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三十七章 学子风波(2 / 2)

大明王侯 贼眉鼠眼 2250 字 2022-01-19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萧凡神情凝重的领命出宫。

出了承天门,萧凡的脸色一片铁青。

改草军制必然会触碰文人的利益,这一点他早已想到,但他没想到黄观这些人如此无耻,竟然暗里煽动那些不明真相的学子闹事,在这个时代,闹事是要付出血的代价的,黄观等人丝毫不顾忌那么多学子的性命,拿他们当枪使。所谓清流,无非是一群顶着圣洁光环的伪君子,他们的内心比狼还阴冷,比蛇还狠毒。

回到镇抚司衙门,一众佥事,同知和千户等人皆聚集在衙门前堂,静静盯着从大门走进来的萧凡,学子闹事他们早已知道,出了这种事,锦衣卫是肯定要出面的,现在众人都在等着萧凡下令。

萧凡阴沉着脸走进前堂,回头环视众人,许久,他忽然一拍桌芋,斩钉截铁道:“变法改草,是强国之道,我必为之!任谁也不能改变我的决定!”

众人一齐抱拳躬身道:“请大人下令!”

思索良久,萧凡沉吟道:“学子不明真相,乃是受人盅惑,对他们,不可施以杀戮,本官决定先礼后兵,先让衙门内的文吏写一份安抚告示,贴到礼部衙门的门口,言明改草军制并非重武轻文,朝廷以文治国的国策不会改变,众学子未明原由,不得妄议国事,请他们各自散去……”

曹毅急道:“大人,一份安抚告示恐怕起不了作用吧?若是那些书呆子不听劝阻呢?”

萧凡冷冷笑道:“先礼后兵,既然他们不听劝阻,锦衣卫也不是吃干饭的!传令下去,告示贴出来两个时辰后,若学子们仍在寻衅闹事,着京师锦衣卫校尉会同应天府衙役捕快将那些学子驱赶出城,然后再贴出一份告示,若谁再敢闹事,本官向天子请旨,草了他的功名,永远不许其参加科举,仍旧执迷不悟责,将其缉拿下狱,会审之后,贬为庶民,流放千里*……”

众人神情一凝,抱拳齐声道:“得令!”

……………………………………………………

不出所料,安抚告示贴出来两个时辰后,学子们视若无睹,仍旧聚集礼部衙门前高呼严惩国贼的口号”不少冲动的学子甚至砸烂了衙门前的榜文牌匾。

事态愈演愈烈,眼看不可控制,萧凡当机立断,急调京师锦衣卫二千余校尉”迅速包围了学子,礼部衙门内的官吏和衙役们见锦衣卫出场,情知不妙,吓得赶紧关上了衙门的大门。

校尉们事先得了嘱咐,没有用绣春刀,而是手执铁尺和水火棍,为首的百户千户们一声令下,对学子们进行了驱赶”铁尽末棍落下,礼部衙门前一片哭爹喊娘,体质孱弱的书呆子们哪里是如狼似虎的锦衣卫校尉的对手?半柱香时辰后,学子们已被打散,一个个捂着脑袋抱头鼠窜,训练有素的锦衣校尉以百户为单位,分别圈住逃窜四处的学子,并将他们扭送出城,学子们刚被推搡到城门外,一份措辞严厉的告示便贴了出来,言及若再有学子寻衅闹事”锦衣卫必将严惩不殆,草其功名,永不许参加科考,情节严重者必缉拿下狱,贬为庶民”流放千里。

这份告示终于吓住了学子们,他们冲动的情绪很快冷静了。

闹事为了什么?无非是自己的前途而已,现在锦衣卫指挥使萧凡摆出一副绝不妥协的姿存,由此看来,闹事非但得不到任何结果,相反”继续闹下去很有可能把自己的前程毁于一旦,如此得不偿失的事谁还愿意继续干下去?

