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
朱瞻基被外面一阵马蹄声吵醒,突然耳畔传来一道凄厉的惨叫声,而且还不止一个人。
“敌袭……”
朱瞻基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爬了起来,连盔甲都没来得及穿,提着刀,光着脚就跑了出去。
可外面的士兵却没有任何惊慌,吃饭的吃饭,喂马的喂马。
朱瞻基冲着一个正在烧火的士兵问道:“敌人呢?”
“哪来的敌人?”
士兵同样疑惑道:“仗不是打完了吗?”
朱瞻基立马冲到中军大帐,看到朱棣正坐在椅子上,喝着肉粥。
“本来想着喊你一起来吃肉粥的,听到你还睡着呢,就没喊你,既然来了,坐下一起吃点吧!”
朱棣回头瞧了一眼,问道:“你提着刀干啥的?”
朱瞻基立马将刀扔到了一边,问道:“爷爷,外面怎么有如此之多的马蹄声,还有惨叫声,这是……”
朱棣随口说道:“三千营在玩呢,还有你三叔带着人在处理俘虏,你吃完给你三叔送一碗肉粥过去,他可是在帮你干活!”
朱瞻基有些没听懂,可也不好意思问什么了,只要不是敌袭就好,于是坐了下来,喝起了肉粥。
“爷爷,您身上的伤怎么样了?”
“小伤小病的,你们还真当回事了,有点出息吧,打仗哪有不受伤的!”
朱棣脸色虽说好了不少,但还是比以前差许多,敌人的狼牙箭没伤到内脏,可燕王毕竟年纪大了,即便是小伤,身体也伤不起。
“爷爷,仗打完了,咱们收兵吧,快回呼兰呼失温,我爹还在等着咱们呢!”
朱棣放下筷子,悠悠说道:“我的仗,打完了,可你们的仗还没结束呢,不要觉得漠北联军覆灭,草原再也没有强大的势力,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你记住了,敌人永远都会有的,特别是这块地方,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军事头脑,要有警戒之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不用在让我给你讲了吧?”
以史为鉴,北方从来不缺强大的游牧,历朝历代而不绝,五胡,突厥,高句丽,鞑靼,瓦剌……
“孙儿明白,日后孙儿一定长备军事,久练兵马,枕戈待旦,备战待敌!”
朱棣点点头,对于这个大孙子,他很是喜欢,也用心在培养,而朱瞻基文武双全,长得也英武,可朱棣总觉得他身上缺点东西。
其实也不是身上,而是心里。
“吃完了吧,去给你三叔送饭去,另外,你跟着你三叔干活,他让你怎么干,你就怎么干!”
“是,孙儿领命!”
朱瞻基带着肉粥,向着校场走去,听到营外的马蹄声,一时有些好奇,吩咐别人去送饭,自己走了出去。
远远望去,只见三千营的骑兵正在骑着马踩踏一片光秃秃的草地。
另外一边,一辆马车缓缓走来,上面拉着许多敌人的尸体,还是无头之身,全部扔坑里埋了起来,然后填土,用马踏平。
“你们等会儿!”
朱瞻基走了过去,说道:“这是你们杀的敌人吗,你们就把首级砍走了?”
很明显,这些都散落在各处的敌人尸体,三千营给拉来了,首级拿走可以领军功,尸体给挖坑埋了。
“和你有啥关系啊!”
一个千户瞪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没你的事,一边玩去!”
朱瞻基冷声道:“你们这是在冒领军功!”
千户骑在马上,厉声道:“刚才的话……什么冒领军功,你再说一遍!”
“我乃燕王之孙朱瞻基,怎么……你要杀我灭口?”
“我们管你是谁!”
另一名千户骑马走了过来,没好气的说道:“燕王的孙子,我劝你少管闲事,我们是坑朝廷点银子,和你们燕藩没有关系!”
“你要不服,去找你爷爷,让你爷爷来找我们指挥使,没工夫在这和你扯淡,滚蛋!”
三千营不归燕藩统领,不属于任何都司,只有皇帝的圣旨才能调动,加上张桢那个人又是正儿八经的二代淮西勋贵,不搭理朱瞻基也在常理之中。
而朱瞻基也自讨无趣的回去了,他准备把三千营干的事告诉爷爷,坑朝廷银子,那还得了。
“大侄子,哪去?”
路过校场,朱高燧喊了一嗓子:“赶紧过来,我正找你呢!”
“三叔!”
朱瞻基行礼道:“找我是?”
“带你去看杀人!”
朱瞻基摆手道:“没兴趣!”
朱高燧笑道:“这是老头的意思!”
朱瞻基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爷爷让他去找三叔是这个意思。
“走吧,大侄子!”
朱高燧揽着朱瞻基的肩膀带到了校场之上。
只见一排排俘虏被押到断头台之上,等待着斩首。
“三叔,此战俘虏了多少人?”
