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二十章 发威了!(1 / 2)

拒绝嫁给权臣后 沉欢 2843 字 2022-02-27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叶卓华明白顾夭夭的意思,身子往前一凑,“可有什么,要我效劳?”

顾夭夭哼了一声,“你如今,闲了?”

听了这话,叶卓华连连摆手,“我记得,有几件事,还没安顿妥当。”

看叶卓华变了脸色,顾夭夭忍不住笑了起来。

看着顾夭夭眉眼弯弯,叶卓华忍不住跟着,勾起了嘴角,手,便是连想都没想的,放在了顾夭夭的脸上。

曾听人说,双向奔赴的爱,才是最甜的。

大约,就是自己现在这般,心头便就是,用蜜做成。

被叶卓华盯的有些不自然,顾夭夭轻轻的咳了一声,将视线放在一旁,“我还没瞧,你买的冬衣。”

因为昨日碰见了不平事,顾夭夭也没有兴致问这些个事,今日突然想起来,心中既有几分期待。

叶卓华应了一声好,便从里屋将那包袱取了出来。

他给顾夭夭买了两套新衣,都是鲜艳的红色,一打开便让人觉得喜庆的很。

叶卓华拿起成衣,在顾夭夭的跟前抖了抖,“我一眼,便相中的了这颜色。”

他还记得,那日顾夭夭穿的红衣出来,脸色格外的明媚。

与成亲时候的繁重不同,那日的顾夭夭,端的是,雍容华贵的样子。

再则说了,成亲那日叶卓华被灌的,都忘了那惊艳的感觉了,光记着自己说错话,顾夭夭发脾气了,是以,那日的红衣格外的让他,难忘。

为了与那日相配,叶卓华又给顾夭夭买了一个项圈。

顾夭夭上下打量这成衣,样式自也没得说,料子瞧着也不错,只是有一点。

顾夭夭无奈的叹气,“你买这成衣的时候,就没让人给你讲讲?”

叶卓华看顾夭夭面上,似乎有那么些,不欢喜,不由的侧头打量这成衣,“我瞧着这衣服,挺好的呀。”

顾夭夭嗯了一声,“是不难看。”而后,又翻了翻旁边放的另一件,看完之后叹气声便就更大了。

“叶大人,你们刑部办案自该要做到心细如发,该是格外注意这,枝头末梢的细节。”而后,拽起耷拉在一旁的袖子,让叶卓华自个瞧。

叶卓华这才注意到,这套衣服的勾边,是用金线绣的喜字组成。

而再仔细瞧,衣服的上栩栩如生的凤尾,也是也是用这喜字组成。

所以,这衣服是喜服?

顾夭夭没好气的问了句,“花了不少银钱吧?”

做工这般精良,便是京城的绣娘也没几个做到的。

一问银钱,叶卓华不吱声了。

借的周生的银钱根本不够,他又折回拿了银票,而且还是拿的顾夭夭的银票,买了这两套衣服。

要不然,昨日也不会那般晚了,才去接顾夭夭。

看叶卓华不吱声了,顾夭夭心疼一阵阵的冒火,她便不明白了,这么明显的喜字,叶大人怎就看不见呢?

“可以退吗?”顾夭夭没好气的将叶卓华手里的衣服拽过来,低头折好,放回包袱里。

叶卓华思量良久,“我,自不好出这个面,你若非要让退,那便让周生去退!”

昨日也就算了,今日身份已然显露,堂堂尚书大人,买了成衣再去退,多少觉得,还是有那么一点,颜面有损。

顾夭夭看叶卓华一副决然的样子,到底还是笑了起来,“莫要退了,这成衣我也穿不上,倒不如给了周生。”

左右,周生还是能用到的。

叶卓华哼了一声,“倒是便宜那小子了。”

可是,就算便宜也只能给周生,总不能让顾夭夭再穿一次嫁衣,老辈的人讲究,总是有些不吉利的。

许是叶卓华真的痛心了,一直到晚上睡觉的时候,脸还没有缓和过来。

不过,叶卓华始终没说,到底花了多少银钱。

看着叶卓华拉着个脸,顾夭夭突然陷入了沉思,是不是,她银钱赚的太慢了,所以才让尚书大人这般的看中这身外之物?

