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8 寸土必争(2 / 2)

赛点 磨砚少年 1220 字 6个月前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高文的身体瞬间启动,双手反拍就已经迎了上去。

但是,费德勒的发球也隐藏着陷阱,速度并没有提升到最强,而是带着些许侧旋,落地之后持续外撇。

从高文的启动就可以判断出来他试图抢功,身体已经拉扯出去,反手第一时间出击,结果却发现击球点的位置比自己想象中还要外扯一些,然而现在挥拍动作已经上前,陷入开工没有回头箭的困境。

博弈与算计,两位球员都是高手,互相挖坑互相埋线。

现在,高文已经没有迟疑时间也没有反悔空间,他唯一能做的就是,拍头尽可能内收,将斜线的角度撕开——

斜线。

原因非常简单,击球点太晚,没有时间和空间撇直线,因为收拍不及时,网球就会直接飞出边线;所以斜线是唯一选择,但高文知道,费德勒的脚步就在斜线等着,甚至可能寻找机会侧身正手进攻。

作为应对,高文就需要尽可能将斜线撕扯开来,增加费德勒侧身正手的风险,为自己争取反击的机会。

呃!

高文整个身体已经推送出去,双手反拍猛地一收一勾,整个挥拍力量扎实而稳健地快速输送出去。

紧接着,脚步一顿,急停急转,身体重心就已经拉扯回来,重新朝着右侧横向移动。目不转睛地注视着球场对面的费德勒——

果然!

侧身正手。

费德勒连续小碎步的移动,身体已经侧开,但没有想到,高文回球的斜线撕扯角度稍稍高于预期,以至于费德勒也同样陷入箭在弦上不得不发的困境,脚步只能继续朝着左侧移动,进一步将身体侧开。

所以,斜线?直线?

从发球到接发球再到第二拍进攻衔接,“博弈1.0”、“博弈2.0”、“博弈3.0”,高文和费德勒的对抗完全紧绷,每一拍出球都是在算计和布局,陷阱一个接着一个,大脑疯狂运转起来。

一切,发生在瞬息。

费德勒视线余光注意到高文横向移动的身影,同时,自己的脚步被强行拉扯出去,侧身已经完全侧开,如果强行直线的话,整个正手位场地也就完全撇开,而且直线的击球线路更短,不适合发力。

于是——

斜线。

侧身正手斜线“inside-out”的击球,洞穿全场。

击球才刚刚出手,费德勒的心脏就猛地收缩起来:

上当了。

高文右腿一蹬,身体毫不费力地就已经拉扯回来,一看就知道,朝着正手位补防的动作只是烟雾弹,注意力完完全全放在反手位上,结果费德勒的回球就这样撞入陷阱。

费德勒:糟糕。

脚步一顿,身体就已经朝着正手位快速启动,整个球场几乎已经完全清空,随便一条线路都是空档。

踏踏踏。

踏踏踏!

破发点上,费德勒也没有再吝啬体能,全力狂奔,视线死死锁定高文,然后就可以看见高文的脚步扎实稳定,双手反拍如同炮台一般架起来,甚至还往前抢了半步。

一个上步。

抢上升点出手。

挥拍,触球,击球。

扫射。

斜线!

居然是斜线!

费德勒试图紧急刹车,却已经来不及了。

一道光芒,洞穿全场,从费德勒的反手位穿出去,落地得分。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