“也没多少,也就千儿八百的吧,怎么了?”
“都杀了?”
“不杀留着过年吗?”
说话间,一排俘虏,人头落地,断头台上,扔着几把砍钝的刀子。
毕竟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将,尽管也上阵杀过敌,但其实心里没有多少杀性,看到这一幕,心里有些承受不住,也不忍心。
“留着这些叛徒有什么用啊,给咱们自己添堵,大侄子,以后这漠北就是你的天下了,三叔替你清除这些隐患,也是为了你好,你要理解三叔的良苦用心啊!”
“可以留着干活啊,不见得非要全部杀掉,古人言,杀降不祥,听说我大明的开平王就是因为杀降太多,折了阳寿,这才……”
“扯淡!”
朱高燧咧嘴道:“永兴他姥爷,那是死于卸甲风……”
“你就站在这好好看看,累了就坐下看,必须看完把所有人都杀尽才能回去!”
朱瞻基终于明白了,爷爷让三叔杀这些人,就是给自己看的。
“三千营干的那些事,三叔知道吗?”
朱高燧笑道:“冒领军功是吧,大侄子啊,这些事,你就别管了,又没坑咱们的银子,你揭发他们,对你没有任何好处,三千营久驻漠北,以后你或许还要用到他们,别闹的太僵!”
朱瞻基低着头,没有说话,有些不忍直视眼前的画面,心中又忍不住感慨,哪里都有人情世故。
“大侄子,这就受不了了?”
朱瞻基叹息摇头道:“确实有些狠了!”
“这还叫狠啊?”
朱高燧笑道:“那是你没见过开国的那几个……不给你说常遇春,蓝玉这些人了,给你说个稍微仁慈点的,李文忠知道吧?”
“那还能不知道啊,岐阳王,一代儒将!”
朱高燧咧嘴说道:“就是你口中的儒将,当年在漠北作战,一路烧杀抢掠,打穿了整个草原,把鞑子的人头割掉,用长枪穿起来,让士兵骑在马上,扛在肩膀上当糖葫芦,比这狠多了!”
朱瞻基愣住了,这和他听到的不一样啊,传闻李文忠文武双全,爱民如子,那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形象,这怎么……
其实,漠北人恨李文忠胜过蓝玉!
朱瞻基被外面一阵马蹄声吵醒,突然耳畔传来一道凄厉的惨叫声,而且还不止一个人。
“敌袭……”
朱瞻基一个鲤鱼打挺从床上爬了起来,连盔甲都没来得及穿,提着刀,光着脚就跑了出去。
可外面的士兵却没有任何惊慌,吃饭的吃饭,喂马的喂马。
朱瞻基冲着一个正在烧火的士兵问道:“敌人呢?”
“哪来的敌人?”
士兵同样疑惑道:“仗不是打完了吗?”
朱瞻基立马冲到中军大帐,看到朱棣正坐在椅子上,喝着肉粥。
“本来想着喊你一起来吃肉粥的,听到你还睡着呢,就没喊你,既然来了,坐下一起吃点吧!”
朱棣回头瞧了一眼,问道:“你提着刀干啥的?”
朱瞻基立马将刀扔到了一边,问道:“爷爷,外面怎么有如此之多的马蹄声,还有惨叫声,这是……”
朱棣随口说道:“三千营在玩呢,还有你三叔带着人在处理俘虏,你吃完给你三叔送一碗肉粥过去,他可是在帮你干活!”
朱瞻基有些没听懂,可也不好意思问什么了,只要不是敌袭就好,于是坐了下来,喝起了肉粥。
“爷爷,您身上的伤怎么样了?”
“小伤小病的,你们还真当回事了,有点出息吧,打仗哪有不受伤的!”
朱棣脸色虽说好了不少,但还是比以前差许多,敌人的狼牙箭没伤到内脏,可燕王毕竟年纪大了,即便是小伤,身体也伤不起。
“爷爷,仗打完了,咱们收兵吧,快回呼兰呼失温,我爹还在等着咱们呢!”
朱棣放下筷子,悠悠说道:“我的仗,打完了,可你们的仗还没结束呢,不要觉得漠北联军覆灭,草原再也没有强大的势力,以后就可以高枕无忧了,你记住了,敌人永远都会有的,特别是这块地方,要始终保持清醒的军事头脑,要有警戒之心,养兵千日,用兵一时的道理不用在让我给你讲了吧?”
以史为鉴,北方从来不缺强大的游牧,历朝历代而不绝,五胡,突厥,高句丽,鞑靼,瓦剌……
“孙儿明白,日后孙儿一定长备军事,久练兵马,枕戈待旦,备战待敌!”
朱棣点点头,对于这个大孙子,他很是喜欢,也用心在培养,而朱瞻基文武双全,长得也英武,可朱棣总觉得他身上缺点东西。
其实也不是身上,而是心里。
“吃完了吧,去给你三叔送饭去,另外,你跟着你三叔干活,他让你怎么干,你就怎么干!”