突然间,好像压力大了,毕竟要养着一府尚书,既如此,那赶紧将此事了了。

待到尘埃落定,她的客栈,一定会大赚一笔。

这一夜,各有心思的睡下了。

第二日,叶卓华一早出门,说是去平城各地转转,由着陶县令作陪。

而顾夭夭与夏柳,则在府里待着。

用了早膳后,今日的太阳倒照的人有些许暖意,顾夭夭与夏柳在院子里站了一会儿,而后冲着下头人说了句,“你们夫人起了吗?”

“回顾姑娘的话,夫人一早便起了。”婢女低声回答了句。

顾夭夭了然的点头,而后转身与夏柳交代了声,挑上一件从京城带回来的东西,去拜见陶夫人。

由下头的人领着,很快便到了陶夫人的院子。

她这院子,瞧着似还不如顾夭夭的院子大,瞧着休憩的有些年头了,房顶上还有干草在飞舞,不过院子里的摆设,瞧着有些讲究。

这样瞧上去,竟还别有韵味。

旁边的婢女解释了句,说是陶夫人原是住着顾夭夭那个屋子,不过因为尚书大人来了,他们便将主院给腾了出来了。

“夫人有心了。”顾夭夭听后微微点头。

“顾姑娘,柳姑娘过来了?”屋里的陶夫人听见了她们的脚步声,亲自掀了帘子迎了出来。

“叨扰夫人了。”顾夭夭笑着见了平礼,同陶夫人一起,进了屋子。

这屋子瞧着有些暗,陶夫人转身交代了句,将门上挂着的帘子先给取下来。

今日太阳大,屋子里烧着炉子自也没有那般冷。

帘子放下后,屋子里头立马亮堂了许多。

“顾姑娘一路从京城而来,可还习惯?”陶夫人坐定后,与顾夭夭聊起了家常。

顾夭夭轻轻点头,“天下一家,自都习惯。”

这一开口,便打可官腔。

陶夫人只点头,说了句,“正是这个理。”说完,便低头端起了跟前的茶杯。

看着陶夫人想说什么,可却将话给咽了回去,抿了一口才将茶杯放下,而后端上笑脸,抬头望着顾夭夭。

不等陶夫人说话,顾夭夭便将夏柳手上准备的东西给接了过来。

“我出来的匆忙,没准备什么东西,这是宫里头送出来的,一件官窑出的黑陶点翠香炉,还望夫人莫要嫌弃。”接着奉上。

这料倒算不上顶好料,可精细在工艺上。

黑陶之上,一条条翠绿的纹理,似是镶嵌在上面,又如本就与它相生,自有妙处。

这是只有京中官窑才能烧出来的,地方自然是少见。

说不上贵重,但格外有意义。

陶夫人双手捧着,连连称好,“顾姑娘太客气了,这叫我如何是好?”

“夫人喜欢便好,原本想再带些雪燕给二姑娘,可也不知道二姑娘的病能不能吃这滋补的东西,一时犹豫,便没有取来。”顾夭夭面色如常,解释了句。

只是听到顾夭夭提起二姑娘,陶夫人的面上自有一丝不自然。

不过却也一闪而过,再看向个夭夭的时候,自依旧是满脸的笑意,“顾姑娘有心了,只是她病了年头太长了,这些东西确实不能入口。”

毕竟,若真是需要常年吃药的人,是药总有三分毒性,必然身子不能如寻常人一般。

“那我还想对了。”顾夭夭轻轻点头,而后接着说道,“不过,看着二姑娘本该如花的年纪,受这般苦楚我心里总是不忍,若是方便,今日便见一见二姑娘,仔细瞧瞧她到底哪里不舒服,待我回京,替她询问京中大夫,看可否听过这病。”

听着顾夭夭一直提二姑娘,陶夫人的笑容已经有些牵强了,“顾姑娘真是心善之人,只是,她病的年头太长了,我与她父亲也都不报什么希望了,也不想再折腾孩子了。”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