哒哒哒哒~
时风三轮仿佛很轻快,也很皮,速度时快时慢,易定干几人抬头就能看见。
不仅人飘了,这车感觉也很飘。
但想到那四根手指,易定干感觉离家志换车的时间不远了。
可他却还不一定够格接手这辆三轮车,钱是够了,但菜不够。
买回来吃灰吗?
一路无话。
到菜场时也才不到五点,只有鸟叫鸡鸣声余音环绕。
等三轮车停好时,房间里也亮起了灯,陈家志进门就看到了坐起身的李秀。
“还早呢,再多睡会儿。”
等陈家志走近放挎包时,李秀才压低了声音问:“今早卖了多少钱?”
“你呀,就为了这个?”陈家志笑了笑,又比出了四根手指:“应该是4306元。”
李秀欣喜的接过了挎包,打开拉链看了又看,然后便整理了起来。
陈家志也没再劝,其实他也挺激动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精心准备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这点钱吗?
数一数,整理一下,是对这份收获的尊重。
他去简单洗漱了下,回来时,钱便又被整理好了,李秀也已穿戴整齐。
“家志,你睡一会儿,我去做饭了。”
“还早呢。”
“快五点了,也差不多该生火做饭了。”
“是啊,不到5点,你这是又激动得睡不着了吧?”
李秀瞪了他一眼,知道还说,转身又出了后门,陈家志也连忙跟了进去,帮忙烧火,这次李秀没再赶他出来。
时间还早,李秀看了下早上买回来的食材,有鱼有虾,便选择了熬海鲜粥。
两人先是准备食材,剥虾仁,鱼切片,然后才生火,不时聊上几句,等粥快做好时,二姐陈家芳也起床了。
“你们两也真是精神好,听你们起来都有一会儿了。”
“……”
海鲜粥浓稠鲜美,再配点小咸菜,滋味也不错,陈家志喝了两大碗才出门巡田。
天亮得也早,天空纯净的让人心旷神怡。
两只狗又一溜烟的跑到了前面,一个月时间,长大了不少。
就是有点野,成天在菜田里扑蚂蚱,捉青蛙,前晚还逮到了燕子~
遮阳网还是揭开的,晾了一晚上,每一片菜叶都绿得发亮,倍感清新。
这批菜不少。
菜心就有4~5亩。
6.14~6.15播种的1亩地,昨天完成了剩余部分的清仓。
6.16~6.17播种的1亩;
6.19播种的1亩;
6.26~6.30,除了6月29日没移栽,四天移栽了2亩菜心。
就算产量偏低,算上今早的,陈家志预估总产也有11250斤,计划8~9天采收完。
所以他设想出菜量是每天1250斤菜心,到7月20日时能勉强接上7.1播种的菜心。
只是7.3~7.10中间仍然有7天没播种,中途存在断菜可能~
但,芥菜也不少。
6.13-0.5亩;6.15-0.5亩;6.17-0.5亩;6.19-0.5亩~
可惜当时没有空地移栽了,不然还能再多。
60~70天充分生长的芥菜亩产可达5000~7000斤,按现在的价格,价值最高超过4万元。
但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句话在种植业上也同理。
早点落袋为安。
现在采收亩产估计也有两千斤,两亩就是四千斤,收益也不错。
芥兰撒播的面积和芥菜一样,菜也有10~15cm高,但只能多等等。
因为现在多了芥菜,每筐又装得较轻,导致菜筐多,车装不下。
想收芥兰就只能每筐菜装重一点,但到客户手上时又易腐烂,坏了信誉和口碑。
总得有取舍,
就像昨晚把遮阳网揭开一样,通了风,透了气,减少了病害滋生,但也给了虫害迁徙的机会。
看完能采收的菜,还真挺多,耕耘时间挺长,但收获期也不短。
然后,是豇豆,损伤稍微严重一些,得及时清理枯枝病叶,再打一次农药~
逗留一会儿,又往前走。
两只狗突然变得欢快,有节奏的小跑了起来,只剩最后一块地了,它两熟。
“早啊,老板。”
“早~”
这时,敖德海、赵玉,敖德良、赖贵慧,黄娟和还在家门口套衣服的戚永锋都往菜田赶了过来,四个临时工也落在后面。
陈家志低头看了看,差几分钟才6点,挺早。