“是,孙儿领命!”
朱瞻基带着肉粥,向着校场走去,听到营外的马蹄声,一时有些好奇,吩咐别人去送饭,自己走了出去。
远远望去,只见三千营的骑兵正在骑着马踩踏一片光秃秃的草地。
另外一边,一辆马车缓缓走来,上面拉着许多敌人的尸体,还是无头之身,全部扔坑里埋了起来,然后填土,用马踏平。
“你们等会儿!”
朱瞻基走了过去,说道:“这是你们杀的敌人吗,你们就把首级砍走了?”
很明显,这些都散落在各处的敌人尸体,三千营给拉来了,首级拿走可以领军功,尸体给挖坑埋了。
“和你有啥关系啊!”
一个千户瞪他一眼,没好气的说道:“没你的事,一边玩去!”
朱瞻基冷声道:“你们这是在冒领军功!”
千户骑在马上,厉声道:“刚才的话……什么冒领军功,你再说一遍!”
“我乃燕王之孙朱瞻基,怎么……你要杀我灭口?”
“我们管你是谁!”
另一名千户骑马走了过来,没好气的说道:“燕王的孙子,我劝你少管闲事,我们是坑朝廷点银子,和你们燕藩没有关系!”
“你要不服,去找你爷爷,让你爷爷来找我们指挥使,没工夫在这和你扯淡,滚蛋!”
三千营不归燕藩统领,不属于任何都司,只有皇帝的圣旨才能调动,加上张桢那个人又是正儿八经的二代淮西勋贵,不搭理朱瞻基也在常理之中。
而朱瞻基也自讨无趣的回去了,他准备把三千营干的事告诉爷爷,坑朝廷银子,那还得了。
“大侄子,哪去?”
路过校场,朱高燧喊了一嗓子:“赶紧过来,我正找你呢!”
“三叔!”
朱瞻基行礼道:“找我是?”
“带你去看杀人!”
朱瞻基摆手道:“没兴趣!”
朱高燧笑道:“这是老头的意思!”
朱瞻基愣住了,他万万没想到,爷爷让他去找三叔是这个意思。
“走吧,大侄子!”
朱高燧揽着朱瞻基的肩膀带到了校场之上。
只见一排排俘虏被押到断头台之上,等待着斩首。
“三叔,此战俘虏了多少人?”
“也没多少,也就千儿八百的吧,怎么了?”
“都杀了?”
“不杀留着过年吗?”
说话间,一排俘虏,人头落地,断头台上,扔着几把砍钝的刀子。
毕竟是个初出茅庐的小将,尽管也上阵杀过敌,但其实心里没有多少杀性,看到这一幕,心里有些承受不住,也不忍心。
“留着这些叛徒有什么用啊,给咱们自己添堵,大侄子,以后这漠北就是你的天下了,三叔替你清除这些隐患,也是为了你好,你要理解三叔的良苦用心啊!”
“可以留着干活啊,不见得非要全部杀掉,古人言,杀降不祥,听说我大明的开平王就是因为杀降太多,折了阳寿,这才……”
“扯淡!”
朱高燧咧嘴道:“永兴他姥爷,那是死于卸甲风……”
“你就站在这好好看看,累了就坐下看,必须看完把所有人都杀尽才能回去!”
朱瞻基终于明白了,爷爷让三叔杀这些人,就是给自己看的。
“三千营干的那些事,三叔知道吗?”
朱高燧笑道:“冒领军功是吧,大侄子啊,这些事,你就别管了,又没坑咱们的银子,你揭发他们,对你没有任何好处,三千营久驻漠北,以后你或许还要用到他们,别闹的太僵!”
朱瞻基低着头,没有说话,有些不忍直视眼前的画面,心中又忍不住感慨,哪里都有人情世故。
“大侄子,这就受不了了?”
朱瞻基叹息摇头道:“确实有些狠了!”
“这还叫狠啊?”
朱高燧笑道:“那是你没见过开国的那几个……不给你说常遇春,蓝玉这些人了,给你说个稍微仁慈点的,李文忠知道吧?”
“那还能不知道啊,岐阳王,一代儒将!”
朱高燧咧嘴说道:“就是你口中的儒将,当年在漠北作战,一路烧杀抢掠,打穿了整个草原,把鞑子的人头割掉,用长枪穿起来,让士兵骑在马上,扛在肩膀上当糖葫芦,比这狠多了!”
朱瞻基愣住了,这和他听到的不一样啊,传闻李文忠文武双全,爱民如子,那是陌上人如玉,公子世无双的形象,这怎么……
其实,漠北人恨李文忠胜过蓝玉!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最新章节,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最新章节,大明:被打入教坊司的皇太孙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