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九十八节 战前(2)(1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一个时辰后,南北两军和云中郡的将校士卒,一个个都张着嘴巴,目瞪口呆的看着正缓缓从远方的平原归来的骑兵。

这一骑一骑,宛如从神话传说中走到现实的天兵天将。

“吾等算是明白了,何以要花如此多的钱打造……”有南军的校尉感慨:“单单是这卖相,这气势,就已经值了!”

义纵在旁边负手而笑。

羽林卫和虎贲卫,从装备胸甲的那一天开始,就已经知dào

了,这胸甲骑兵,气势最重yào。

所以,历年以来,上上下下的将佐,每天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思考——怎么让自己麾下的骑兵,看上去更加威猛。

为此,他们改革了旧有的汉军头盔,使胸甲骑兵所佩戴的头盔,更加高大,为了突出威猛的气势,甚至有人开始尝试将头盔上的羽毛扎的更加高挺、鲜艳。

而在虎贲卫,则从胸甲涂装上下手,在护甲上着色,使其变得更为显目和突出。

这在其他部队,无疑是找死!

会让敌人更容易命中和找到己方。

但胸甲骑兵,天生就是要迎难而上,冲击敌人最坚固最强dà

最可怕的阵列中心的骑兵。

他们是开路的大斧,披荆斩棘的长刀,还有凿开山峦的钻头。

是全军的箭头和胜利的使者。

注定就是要去将一切敌人撕碎和碾碎的王牌。

这样的话,凸显自己的存zài

,增加自己的气势。让人更加注意和紧张。

就很有必要了。

况且,胸甲骑兵的冲锋。与现在世上所有现役骑兵的冲锋,都不一样。

他们是沉稳的大山。倒卷的潮水和雪崩的山陵。

“何止是气势跟卖相啊……”有来自云中郡的司马感慨:“这样的集群,吾实在想不到,还有什么能阻拦他们的前进!”

在方才的演练之中,虎贲卫和羽林卫向在场所有的士卒将校,展示了他们最基本的作战战术。

就是他们最常用的正面碾压。

不管敌人有多少,我自如泰山压顶,碾过来。

挡得住要死,挡不住更要死!

汉军的胸甲骑士,身高八尺一寸。臂展全部在八尺以上。

其主战的兵器,是一柄长达一丈的骑枪。

当他们冲锋起来,平端骑枪时,动能的巨大力量,足以让前方的一切生物全部被串成一条烤肉串。

更何况,有聪明人发xiàn

,这些骑兵的背上还挎着一柄马刀。

这是一种大家前所未见的马刀。

因为,它比之现役的所有汉军马刀更加小巧,但也更加致命。

因为它们是弯刀!

在方才的演练中。虽然这些骑兵没有展示这些马刀的使用方法。

但,只要不蠢的人都猜得到。

在冲锋的第一阶段,这些骑兵用整齐的阵型和骑枪,冲散敌人的阵型。撕碎敌人的防御。

然后,他们就会利用自身的阵型优势和无比强dà

的防御,用那些马刀。如同砍瓜切菜一般,将那些狼狈溃散和哭泣的敌人。一个个的砍成肉泥。

简单粗暴直接,但非常有效。

然而。这仅仅是展露在众人眼前的表像。

义纵非常清楚,羽林卫和虎贲卫,花费重金,集中了最优秀最好的军人,打造而出的这两千胸甲骑兵。

他们,可不仅仅只是人高马大,装备精良,这么简单。

纪律性和宛如一人的协调性,才是他们真zhèng

强dà

的地方和致命所在。

这两千人之中的每一个人,与其他人之间,都有着非常深的默契。

他们就仿佛是一台精密无比的机械。

每一个个体都是这台机械里的零件。

这使得他们,能在任何环境和任何条件下作战。

哪怕战至最后一骑,只要中军收兵的命令没有下达,就依然会继xù

作战。

同样的道理,哪怕敌人已经崩溃,狼奔豚突,收兵命令一下,立kè

就会转向撤tuì。

正是因为有着这样的纪律和协调,胸甲骑兵,才是无dí

的骑兵。

没有了纪律和协调、团结。

义纵觉得,所谓的胸甲骑兵,很可能会在战场上被人玩死。

所以……

“全天下大抵只有我汉家能养得起这样的强兵!”义纵在心中感慨着。

除了汉室外,整个已知世界都不存zài

,第二个能培养和训liàn

胸甲骑兵的国家了。

想要让胸甲骑兵,形成战斗力。

那么,就需yào

一个随时可以调集数以万万计资源的少府,更需yào

一个幅员数万里,拥有数千万人口,能从中挑选出足够合格的士兵的国家。

更重yào

的是,还需yào

一个完整的军事体系,一个系统的文明民族。

有个墨家,在发明创造,根据军队反馈,调整和改进装备,有个法家,制定律法,动员民众,有个兵家,建立军法,教育士卒,甚至还需yào

有个儒家,普及知识,启蒙民众。

没有这些,就算把胸甲骑兵的装备丢给他们,他们会保养吗?会使用吗?养得起吗?

答案都是否定的。

只有文明的先进程度和国家的强dà

程度,能达到汉室这样的程度。

才有使用和装备胸甲的可能。

所以,这胸甲骑兵的强dà

与无dí

,不在于骑兵们身上的装备和他们的技战术。

而在于汉室国家民族在整体上已经远远的甩开了周边一切竞争对手。

千余年前,周人骄傲的宣告世界:有服章之美谓之华,有礼仪之大是为夏。

如今,作为继承了三代先王遗训和制度的汉室。已然可以再次骄傲的宣告世界:有文明之美谓之华,有制度之大是为夏。

再现宗周让八荒六合万国来朝四夷威伏的伟业!

让中国再次成为那个真zhèng

意义上的。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的****上国!

这样想着。义纵就有些心潮澎湃。

他明白,今天,他领军出战匈奴,是踏出复兴中国,让诸夏再次主宰世界的第一步。

“轩辕黄帝在上,小子义纵必执虏首,以献陛下灵前!”

义纵在心中发誓着。

然后,他就下达命令:“全军宿营,明日一早。拔营北上,潜行武州!”

他统帅的这支接近万骑的军队的使命,就是要潜伏到武州塞附近的深谷,择机而动,将入侵的匈奴关在马邑城下,让他们全部灭亡在汉军的怒火之中!

…………………………………………………………

与此同时,在距离高奴数百里外的武州塞。

气氛开始有些不太对劲。

屯驻于此的是汉军句注军的一个司马。

按照制度,本来,汉军应当在此屯驻一个完整的曲。

但是。随着汉匈近年来关系转好,尤其是直面的河套匈奴诸部族,开始减少对汉室边境和长城的侵扰。

所以,很多边境上的临时哨所和烽燧台都被裁撤。

许多突出地区的边塞的兵力。也大大减少。

汉军选择将兵力回收。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