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五章 最后都是钱的问题(1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事情是这样的,在电影的整个从拍摄到上映的过程中,有很多既定步骤:比如说拉投资,选演员,布置场地拍摄,做后期,宣传上映。

这些是比较基本的。

正常一部电影如果没有问题的话,是会把这些东西走一遍,省略掉其中一步就会对后续产生比较大的影响。

而有些步骤呢,则是根据情况来增删。

进而达到某些特定目的。

比如选角前的宣传造势,就可能是因为目前应征的演员不满意,剧组希望吸引更好的演员过来;电视剧拍摄中后期的路透美照,可能是因为想吸引电视台网站之类过来购买;

再比如保底发行,可能就是因为很看好电影。

会议室里,众人又一次喧哗议论起来。

并且声音比之前都大。

韩升心里是明白他们在想什么的,所以他也完全没有阻止这些人谈论这件事情,因为保底发行这件事情出现在某部电影身上,不算少见,但也绝对是带有很特殊性质的形式了:

这事,简单讲就是,电影还没上映之前,我们几个发行方看好《战狼2》这部电影,觉得它能到一个不错的票房,比如12亿,但也有可能到不了。

然后这部电影成本,可能2亿。

这样的情况下,我们综合两方利益,就跟投资人也就是出品方保证:

这部电影我们来保底它能卖8亿——卖不到8亿,亏损由发行方承担;而如果卖超过了8亿,利润的大头就要由发行方拿走。

这样做,其实就是看愿不愿意搏一搏。

如果不加入保底发行,那这部戏首先稳定有8亿票房的收入,也就是扣掉其他项到投资方手中,差不多也是三分之一也就是2.7亿,相当于这一年内投资的收益就是2.7/2-1=0.35。

一年赚35个点,绝对是已经赚大了。

正常投资能赚这个点的并不多。

并且超过8亿的部分,也不是完全就和投资方无关了。这边提出的方案是8-15亿的时候,投资方和保底发行方收益是0.25:0.75;15亿以上,则是0.15:0.85。

当然,还有更多细则,这里就不说了。

正常这种协议,发行方赚钱赌的就是8-15亿这个区间,更高的情况也是很难;赔钱,0-8亿这个区间,也不是不可能的。

所以就是超8亿赚钱的机会,和票房不足8亿的风险,能不能形成一个多发行方有利的局势。

而投资方,已经肯定不亏了。

所以也在思考这个保底够不够高。

桌边,已经有很多人开始紧锣密鼓地运算了:

本来一开始大家预计投资一亿多,回本四亿,最后拿个五六亿就算赚了;然后现在变成投资两亿,回本6亿,本身赚钱难度就加大。

现在有人主动说8亿,那岂不是赶快答应…

个头啊!

敢保底8亿,就说明在发行方的预期中,这部电影应该能满有希望到10亿,甚至更高。

“咳咳,京哥,我这边是这样想的。”

又是张总带头发炎…

哦不,发言了,他先是满脸和煦地夸奖:“《战狼2》是一部非常优秀的影视作品,大家之前投资也是对这部电影充满了自信和期待,加上刚才,我们也看了成片。

非常好,我觉得这部电影完全有潜力冲击更高的票房,而不是8亿这个数字。这投资都2亿了,我寻思票房,怎么也得奔10亿去吧?”

这话一说,又有人附和。

韩升倒是笑了。

“诶,这可和你们之前说的不一样啊?”

之前无论是要增加投资,还是刚才开完会谈论票房市场,这边的口号都是不要再花钱了,这部电影能有多少票房?能6亿回本就不错了,后续要赚钱,估计只能靠着卖线上平台和电视台版权能赚。

但更蛋疼的是,很多人觉得6亿都悬。

结果现在一提保底发行。

好家伙,6亿都不说了,8亿看不上了,10亿变成最基本的标准了。

翻脸比翻书快,也不过如此吧?

“那之前不都是没仔细分析嘛,现在想来,京哥说的也对,我们应该对《战狼2》多一点信心。我觉得现在别说十亿了,就是二十亿,三十亿,甚至超过《美人鱼》都可能啊!”

张总这个老油条,张嘴就来。

事实上也是,只要有足够的利益,扯几句淡,否定几次自己之前的发言算什么?

某个很著名的说法是:

资本如果有10%的利润,它就保证到处被使用;有20%的利润,它就活跃起来;有50%的利润,它就铤而走险;为了100%的利润,它就敢践踏一切人间法律;有300%的利润,它就敢犯任何罪行,甚至冒绞首的危险。

10亿,分账下来能有3.3亿。

利润接近70%。

这还不算因为投资的电影票房大好,而顺带引起的公司股价上涨带来的收益,这对于很多影视类上市公司来讲,一部电影能赚多少?

股市的上涨才是大头。

“对啊对啊…”一群人也就开始附和了。

一旦涉及到利益这块,这群人未必懂得怎么拍电影,怎么演戏,甚至对这块就只了解个皮毛。但是商场讨价还价,那可是太熟悉且熟练了。

各种吹嘘着,好像刚才拍的不是《战狼2》,而是什么票房前作就已经十几亿甚至几十亿的大作了,并且他们这样“胡说八道”…

也不怕这边的人生气:

漫天要价,坐地还钱嘛。

所以这边,三个之前已经谋划好的人相互看了一眼,便点点头:

这样的情况下,其他投资人的贪婪是无限的。

退一步,他们就会想着有没有下一步?

所以最后的结果,只能是上来就明牌,然后表示寸步不让,否则就会陷入长时间拉扯。现在距离预定上映时间也就四个月,发行方也需要时间准备,所以自然没那么多精力去搞这些了。

“好好好,大家的意见我都听了,这事说起来也不是不能商量。”

吴京开口,众人脸色一喜。

可没见他们高兴过一秒,吴导就又继续开口道:“但是8亿,是我们商量很久之后的结果,这是最合适的价格了。这个数字不算低了,想想之前这个类型的电影,最高也才多少票房?”

“所以我们都不知道,这个市场在这个时间节点的票房上限,有没有8亿都不好说,就更别提别的了,你们不会真的忘了之前加投资的时候,自己怎么说的了吧?有几个敢说,一定有8亿?刚才不都还在担心能不能回本么?”

三个问句,直接摔了出来,分量都不小。

这话,要正常说也在理。

道理都懂。

但人从来都是,吃不饱之前想着吃饱就行,真的吃饱了就肯定会接着想吃好。

刚才众人确实是担心回本,但现在肯定不是这样想了。所以就轮到吕亚斌出场,不等这些人多开口,就接着道:

“是啊,我知道肯定有人说不只是军事类型,还是带爱国性质的电影,这种电影也有市场,韩升也自带流量,对不对?

但刚才也说过我们到时候面临的对手是谁?”

说着,他抬起手,直接数了俩:“一个,是最近播的不错的《三生三世十里桃花》,网上那么火,但实际上电影版早就在拍摄中了,选的还是两个很红的帅哥美女,流量明星。”

“另一个,就是三爷监制的《建军大业》。这部片子从名字,就知道瞄准的是什么市场,我们相比之下有多少竞争力?而且人家更是邀请了好多流量小生小花加盟,不在少数的。”

“你们都是行内人,也都知道这两部电影背后的公司。所以面对这样两部电影,我们真的优势很大吗?我怕不是吧。”

确实,这就比较说得动人了。

两个竞争对手,都是很不弱的水平。

《建军大业》之前两部都还行,又有中影博纳两大巨头保驾护航。《桃花》就更不用说了,其实是阿狸和光线两者的合作。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