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0章 地振高冈,一派溪山千古秀(2 / 2)

唐朝好地主 木子蓝色 1400 字 9个月前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这四文四武,估计是最受李世民所依赖的了。

其它如刘弘基、殷开山、段志玄、屈突通等也是李世民心腹,不过可能目标较大,这次没叫过来。

八人目光都盯着张超这个陌生人。

等李世民说是李超时,大家都瞪大了眼。

“三郎,今天叫你过来,确实有些冒险,不过也是因为有非常紧急的事情,需要你参详。我们发现了一个十分重要的情报,也许能够扳倒太子。”李世民有些兴奋的说道。

张超坐到秦琼的身边,刚打过招呼。

听李世民如此说,有些惊讶。

现在这个时候,居然还有这么厉害的东西?

杜如晦代替李世民解释道,“我们在东宫的卧底传回一条重要的消息,太子派人暗中给庆州都督杨文干送盔甲,还让杨文干向长安秘密派遣军中校尉到东宫。这是谋反!”

杨文干,李超认识。之前还是东宫里的一员将军,去年调任的庆州都督。而庆州,在长安的北面,隔着邠、宁二州,只有五百里路。

五百里路,并不算远,尤其是庆州是在关中之内,距离关中并没有什么阻碍,能够相当迅捷的南下长安的。

这是一个相当重要的位置。

而送铠甲,这事情确实不一般。

大唐的律法规定,铠甲、长矛、弩,这些都属于相当重要的军事物资,府兵都不能自备和私藏的,平时都是要严格的储藏在武库之中。

哪怕是到了将校级别,也顶多能收藏一两副的铠甲,多藏,那就是谋反之罪。

就算是太子,如果要赏赐铠甲给部下,那也得是在公开的情况之下。比如上次河北之战,战前,李世民赏赐了那些从军的勋贵子弟每人一套甲。其实不是李世民自己的铠甲,他是以行军元帅的身份,从武库里调拔的铠甲,然后分赐出征勋贵子弟,这些都是经过了合法的途径的。

“莫非太子给杨文干很多套铠甲,而且没有经过朝廷?”李超问。

若太子只是送给杨文干一套铠甲,那这事情算不得大事,普通人身上那是大罪,但对太子来说,算不得什么。不过如果不止一套,那事情性质又不同。再一个,若不是公开的,那就更不一样了。

李世民笑了,一套铠甲的话,他确实不会如此兴奋。

“你猜猜是多少套铠甲?”

李世民此时居然还有兴致让李超猜迷。

“我猜起码是一百套以上!”

“不止,整整三千副铠甲!三千副啊!”李世民语气激动无比,就差是吼出来的了。一副铠甲私藏,那都能上纲上线,三千副啊,那是能直接把太子给弄死的大罪。

“太子哪来这么多铠甲?”

李超也被这个数字吓了一大跳,难怪李世民如此兴奋。换作是他,也兴奋啊,这何止是把柄啊,简直就是核弹手提箱。

杜如晦笑着道,“上次太子统率整个大唐精锐抵御突厥,光他亲自统辖的兵马就超过了十万。他跟突厥人也打了几场硬仗,在上报军资损耗的时候,故意多报了一些,然后吞下了一大批。这次他估计也是急了,派人准备送三千套甲给庆州的杨文干,还要杨文干派一些精锐的军官来长安,替他的长林兵训练指挥。他这是准备狗急跳墙!”

李建成这还真是狗急要跳墙的反应了。

一下子送三千副铠甲,哪怕就算是三千套皮甲,也不得了啊。

“殿下,这事可靠吗?会不会是东宫放的烟雾?”

“不会,你放心,这事情是杜淹亲自掌握的消息,他现在去接头去了,消息绝对是可靠的。”

原来是杜淹啊。

杜淹是秦王府十学馆学士,还是翰林院学士。

杜淹搞回来的情报,很可能是真的。

历史上好像也确实发生过杨文干谋反之事,但是他记得这件事情最后虽然闹的很大,但太子可没有因此被废,李世民也没有因此上位。这说明这件事情没有这么的简单,不管过程是什么,反正结果不会如李世民他们乐观期待的那样。

“殿下,我觉得不必对此事抱太大期望,还不如专注我们自己的计划!”

李世民惊讶,然后摇头。

“不,三郎,你也许不明白这三千副铠甲的重要性,这不是三千副铠甲,这是确切的谋反证据。只要事情一捅出来,太子肯定要被废,他居然敢暗中谋反,陛下这次绝不会再护着太子的。三郎,这是我们的机会,直接借此事扳倒太子,我们不再需要玄武门之变了,不用那么冒险,扳倒太子,我就是太子了!”(未完待续。)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