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一百七十一节 友邦惊诧(1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主父偃干的还不赖嘛……”刘彻微微一笑,对着汲黯道:“这下,军臣的底线,朕已经知dào

了……”

匈奴人在高阙和阴山被汉室都拿下来的情况下,第一反应是什么?

可以参考历史上的尹稚斜执政下的匈奴。

当时,尹稚斜不顾内外的反对,强行命令其右贤王率领幕南全部主力,猛扑高阙。

汉匈爆fā

了高阙之战,大将军卫青率部坚守高阙,抵挡住了匈奴人的这波的狂猛的进攻。

但即使如此,尹稚斜也依然不服输。

这从史记的记载就能看出来:其夏,匈奴数万骑入杀代郡太守恭友,略千余人。其秋,匈奴又入雁门,杀略千余人,其明年,匈奴又复入代郡、定襄、上郡,各三万骑,杀略数千人……

在漠北决战之前,匈奴在数年之内,仅仅是大规模的侵袭事件,就发生了数十次之多。

两国交兵,大小合战十余次。

仅仅是明载于史册之上,汉军的斩首俘虏数字,就已经达到了十万。

甚至俘获了匈奴右贤王的全家老小,还打掉了匈奴的三架马车的核心——折兰骑兵。

但尹稚斜也没有认输,而是硬着头皮,继xù

不断的进攻。

终于,导致了漠北决战。

匈奴主力一战而没,单于仅以身免。

在现在,汉家强势夺取高阙,收复阴山,重建长城防线后。

其实刘彻最担心的就是军臣在暴怒之下,对汉境发动全面侵袭。

很显然,一旦那样,万里长城,很可能处处烽火。

而这是刘彻和汉室目前所无法承shòu的。

毕竟,现在,汉军骑兵的数量还有限,而且,真zhèng

可以出塞的部队也很少。

经过高阙一战,汉军虽然大胜,但郅都所部彻底残废。

战死者数千,还有三千余人负伤致残,将不得不退役。

汉军,不是宋明的军队。

随便从农村拉个壮丁,发把武器,就是军人了。

汉军之中,哪怕是地方郡兵,也是精挑细选的好丈夫!

几乎人人在入伍前,都接受过三年以上军事训liàn

,入伍后又接受了各种相关的技能训liàn

,通过两年以上的训liàn

,他们才能成为一个光荣的正卒。

这就叫做士非教不得征。

郡兵如此,野战部队那就更不得了!

仅以灞上军为例。

此番出塞的士卒,人人都是良家子。

每一个灞上军的士卒,在入伍之前,都是已经在先在家里,由父兄和乡中亭里的教官,训liàn

了三年以上,掌握了军旅的基本知识,然后才得以入伍的。

他们一进灞上军,立kè

就开始接受最正规的骑兵训liàn。

在经过两年以上的骑兵训liàn

和教导后,他们才得以获准从军出征。

这种精兵政策,使得汉室现在,只靠总数不过十万的野战部队,就可以拳打匈奴,脚踢三越,镇压世界。

然而,一旦损失,想要补充,也不是那么简单的。

旁的不说,一个身高七尺三寸,体重超过两百七十汉斤,能熟练掌握各种武器,熟悉各种战场环境,同时作战勇敢的士兵,至少需yào

二十三年以上的培养。

在这个过程中,还必须确保他获取足够的营养,同时在成长中接受各种阵战的知识熏陶。

只有这样的军人,才能打出马邑、河阴、高阙这样的战役。

而河阴之战的损失,直接让灞上军和棘门军,这两支野战主力,宣告失去作战能力。

现在,汉室手里可以抽调用于野战的军力,实jì

上也就是羽林卫、虎贲卫、飞狐军、句注军、细柳营以及安东的护濊军,归义的楼烦胡骑以及忠勇军。

总数大约十万上下。

即使算上长城驻防的郡兵,可能也不过十五万。

这十五万军队之中,骑兵大约有个七八万。

但实jì

上,可以调动和机动的部队,也就五万到八万。

其中骑兵大约四万。

这样的兵力,与匈奴主力决战没有问题。

但是,想要防止匈奴人从长城的各个方向猛扑过来,却是捉襟见肘。

况且,河阴-高阙战役,其实消耗掉了大量的资源。

其中就包括了数不清的粮食以及大量的战马和牲畜。

假如匈奴人真要发疯了,不惜一切代价,突袭长城,跟尹稚斜时代一样,与汉军在整条长城上开战,烽火遍世界。

不仅仅汉地百姓的生命财产会受到严重威胁。

更可怕的是,这样的大战,还会让整个北方的民生经济陷入崩溃。

万一老天爷不给面子,稍微来点灾害,很可能就会导致一场遍及北方郡国的饥荒。

战争,从来都不是想象中那么简单。

所以,老祖宗们早就知dào

:国之大,好战必亡,忘战必危!

一直打打打,即使取胜,也是得不偿失的。

汉家需yào

时间,需yào

一个短暂的和平时间来抚平高阙之战带来的创伤和北方的经济民生社会的平复。

更需yào

时间来扩军备战。

而匈奴人居然愿意给汉军时间。

这真是让刘彻有些意想不到呢!

原本,刘彻甚至都已经做好了,放qì

某些长城的突出地带,撤tuì

当地百姓的准bèi。

“陛下,臣听说,有匈奴副使,悄悄的通过中间人,向主父偃提出了私下会面的意思……”颜异在一旁笑着道:“看来,匈奴人内部,不是一条心啊!”

刘彻笑了一声。

匈奴人什么时候团结过?

五单于并立之时,打出狗脑子也就算了。

哪怕是在其鼎盛时期,所谓的雄主老上单于统治之时,以刘彻所知,匈奴内部就爆fā

过不下五次的内讧。

老上甚至亲手杀死了自己的叔叔和儿子。

囚禁了自己的舅舅跟幼子。

至于如今的军臣?

他从来就不是一个能善于团结和拉拢他人的君王。

恰恰相反,他总会自以为是的做出很多破坏匈奴团结,引发不满的决策。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