便又在原地等了等,人齐了后安排工作。
盖网是第一优先的事,除了遮阳网,防虫网也得盖,盖了防虫网就不再揭开。
其次清理豇豆的枯枝败叶。
以及整理空地:清理采收后残留的菜根菜叶,排积水,撒石灰喷消毒剂……
最后才是收菜任务,比昨天又增加了些。
安排完工作,陈家志才去查看留种的丝瓜苦瓜~
还有大骨青。
如果不是要留种,过几天大骨青也能采收了,0.5亩地应该能收两千斤,能卖五千元。
还真挺诱人。
不过车不够大,他后面还有豇豆,还有芥兰,时风三轮容不下小小空心菜,留种吧。
巡完田后,陈家志默默的夸自己,不仅持久,偶尔猛起来也让人受不了,而现在又到了猛起来的时候。
两只狗又一溜烟跑回去了,每天巡田对它们仿佛只是一个过程。
易定干、李明坤和郭满仓也出来盖了遮阳网,但没多少,盖完便又回了家。
其他菜农大都还没出门,可能也还没起来。
露天菜田被暴雨冲刷了,起来能干啥呢?
早都没心气了。
…
黄娟带着两临时工正在拔菜头,也就是掐了菜心后,留下的根茎部位。
因为根部黄叶子变多,所以采收后留下的菜头也高,需要拔掉后再整地。
一双手染上了绿浆也仿佛毫不在意,埋头拔得入神。
忽而,骄阳似火,阳光耀眼得让人无法直视。
她再也无法专心的拔菜头,时而把目光投向他人的菜田,原本就摇摇欲坠的青菜再也无法直立起来。
只是一个上午,全军覆没。
茎杆从中部软塌成了浆液,手一碰上,比拔菜头还恶心。
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任谁看了都会心痛。
黄娟有些庆幸自己和戚永锋早早出来打工,不然也难以逃脱如此命运。
菜价高涨的背后,往往也藏着一个又一个悲惨的故事。
…
另一边,李明坤和白燕盖完遮阳网后,原本还有侥幸,留在地里打理露天破败的菜田。
但当毒辣太阳升起时,两人都顿住了。
同样的场景5月末已经历一次,雨后暴晴,没得救了。
李明坤站起了身,深深叹了叹气:“白燕,回去吧,再干下去也是徒劳。”
白燕也难受不已。
路上,两人碰到了同样回去的郭满仓和周玉琼,两家人有气无力的打了招呼。
沉默着走了一段路,
“老李,你打算继续买遮阳网把剩下的菜田全盖上吗?”
“不了,好不容易攒点钱。”
“家志靠着小拱棚和遮阳网,这一批菜应该又发达了,我们的菜都保不住。”
“没那个命啊,老郭,遮阳网不是万能的,家志还有防虫网,那玩意我们买得起吗?好不容易跟着他喝了一口汤,我可不想全吐出去了。”
一句话,郭满仓仅存的那点心思也没了,又摸出烟,给李明坤递了支烟。
两人都盯着对方眼睛看了又看,似乎有泪痕。
“这阳光太毒辣了,刺眼。”
“就是,刺眼。”
早上两人其实收入也还可以,但过两天就没后续了。
…
陈家志在地里忙活了一上午。
敖德海地里清理半小时病叶,又去戚永锋地里撒生石灰,再去帮敖德良清理病叶。
哪里需要哪里搬,也和几人聊聊,沟通一些细节。
反正现在工人多,又不能耕地播种,他也不必在这些杂活上费功夫。
等回家时,他一进门,易龙就喊道:“舅舅,就等你一个了,今天中午丰盛哦,和过年了似的。”
“哈哈,一共才四个菜,就把你高兴成这样。”
陈家志笑了笑,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饭菜,有大虾,有螃蟹,还有鱼有青菜。
他坐下后,五个人就开吃了,只要不提地里的菜,也算有说有笑。
只是不可能不聊这个,没说几句,就谈到了今早上的收入。
这几乎是每天的必谈话题。
易龙也很喜欢问这个话题,每天听了陈家志的收入后,都一惊一乍的,在少年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也聊到了三姐陈家英和薛军,两人如果要回来,可能也就这两天了。
等收拾好碗筷后,陈家志和李秀菜回了家里,李秀拿出一个信封。
“家志,信封和信纸都买回来了,你抽空写一下吧,李斌早上来了,说这两天可能就回老家了。”
“这么急?”
