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92 求仁得仁(2 / 2)

赛点 磨砚少年 1190 字 6个月前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事实上,即使一直到多年以后,小兹维列夫也还是一样。

然而现在——

小兹维列夫十八岁,高文十九岁,但高文已经取得什么成就,小兹维列夫又处于巡回赛的什么位置?

同样一句话,两位球员说出来也就有着截然不同的效果。

特别是整个说话的语境,高文所展现出来的谦虚谨慎、低调内敛,那些自信和斗志的锋芒含而不露。

自然而然,新闻发布厅的记者们也就全部成为高文的拥簇。

掌声与口哨之间,又有记者唯恐天下不乱地继续煽风点火。

“高文,那这一次碰面,也是‘最高消费’?”

小心翼翼的话语背后隐藏着按耐不住的雀跃和激动,但高文可能上当吗?

当然没有可能——

大满贯赛事,五盘三胜制,没有任何球员坚信自己能够仅仅只丢两局击败对手,因为这就意味着必须有一盘清零送蛋,即使是巅峰时期的四巨头对阵世界排名三百开外的球员也不敢夸下如此海口。

一是困难重重,毕竟男子球员的发球非常强势,“6:0”的比分没有想象中那么多,小兹维列夫的一发现在就已经十分成熟。

二是没有必要,全场只丢两局也就意味着注意力全程紧绷,从开始专注到最后,即使这样也还是困难,对体能和精力的消耗都是难以置信的,直接打乱整个大满贯两周赛事的后续计划以及全盘布局。

高文怎么可能为了一个区区的小兹维列夫、一点点口舌之争就打乱自己整个美网计划,而且还是在伤愈复出状态未卜的情况下?

用脚趾头想想就知道没有可能了。

“最高消费”,只是一个噱头、一种心理战而已。

上次迈阿密能够成功,就连高文自己也意外,匪夷所思地居然没有打脸;但现在,高文是绝对不可能让自己再次陷入相同处境的。

“不。我不这样认为。”

斩钉截铁,干脆利落——

新闻发布厅微微有些发愣,记者们也预料到以高文的聪明,估计不会上当,但没有想到高文如此果断。

“让我们为彼此都保留一些颜面。”

一语双关,却又显得意味深长。

表面来看,高文是为自己保留颜面,但话语深层次的意思就在于:

首先,他为小兹维列夫保留颜面,他其实能够做到“最高消费”,但他不希望伤害年轻人的自信和骄傲。

其次,他已经在迈阿密证明过一次了,就没有必要第二次,否则就是一种羞辱。

高文这是以退为进,不动声色之间就再次狠狠给了小兹维列夫一记耳光,但真正重要的地方就在于:

接下来,无论小兹维列夫如何回应,唯一的结果就是他羞辱自己,高文也就没有必要再继续打嘴炮了。

也许,小兹维列夫唯一能够证明自己的方式就是击败高文,以赛场表现证明自己。

一直以来,这就是竞技体育的唯一法则,不管什么恩怨也不管什么情绪,一切的一切用实力说话。

所以,小兹维列夫这算是……求仁得仁、求锤得锤?

(本章完)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