众!”“妖言惑众!”

  正在巡街的兵马司吏目带着几名弓兵朝这边走来。

  乐安暗探朝算命先生使了个眼色。

  算命先生慌忙收拾起摊位。“散了,散了,大伙都散了!”

  他们两个迅速相伴离开。

  暗探悄声对算命先生道:“枚青和陈刚都被抓进诏狱了!”

  “咱们赶紧回乐安,向朱大人报告!”算命先生道。

  ※

  彰德城外,返程乐安的汉王使者带着一名卫士在驿道上骑马行走。

  前方路边一个树林,一群飞鸟扑棱棱从林中飞起。

  使者勒住缰绳,怀疑地打量着黑压压的树林。

  “大人为何停下?”卫士问。

  “前边好像不大对头。”使者疑虑重重。

  卫士拔出腰刀,警惕地四下张望。

  一支响箭呼啸着飞来,正中卫士咽喉。卫士应声落马。

  使者拨转马头,想要跑开。但为时已晚,一阵箭雨飞至,他被射成了刺猬,从马上跌落。

  一伙黑布遮面的黑衣人从树林中跑出,直奔使者。

  躺在地上的使者浑身是血。

  “你们是……什么人?”他吃力地问。

  为首的黑衣人扯下脸上的黑布,是赵王府左长史胡永兴。

  使者:“你……”

  “各为其主,对不住了!”胡永兴使了个眼色。

  一名黑衣人一刀扎入使者心口,使者断了气。他俯身从使者身上搜出书信,呈给胡永兴。“大人,书信在此!”

  胡永兴接过书信,打开来看了看,然后吩咐:“你带俩人把尸体拖到野地里掩埋。其余人,随我回城!”

  ※

  汉王朱高煦与朱恒、王斌在王府便殿中议事。

  朱恒道:“臣有两个消息,一个坏,一个好,大王想先听哪个?”

  “先拣坏的说吧。”朱高煦道。

  “我们派去京城的人回来了两个。情况不妙,陈刚和枚青都被抓进了诏狱。”

  朱高煦的脸色变得十分难看,失望地说:“看

  (本章未完,请翻页)

  来,张辅也靠不上了!”

  朱恒道:“据报,朝廷要对乐安动手了!”

  “不出所料。再说说好消息。”

  “京城发生了地震。”朱恒道。

  “地震?”

  “对,地震。这是有说道的,京师地震,此乃天下易主之兆!”

  王斌趁机怂恿:“殿下,机不可失啊!”

  朱高煦道:“好!京城地震,天下易主!上天也在催孤动手啊。孤必须迎合天意,抓住这个大好机会,与朝廷一决雌雄!对了,彰德那边有回复了吗?”

  “传信使者至今未归。”朱恒回答。

  “三弟这是怎么了,畏首畏尾?”朱高煦嘟囔。“算了,不等他了,我们干我们的!即刻召集诸王子及王府全体臣僚至承运殿议事!”

  王斌和朱恒齐声:“喏!”

  汉王府的文武官员及诸王子迅速集合于承运殿。

  高坐于大殿首端的朱高煦宣布道:“诸位,刚刚传来消息,京城地震,这是天下易主的朕兆!”

  官员们交头接耳,叽叽喳喳。

  朱高煦继续说:“这些年来,朝堂上奸臣当道,蛊惑皇帝,挤压我乐安的生存空间。是可忍,孰不可忍!孤决心已定,迎合天意,发动二次靖难,铲除朝堂上的奸党,清君侧!”

  在场的官员都是朱高煦的死党,无不顺着他说话,七嘴八舌道:“我们早就盼着这一天了!”“大王您发话吧!”“我们坚决追随大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朱高煦拍案而起:“好,上下齐心,其利断金!我们乐安众志成城,所向披靡!众人听令!”

  众官员拱手。

  “即日起设立五军都督府。指挥使王斌领前军!”

  王斌:“得令!”

  “韦达领左军!”

  韦达:“得令!”

  “千户盛坚领右军!”

  盛坚:“得令!”

  “知州朱恒领后军!”

  朱恒:“得令!”

  “诸王子朱瞻垐、朱瞻域、朱瞻埣、朱瞻墿各监一军!”

  朱瞻垐、朱瞻域、朱瞻埣、朱瞻墿齐声:“得令!”

  朱高煦:“孤亲自坐镇中军。世子朱瞻圻负责城防!”

  朱瞻圻:“得令!”

  “指挥使韦贤、韦兴、千户王玉、李智领四哨!”

  四将齐声:“得令!”

  “事成之后,尔等皆是国之功臣!”

  众人齐声:“我等誓死效忠大王!”

  朱高煦:“授王斌为帅,朱恒为都督!”

  王斌和朱恒齐声:“臣等绝不辜负大王重托!”

  五军都督府是洪武十三年太祖朱元璋改制军权时设立的中央最高军事指挥机构,与文官执掌的兵部相互制约,都督皆为一品武将。朱高煦仿朝廷之制设五军都督府,仅此一条,就已经大大超过了所谓“清君侧”的范畴,完全是一争天下的架势。

  朱高煦:“王元帅听令!”

  王斌:“臣在!”

  “向各部人马分发弓箭兵旗;下令真定诸卫所夺取附近郡县的畜马!”

  “得令!”

  朱高煦:“我们乐安城内的兵力目下不足两万,对付朝廷仍略显不足。朱都督!”

  朱恒:“臣在!”

  “立刻扩军征兵!把州监狱中的犯人也全都放出来,发给武器,补充兵员!”

  得令!”

  朱高煦运筹帷幄,感觉极为良好。他又找回了当年靖难战场上的状态,不,是更好的状态,因为这一仗他将为自己打,为问鼎大宝而战!

  (本章完)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宫匠,大明宫匠最新章节,大明宫匠 顶点小说!
可以使用回车、←→快捷键阅读
本站根据您的指令搜索各大小说站得到的链接列表,与本站立场无关
如果版权人认为在本站放置您的作品有损您的利益,请发邮件至,本站确认后将会立即删除。
Copyright©2018 八零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