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越来越好(2 / 2)

寒门母子 东方红不败 1286 字 8个月前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就说这娘们儿气不气人!

还工作量太大?那炮手也就给每日清理炮筒而已!吃的比谁都好,干的比谁都少!

再看后面:“臣不敢与秦王讨要定金,只等租期到后一并结算钱款即可。”

脸厚心黑!

这次秦王跟着皇帝一起骂楚清。

骂是骂,也就痛快痛快嘴而已,但内心都是偷着乐的:有炮开路,减少多少战损,又减少多少军队开销?

就说大股山匪,出动人数就得一千打底,人吃马喂、武器装备,一天得造光几个一百两?

楚清打了几个喷嚏,擤了擤鼻涕,对天天跟在她身后寸步不离的张二妮等人安慰道:“放心,我没生病,这是皇上骂我呢。”

自打楚清回来,张二妮就天天围着楚清转,不时查看楚清的脸色。

不止是她,几乎是所有人,包括孩子们都是如此。

就因为楚清在认亲宴上宣布了财产分配问题,把楚家人搞得人人都无法安心。

任楚清如何解释都没用。

他们非常担心当家人的健康状况——老大一定是得了什么绝症,还不告诉大家,否则,日子刚过的自由些,怎么年纪轻轻的就惦记身后事了呢?

……

不管怎样说,在楚清看来,一切都在向好的方向发展。

皇帝的疑心打消了不少;接受了与楚清合作,也算是帝王的妥协。

小宝那边也来了信:海岛已开垦出的梯田,今年有收成了,而且还称得上是丰收。

除了稻米,岛上还有红薯,基本能够自足,所以不用再给运送粮食,并且今年打算尝试三季稻,同时继续开辟梯田,争取反哺永安府。

还有,有一部分小子们在岛上找到了人生的另一半,准备在岛上成家了。

楚清马上作出指示:“一、重中之重:发展人口;

二、带动当地土著除农业生产外,林、牧、渔业也都发展起来;

三、像玳瑁、良姜、椰蓉、土锦、水满茶、蓝宝石、砗磲、黄花梨、珍珠、紫贝等等,往大宣输送,老大帮你们卖个好价!”

日子蒸蒸日上,便觉得时间过得快。

转眼便到了六月。

说来也怪,每年四月底开始,是“八风”登陆永安府的最早时节,现在都进入六月了,还丝毫没有动静。

夏秋两季是“八风”的季节,除了去年年底那次冬季突然袭击的“八风”造成巨大灾害,往年虽也灾害不断,但损失都不算大。

因为海边居民少,而且都知道夏秋两季不安全,会格外注意。

上次“八风”造成的阴影过于强大,今年永安府渔业非常不景气。

一是渔业人数不够,二是渔船不够,三则是因为迁徙来的流民习惯了等救济,尚不适应海边生活,全靠楚家人带动。

这些是客观原因,还有个主观原因:怕死,怕再来一次“八风屠城”。

可直到进入六月,“八风”一点动静都没有。

靠海吃海,无论是本地渔民、还是迁徙而来的人口,都重新打起海洋的主意。

“听说,永安公过去在临洋县的时候,‘八风’就不过去。”

“我也听说了,那时候说的是‘临洋侯坐镇,妖风不进临洋县’。”

“那现在临洋侯变成永安公,有永安公坐镇,是不是妖风也刮不进咱们这儿?”

“有可能哎,你们看,都六月了,还是这么消停!”

“永安公保佑!烈士碑保佑!”

天未明,“抗八风暴潮烈士纪念碑”前,黑压压跪满了准备出海的渔民。

他们虔诚跪拜、叩头,祈求平安出海、满载而归。

祈求的对象,永安公在前、殉难烈士在后。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