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七章 定夺采风地点(1 / 2)

知情重几重 兰泽夕 1079 字 2022-01-09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如果是个成年人,比方说田老师,看到欧阳静交上来的这份报告,他一定会很轻易的,就得出“去叠源市”的结论——

总共就三十万的经费,花二十多万去齐哈市“采风”,搁给任何一个人看,那都不叫成绩,而叫浪费。虽然学校发下的社团经费不用审计,但若是做出性价比如此之低的选择,很容易就会被外人嘲讽智商。请注意,这种嘲讽,绝不仅仅只是对拍板决定的林歆一个人,而是针对所有社员们,谁让他们要追随这个智商欠费的社长呢?

排在第二的连大市倒是只要十多万,粗粗看起来,也没有什么问题,像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在第三页的景点分布上,欧阳静大写特写连大市的“海”,陆地上,几乎一个能去的地方也没有。

然而,广粤市本身就在海边,要玩海的话,留在本地比从南到北、跨越大半个华夏方便得多。要知道,雏鹰文学社虽然才六十几个社员,但家中有游艇、或者在海边有别墅的同学,也有接近两位数的存在。

换言之,只要在写报告、或者看报告的领域里,略有经验的人,都能够看出来,这两个地方,都是陪跑用的。

然后田老师那样的人,就会顺理成章地,选择第三位的叠源市,完成一次华丽地衣锦还乡,并美其名曰“尊重群众的呼声”。

但林歆并没有这方面的经验。

出于某些直觉、或者说隐隐的感觉到不对劲,她顺利地规避掉了前两个坏的选项,但她毫无回到叠源市的想法,自然也就只能辜负了大家的好意。她把这份报告翻回到第一页,看了看得票第四的地点。

乌拉图布坪上大草原,五票。

她点了点这个听起来就很有异族风味的名称,抬头询问欧阳静:“我们去这里怎么样?”

尽管田老师对欧阳静不乏“缜密、老到、靠谱、实干”等高度评价,但她毕竟还没有走进社会,只是个学生,脸上的惊愕虽然一闪而过,却被林歆捕捉个正着。

“嗯……去这里的话,是有什么问题吗?”

“不不不,没问题。您是社长,这种事情您完全可以一言而决。我现在就去查景点和经费预算。”

欧阳静的办事效率是很高的,她完全对得起田老师对她的评价,就在四点半,下午第二节课上完,她已经拿出了所有的景点分布、行程规划,和经费预算。

在她手写的、乌拉图布坪上大草原报告里,她先是描述了最大的优势——省钱。

这是一个新开发的景点,还在积攒人气的宣传期,和其他已经很出名的草原景点相比,门票、住宿、以及像是骑马、射箭、烧烤、篝火晚会等等各种娱乐项目,最高也不过是其他地方的半价,最低也就是一折的样子。

根据欧阳静的行程规划,去这里,甚至比去叠源市还要更省钱。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