“地里没菜了吧。”
“哦。。”陈家志接过信纸,“那我这会儿就写,武琴的工资你记得给她哈。”
“我算好了,晚上给她。”
“要得。”
陈家志又拿了笔,在桌子旁沉思了起来,这信该怎么写,才能让老爹过来呢?
如实写?
有李斌带信,即使老爹老娘还有村里人再怎么不信,真实性也是有的。
再夸大点难处,忙不过来,马上李秀又要带娃了;再来点玄学,找算命先生算过了,铁定是个儿子……
想了一会儿,陈家志便开始落笔,唰唰唰~写了一行又一行。
与此同时,
徐闻香在酒店大厅里走了一圈,看到了餐桌上的菜品,也得到了客人的反馈。
普遍还是满意的。
即使前段时间老被人挑刺的青菜,今天也没人抱怨。
这让她有点纳闷,才多长时间,徐和就又找到新货源了?
时风三轮仿佛很轻快,也很皮,速度时快时慢,易定干几人抬头就能看见。
不仅人飘了,这车感觉也很飘。
但想到那四根手指,易定干感觉离家志换车的时间不远了。
可他却还不一定够格接手这辆三轮车,钱是够了,但菜不够。
买回来吃灰吗?
一路无话。
到菜场时也才不到五点,只有鸟叫鸡鸣声余音环绕。
等三轮车停好时,房间里也亮起了灯,陈家志进门就看到了坐起身的李秀。
“还早呢,再多睡会儿。”
等陈家志走近放挎包时,李秀才压低了声音问:“今早卖了多少钱?”
“你呀,就为了这个?”陈家志笑了笑,又比出了四根手指:“应该是4306元。”
李秀欣喜的接过了挎包,打开拉链看了又看,然后便整理了起来。
陈家志也没再劝,其实他也挺激动的。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精心准备了这么久,不就是为了这点钱吗?
数一数,整理一下,是对这份收获的尊重。
他去简单洗漱了下,回来时,钱便又被整理好了,李秀也已穿戴整齐。
“家志,你睡一会儿,我去做饭了。”
“还早呢。”
“快五点了,也差不多该生火做饭了。”
“是啊,不到5点,你这是又激动得睡不着了吧?”
