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八十一章 城外送别(2 / 2)

大明王侯 贼眉鼠眼 1791 字 2022-01-19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洪武三十一年七月十九,京师应天府北城太平门外。

三千钦差仪仗整齐肃立官道两旁,黄龙旌旗迎风猎猎招展,队伍前列高举数面仪仗执事牌,上书“钦命代天巡狩大臣”“钦封诚毅伯”“锦衣卫都指挥使”等等名号,四名差官手执静鞭,朝天空鸣数响,铜锣震天,威风赫赫。

队伍中间,一顶黄落伞盖高举过头,伞前锦衣亲军手执节杖,金瓜,班锤等仪仗用具,静静矗立于官道中间。

整支队伍虽然静默无声,却散发出威严凛然之意,令道路两旁的百姓们敬畏跪拜,不敢出声。

城北十里长亭内,萧凡身着崭新的飞鱼服,头戴纱帽,英俊的面容不经意的流露出凛冽的威严。

前来送行的朝中数十位大臣与萧凡殷殷话别,不论是不是真心诚意,至少他们表面上都纷纷流露出依依不舍的神态。

朝中甫逢大变,清流一派一夜之间失势,黄子澄被贬谪,黄观暴昭等人被严厉训斥,这一切,都是这个面貌儒雅的年轻人所为,瞎子都看得出来,未来的朝廷,很大程度上将由这个甫入官场不过两年的年轻人一手把持,他在不显山不露水不张扬的动作中,不知不觉成为了建文新朝的第一位权臣。

权臣自然不乏别人来巴结的。

前来送别的这些大臣便是如此,官身前途系于萧凡翻手覆掌之间,众人岂能不巴结?岂敢不巴结?

萧凡面带微笑,彬彬有礼,不卑不亢之态一如当年孤身进京的穷秀才,花开花落,宠辱不惊,两年过去,哪怕如今权势滔天,他亦不敢有丝毫张狂,他比谁都清醒,今日权势只是今日,明日安知命运如何?自古以来,太得意的人往往下场很凄惨,这是他一直引以为戒的。

兵部尚书茹瑺等人见萧凡权重而不自恃,态度一如往常般谦逊,这些与萧凡的利益绑在一起的奸党们纷纷露出欣赏的笑容,这才是一派首领应该有的气度与风范,他们终于放心了。

与众人一一话别,萧凡又拉过留守京师锦衣卫镇抚司的袁忠,暗中叮嘱了他几句,特别交代严密监视被困京师的朱棣三子,绝对不准他们脱离锦衣卫密探的视线片刻,若敢逃跑,不惜将他们就地斩杀,亦绝不可放他们回北平。

袁忠出身于东宫,曾是朱允炆身边的贴身侍卫,对朱允炆忠心耿耿,他自是明白这三人对朝廷对天子的重要性,闻言神色一凛,郑重点头应下。

萧凡一反常态,叮嘱再三,甚至显得有些罗嗦的重复了许多遍。

他不得不重复,现在他要去北平,朱棣对他恨之入骨,他太清楚朱棣这三个儿子的重要性了。若不将这三张王牌紧紧捏在手里,必要时保住自己一命,恐怕这次真会十死无生。

众人依依话别之时,城北十里亭的官道上,却悠悠驶来了一辆蓝蓬马车,马车很老旧,行走时发出吱吱呀呀难听刺耳的声音。

钦差出行,城北官道被禁,马车行人皆不得出入,这辆蓝蓬马车自然也动不得分毫,行到十里亭外的拐角处便不得不停下。

车夫一手扬着鞭子,眯着眼打量了一下旌旗蔽日,仪仗威严的亢长队伍,然后扭着头对马车的车蓬道:“老爷,进不了城了,前面好多人,官兵把路封了,有很多朝廷大臣站在那里,好象在等什么人……”

蓝色的马车车帘掀开,露出一张清瘦微黑的脸庞,此人年约四十多岁,脸型瘦削,颧骨突出,颌下黑须飘飘,无风自动,面色安详不迫,不悲不喜,隐隐流露出一股儒雅从容之态。

最有特色的是他的一双眼睛,这双眼睛不大不小,看东西时却是先使劲的睁大,然后又慢慢眯起,瞳孔仿佛没了焦距似的,给人一种看什么都很茫然很无神的印象。

此人穿着一身很普通的素色短衫,就那样很茫然的呆坐在车厢里,车夫的话落音半晌,他好象才刚听到似的,慢慢的猫着腰钻出车厢,站在马车的车辕上手搭凉棚张望了一番。

但见前面不远处一大团绿油油的影子,里三层外三层,分外拥堵。

“好多人呀……”中年人慨然而叹道:“自出蜀中,很久没见这么多人了,光是那崎岖巍峨的山道便走了一个多月,今日乍见繁华喧闹,反倒有些不适了,呵呵,——咦?如今京师的百姓和军士们尚喜穿绿色衣服了吗?真是奇哉怪也……”