想明白了其中利害,学子们二话不说,带着满身伤痕飞快的离开了。

学子们消停了,锦衣卫却不肯善罢甘休,总要有人为此事付出代价。

在学子们散去之后,锦衣卫编织两年多的情报侦缉网迅速启动,无数探子在萧凡的命令下,悄然深入民间集市,开始彻查此事的根源祸首。

锦衣卫的侦缉能力不是普通的强悍,学子们散去两个时辰之后,散布流言并暗里煽动学子闹事的罪魁祸首便被查了出来,原来是京师内两名屡考不中的落第秀才拿了别人银子,受人指使才闹出了这场风波,两名落第秀才当即被锦衣卫缉拿。

当曹毅请示要不要从这两名秀才身上打开缺口,一路查下去他们到底受何人指使时,萧凡思索良久,终于摇头,嘱咐曹毅此事查到这里为止。

何人指使已不重要,身处朝堂,大家心知肚明,驱赶学子还好说,毕竟没有闹出人命,可此事若牵涉到朝中官员,必然又是一场惊涛骇浪,这几日正是推行改草军制的敏感时期,从大局着眼,此时委实不必节外生枝,再添风波。

虽然不查了,但必要的震慑手段还是必须要做的。

萧凡当即命锦衣校尉敲锣打鼓将两名秀才押赴菜市,当着全京师官员百姓的面,大声宣读了两名秀才聚众闹事,其心不轨等等数款大罪,随即校尉们手起刀落,两颗人头落地,围观的官员和百姓纷纷惊悚万分,聚集数千人的菜市刑场鸦雀无声,许久之后,人群在可怕的沉默中悄然散去。

温文尔雅的锦衣卫指挥使萧凡亮出了獠牙,给朝堂清流们来了一记狠狠的敲山震虎,那些清流大臣终于意识到,他们的对手是怎样一个人,这个人手握大权,掌握着令人谈虎色变的锦衣卫,平日里的客气忍让不过是表现他的素质涵养,然而一旦真正触碰到他容忍的极限,他会揭去外表的斯文和善,露出狰狞的面目,毫不犹豫的把对手撕成碎片。

谁若还不信邪,京师北城门的城墙上高高悬挂的两颗血淋淋的人头便是最好的证明。

……………………………………………………

在这样一种沉默得可怕的气氛下,三日后的大朝会终于到了。

这一天,是决定大明王朝百年兴衰的大日子,朱明江山的历史走到了岔路口,今日天子和满朝文武将一齐决定它的方向。

今天也是朝堂奸党和清流们的一次大战,这一战决定着此后朝堂的局势。

此后是清流独霸朝堂,还是奸党横行于世,一切即将揭晓,这一天将被永载史册,千古……

“千古扯淡!”萧凡向曹毅翻着白眼:“不过是几个迂腐清流给我添堵,摆平他们不就完了,搞得这么煽情干嘛?还永载史册呢,我这辈子永载史册的事儿干得太多了………

曹毅干笑:“我这不是给你增添一点悲壮井气氛嘛,萧老弟,想好今日如何应对那些清流了吗?”

“兵来将挡,水来土掩,燕王起事在即,必须尽快把朝廷内部的忧患解决,否则将来必败于燕王之手。我今日非得把黄观那群人井服不可!”

“怎么解决他们?那群迂腐的大臣都是些软硬不吃的货,你欲改草军制,恐怕今日朝堂之上少不了一番苦战,“”

萧凡叹气道:“是啊,这倒真是件麻烦事儿…………这帮酸儒油盐不进,气量狭窄,一点都不像我这么宽容博人……,……

曹毅面色古怪道:“你…”宽容博大?”

“难道不是驯”

“清流们如果害你,你会原谅他们吗?”

萧凡一本正经道:“他们不是尊崇孔子吗?原谅他们是孔子他老人家的事儿……,……

“那你呢?”

萧凡沉默许久,悠悠道:,““…我负责送他们去见孔子。”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