李秀瞪了他一眼,知道还说,转身又出了后门,陈家志也连忙跟了进去,帮忙烧火,这次李秀没再赶他出来。
时间还早,李秀看了下早上买回来的食材,有鱼有虾,便选择了熬海鲜粥。
两人先是准备食材,剥虾仁,鱼切片,然后才生火,不时聊上几句,等粥快做好时,二姐陈家芳也起床了。
“你们两也真是精神好,听你们起来都有一会儿了。”
“……”
海鲜粥浓稠鲜美,再配点小咸菜,滋味也不错,陈家志喝了两大碗才出门巡田。
天亮得也早,天空纯净的让人心旷神怡。
两只狗又一溜烟的跑到了前面,一个月时间,长大了不少。
就是有点野,成天在菜田里扑蚂蚱,捉青蛙,前晚还逮到了燕子~
遮阳网还是揭开的,晾了一晚上,每一片菜叶都绿得发亮,倍感清新。
这批菜不少。
菜心就有4~5亩。
6.14~6.15播种的1亩地,昨天完成了剩余部分的清仓。
6.16~6.17播种的1亩;
6.19播种的1亩;
6.26~6.30,除了6月29日没移栽,四天移栽了2亩菜心。
就算产量偏低,算上今早的,陈家志预估总产也有11250斤,计划8~9天采收完。
所以他设想出菜量是每天1250斤菜心,到7月20日时能勉强接上7.1播种的菜心。
只是7.3~7.10中间仍然有7天没播种,中途存在断菜可能~
但,芥菜也不少。
6.13-0.5亩;6.15-0.5亩;6.17-0.5亩;6.19-0.5亩~
可惜当时没有空地移栽了,不然还能再多。
60~70天充分生长的芥菜亩产可达5000~7000斤,按现在的价格,价值最高超过4万元。
但家财万贯带毛的不算,这句话在种植业上也同理。
早点落袋为安。
现在采收亩产估计也有两千斤,两亩就是四千斤,收益也不错。
芥兰撒播的面积和芥菜一样,菜也有10~15cm高,但只能多等等。
因为现在多了芥菜,每筐又装得较轻,导致菜筐多,车装不下。
想收芥兰就只能每筐菜装重一点,但到客户手上时又易腐烂,坏了信誉和口碑。
总得有取舍,
就像昨晚把遮阳网揭开一样,通了风,透了气,减少了病害滋生,但也给了虫害迁徙的机会。
看完能采收的菜,还真挺多,耕耘时间挺长,但收获期也不短。
然后,是豇豆,损伤稍微严重一些,得及时清理枯枝病叶,再打一次农药~
逗留一会儿,又往前走。
两只狗突然变得欢快,有节奏的小跑了起来,只剩最后一块地了,它两熟。
“早啊,老板。”
“早~”
这时,敖德海、赵玉,敖德良、赖贵慧,黄娟和还在家门口套衣服的戚永锋都往菜田赶了过来,四个临时工也落在后面。
陈家志低头看了看,差几分钟才6点,挺早。
便又在原地等了等,人齐了后安排工作。
盖网是第一优先的事,除了遮阳网,防虫网也得盖,盖了防虫网就不再揭开。
其次清理豇豆的枯枝败叶。
以及整理空地:清理采收后残留的菜根菜叶,排积水,撒石灰喷消毒剂……
最后才是收菜任务,比昨天又增加了些。
安排完工作,陈家志才去查看留种的丝瓜苦瓜~
还有大骨青。
如果不是要留种,过几天大骨青也能采收了,0.5亩地应该能收两千斤,能卖五千元。
还真挺诱人。
不过车不够大,他后面还有豇豆,还有芥兰,时风三轮容不下小小空心菜,留种吧。
巡完田后,陈家志默默的夸自己,不仅持久,偶尔猛起来也让人受不了,而现在又到了猛起来的时候。
两只狗又一溜烟跑回去了,每天巡田对它们仿佛只是一个过程。
易定干、李明坤和郭满仓也出来盖了遮阳网,但没多少,盖完便又回了家。
其他菜农大都还没出门,可能也还没起来。
露天菜田被暴雨冲刷了,起来能干啥呢?