车夫暴汗,讷讷道:“老爷……您看到的,是官道旁的树林,不是人。”

“嗯?是吗?怎么是树林?人到哪儿去了?”中年人大感愕然,一双茫然的眼睛四下环顾。

车夫万分无奈的将中年人的身躯扳转了个方向,指着远处被仪仗亲军把守的十里长亭道:“老爷,人都在那里……”

“啊?啊不错,不错,好多人啊……”中年人再次慨然而叹。

车夫无语:“…………”

中年人眼睛微微眯了起来,轻轻抚着颌下黑须,瞧着远处模模糊糊的人影,欣慰的笑道:“老夫离京已六年了,这些同僚们都还记得老夫,呵呵,老夫归京之日他们是怎么知道的?竟然还远出城外迎我,太客气了,老夫不敢当啊走,下车,不能让同僚们久等……”

十里长亭内,话别已近尾声,萧凡面带微笑,正与众大臣客气的拱手而别。

该说的客套话都已说过,萧凡转过身,便待登上装饰奢华的车驾。

忽然,一位穿着素色短衫,脚穿黄麻布鞋的中年人越众而出,捋着黑须风度翩翩的走上前来,走到众大臣面前时停了一下,然后眯着眼睛看着众人,辨认得很费劲。

良久,中年人终于发现了熟人,一脸惊喜的大步朝着兵部尚书茹瑺走去,口中唤着茹瑺的字,呵呵大笑道:“良玉兄,暌违数载,风采依旧,兄愈发福态了,呵呵,今日老夫奉诏归京,竟劳你们亲自出城迎接,实在是折煞老夫矣,多谢多谢……”

茹瑺又惊又疑的瞧着他,辨认许久,这才不自然的呵呵笑道:“哪里哪里,迎接兄台是必须的,一别数载,兄台亦是风采依旧啊……”

萧凡皱了皱眉,凑在茹瑺耳边问道:“你到底是来送我的,还是来接他的?”

茹瑺急道:“当然是来送您的。”

“那这个家伙是什么人?”

茹瑺苦笑道:“说实话,我到现在还没认出来……”

萧凡气道:“没认出来你还跟他哪门子的‘风采依旧’啊?”

茹瑺干笑:“伸手不打笑脸人嘛,人家这么客气,不回应一下多不礼貌……”

萧凡气坏了,这帮见风使舵的家伙,叫他们奸党还真没冤枉他们

眼角一瞟,萧凡朝亭外肃立的曹毅使了个眼色。

曹毅会意点头,跨上前一步,指着中年人暴烈大喝道:“大胆天子钦差在此,谁敢胡乱冲撞?来人,给我把他拿下”

中年人一惊,回过头茫然瞧着曹毅,愕然道:“钦差?谁是钦差?”

话音刚落,两名锦衣校尉如狼似虎的扑上来,一左一右扭住了中年人的手臂,然后反扣身后,干净利落的掏出绳子将中年人给绑了。

中年人大惊失色:“这是什么情况?你们不是来接我的吗?”

众臣无语的瞧着他:“…………”

眼见校尉们架着他往仪仗后方走去,中年人急了,两腿在半空中乱蹬,脸色通红道:“你们……不得无礼老夫也是朝廷大臣,老夫是方孝孺……呜——”

话未说完,不耐烦的校尉便用烂布巾将他的嘴给堵住了。

曹毅冷笑数声,大喝道:“把他绑紧了,扔到马车后面他祖母的这副穷酸样子也是朝廷大臣,想当官儿想疯了吧?”

辞别众臣,钦差仪仗启行,押着还没进城便被抓起来的中年人缓缓往北行去。

萧凡坐在钦差车驾里闭目养神,马车轻轻的摇晃令他昏昏欲睡……

良久,萧凡皱起眉,好象想起什么,掀开马车的珠帘,一边思索一边问骑着马护侍在车旁的曹毅,道:“曹大哥,刚才被抓的那个人……他说他叫方什么来着?”

曹毅迷茫的挠了挠头,道:“我也没听清,好象是叫方什么孺……”

“方什么孺……嘶——这个名字怎么那么耳熟呢?”萧凡苦苦思索半晌,不得其果,于是放弃。

“不管了,干脆一路把他押到北平,燕王若想放咱们冷箭,把这倒霉鬼拖出来挡箭……”

“呜——呜——呜——”被绑着手堵着嘴的中年人闻言大急,瞋目裂眦呜呜嘶吼,一双眼珠子布满血丝,甚是可怖。

萧凡乐了:“瞧,他对燕王多么的愤慨,这是基层人民的心声啊……”

曹毅感慨道:“燕王果然不得民心啊……”

“呜——呜——呜……”

[c]

78546523456412357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