早都没心气了。
…
黄娟带着两临时工正在拔菜头,也就是掐了菜心后,留下的根茎部位。
因为根部黄叶子变多,所以采收后留下的菜头也高,需要拔掉后再整地。
一双手染上了绿浆也仿佛毫不在意,埋头拔得入神。
忽而,骄阳似火,阳光耀眼得让人无法直视。
她再也无法专心的拔菜头,时而把目光投向他人的菜田,原本就摇摇欲坠的青菜再也无法直立起来。
只是一个上午,全军覆没。
茎杆从中部软塌成了浆液,手一碰上,比拔菜头还恶心。
这样的场景比比皆是,任谁看了都会心痛。
黄娟有些庆幸自己和戚永锋早早出来打工,不然也难以逃脱如此命运。
菜价高涨的背后,往往也藏着一个又一个悲惨的故事。
…
另一边,李明坤和白燕盖完遮阳网后,原本还有侥幸,留在地里打理露天破败的菜田。
但当毒辣太阳升起时,两人都顿住了。
同样的场景5月末已经历一次,雨后暴晴,没得救了。
李明坤站起了身,深深叹了叹气:“白燕,回去吧,再干下去也是徒劳。”
白燕也难受不已。
路上,两人碰到了同样回去的郭满仓和周玉琼,两家人有气无力的打了招呼。
沉默着走了一段路,
“老李,你打算继续买遮阳网把剩下的菜田全盖上吗?”
“不了,好不容易攒点钱。”
“家志靠着小拱棚和遮阳网,这一批菜应该又发达了,我们的菜都保不住。”
“没那个命啊,老郭,遮阳网不是万能的,家志还有防虫网,那玩意我们买得起吗?好不容易跟着他喝了一口汤,我可不想全吐出去了。”
一句话,郭满仓仅存的那点心思也没了,又摸出烟,给李明坤递了支烟。
两人都盯着对方眼睛看了又看,似乎有泪痕。
“这阳光太毒辣了,刺眼。”
“就是,刺眼。”
早上两人其实收入也还可以,但过两天就没后续了。
…
陈家志在地里忙活了一上午。
敖德海地里清理半小时病叶,又去戚永锋地里撒生石灰,再去帮敖德良清理病叶。
哪里需要哪里搬,也和几人聊聊,沟通一些细节。
反正现在工人多,又不能耕地播种,他也不必在这些杂活上费功夫。
等回家时,他一进门,易龙就喊道:“舅舅,就等你一个了,今天中午丰盛哦,和过年了似的。”
“哈哈,一共才四个菜,就把你高兴成这样。”
陈家志笑了笑,桌子上已经摆好了饭菜,有大虾,有螃蟹,还有鱼有青菜。
他坐下后,五个人就开吃了,只要不提地里的菜,也算有说有笑。
只是不可能不聊这个,没说几句,就谈到了今早上的收入。
这几乎是每天的必谈话题。
易龙也很喜欢问这个话题,每天听了陈家志的收入后,都一惊一乍的,在少年心里留下了不可磨灭的印象。
也聊到了三姐陈家英和薛军,两人如果要回来,可能也就这两天了。
等收拾好碗筷后,陈家志和李秀菜回了家里,李秀拿出一个信封。
“家志,信封和信纸都买回来了,你抽空写一下吧,李斌早上来了,说这两天可能就回老家了。”
“这么急?”
“地里没菜了吧。”
“哦。。”陈家志接过信纸,“那我这会儿就写,武琴的工资你记得给她哈。”
“我算好了,晚上给她。”
“要得。”
陈家志又拿了笔,在桌子旁沉思了起来,这信该怎么写,才能让老爹过来呢?
如实写?
有李斌带信,即使老爹老娘还有村里人再怎么不信,真实性也是有的。
再夸大点难处,忙不过来,马上李秀又要带娃了;再来点玄学,找算命先生算过了,铁定是个儿子……
想了一会儿,陈家志便开始落笔,唰唰唰~写了一行又一行。
与此同时,
徐闻香在酒店大厅里走了一圈,看到了餐桌上的菜品,也得到了客人的反馈。
普遍还是满意的。
即使前段时间老被人挑刺的青菜,今天也没人抱怨。
这让她有点纳闷,才多长时间,徐和就又找到新货源了?
为更好的阅读体验,本站章节内容基于百度转码进行转码展示,如有问题请您到源站阅读, 转码声明。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94:菜农逆袭,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1994:菜农逆袭 平板电子书!
八零电子书邀请您进入最专业的小说搜索网站阅读1994:菜农逆袭,1994:菜农逆袭最新章节,1994:菜农逆袭 平板电子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