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十一章:首订四更(1 / 2)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

山雀衔一片梨花瓣,蹦蹦跳跳顺从李如意手臂,跳到她肩头,歪头把梨花瓣送给了她,翅膀还是一展一扇的,十分憨态可掬。

李如意两指拈过那片雪白的梨花瓣,对山雀眨眼一笑:“谢谢。”

啾!山雀叫一声,便展翅飞走了。

旁边有一名青衫儒雅的文人,他觉得李如意与山雀互动的一幕很美好,便执笔画了下来。

梨花村是处山明水秀的好地方,今儿来到飘雪山上,他更是见识到了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回去后他定然要呼吁众人,做一个有爱心,与山林飞禽走兽和谐共处的人。

李如意今儿穿了一袭若竹色交襟束腰春衫,衣摆及膝,搭配一条白色长裤,发髻上系着一条若竹色发带,戴着半透明的白色面纱,站在一棵梨花下,与山雀互动的俏皮模样,十分灵动可爱。

“姑娘,送给你,你们梨花村真的很美。”青衫男子约莫二十四五岁,长得是俊雅温柔,极守礼数的递给李如意这幅画,便拱手一礼离开了。

阿墨这回倒是没吃醋,大概是因为此人十分君子吧。

李如意拿着画仔细看了看,真的十分灵动,有种山里人家的朴素无华,却又有一种天然灵动之美。

景色与人物都是很好的宣传,要是多画几幅画去宣传,那一定会引来更多人来梨花村吧?

梨花色白难入画,可这人偏偏让梨花入画了,真的好美。

那名文人已经离开了,他来到此地一游,灵感涌现,心态得到了升华。

对于今年的秋闱考举,他似乎也不再紧张,反而是平常心了。

李如意再去找那个人,已经找不到了。

“这里有落款。”阿墨不知何时走过来的,指着画尾的落款处,写着年月日与作画者名讳——白谨。

李如意望着这幅画,忽然转身走过去,向一名文人借了笔墨,在这幅画旁题了一首——雪粉华,舞梨花,再不见烟村四五家。密洒堪图画,看疏林噪晚鸦。黄芦掩映清江下,斜缆着钓鱼艖。

虽然关汉卿这首《大德歌·冬景》写的是冬景而非春景,却十分符合这幅画的意境。

自然与人,仙境与农女,构成一幅山中超凡脱俗又极具有烟火气息的一幅画面。

“好词,好字啊!”借李如意笔墨的文人公子,一瞧李如意这手字,便是惊讶的看向他,梨花村真是人杰地灵,连一个小女子,也能写这么漂亮的一手好字啊。

“这是散曲,不是词哦。”李如意手笔还给对方,道了声谢,便拿着画走了。

“散曲?”这书呆子傻乎乎的,等李如意他们都下山了,他才反应过来想去追人问清楚,却已不见其踪了。

李季文见这书生傻乎乎的,便对他笑说:“她是我们梨花村的女大夫,姓李,本事可一向不小。”

“大夫?”书生更吃惊了,那个弱质芊芊,写了一手好字,文采斐然的姑娘,竟然还是个大夫?

奇哉!妙哉!

这梨花村真是个奇妙的地方,一切都是那样的美好令人向往。

来这里的文人是为了山为了水,为了寻求一丝灵感。

来到这里的姑娘,则是喜欢这里的风景如画,人与动物的和谐。

女子大多喜欢可爱的萌宠,这里的鸟儿,便十分会逗这些小姑娘一笑。

李季文是今儿带队的人,再是飘雪山上的飞禽走兽有灵性,他们也要防备一下,以防万一出事嘛。

后头也有人为这些嬉闹的姑娘作画,虽然画的自然,可却总缺少一点景色与人物的和谐。

大概是这些姑娘衣饰太华贵了,缺少了山野姑娘身上朴实无华的灵动与自然。

“我们去村里吃饭吧?说不定,也能找寻一点灵感呢!”一个文人提议,这儿实在是没意思了。

“也好,我也想去看看,芍药和牡丹应该还没谢吧?”一名文人开始收拾东西放进书篓里,飘雪山上的春景十分美,无论是梨花林,还是远处在缥缈云雾中若隐若现的青山与瀑布,皆可笔尖入画。

李季文见天色也不早了,便笑着招呼大家归队,他们要下山去吃饭了。

这些游人还算听话,知道山中有野兽,并没有到处乱跑。

他们顺着有护栏的山石垒的阶梯小路下山,一路上可看到林中树上倒挂的各种猴子,以及在林中觅食的獐子、白兔、飞鸟等等。

还有人把带的水果丢给猴子吃,一只只松鼠滋溜跑下来,抢了一颗果子就跑,十分的可爱,引得一群姑娘执帕而笑。

嗷!一只花斑虎张开血盆大口一声吼叫,闲庭信步般行走在树林中

獐子、兔子、猴子都吓跑了。

“啊!”女子胆小,皆被这猛兽吓得不轻。

“没事没事,有防护栏,它过不来的,我们快下山吃饭了。”李季文安抚这些游客一番,暗舒口气,

幸好如意想出做防护栏的好主意,不然,飘雪山再美,也没有游客敢上山的。

“是不会有事,老虎不会爬树的,这护栏高一丈,它不可能爬得上来。”一个文弱书生倒是慢吞吞的够淡定,还和几位友人指着老虎的雄姿,探讨一下回头可以尝试画幅猛虎下山图呢。

李季文也是服了这些年轻人了,真是难得见文弱书生,也有大胆指着猛虎评头论足的。

防护栏是木头的,底座是石头浇灌了水泥,木柱子固定的很牢固,空隙只宽三寸,丢个大点的水果都进不去,更不要说这些猛兽闯进甬道里来了。

顶棚也是加密制作的,种了好多蔷薇花和葡萄藤,如今蔷薇花开正好,夏季也会能吃上葡萄,可说是设计的十分巧妙了。

李季文带队下了山,前头带路,男男女女撑伞结伴而行,对炊烟袅袅的梨花村指指点点的笑说。

“这里真的好美!青山绿水,炊烟袅袅!”一位蒙着面纱的黄衣姑娘,和身边小姐妹手挽手,走在杨柳依依的河边,春风拂面,让人顿觉神清气爽。

“大家都跟上了,别跟丢了啊!”李季文一路上,边走边偶尔一喊,就怕他们有人会掉队了。

大家跟着前头的绿色旗帜走,上了村口的拱桥,桥下碧水盈盈,偶有竹筏行过。

“水上行舟,人在画中!”一位姑娘娇俏一笑,拉着她的一众小姐妹跑下桥去,留下银铃般清脆的笑声,引的一众年轻小伙子都心跳加速,脸颊微红了。

南琰国不似西贺国过于重视男女大防,他们这儿的姑娘也可以出门游玩,只要有家中兄弟或者男性长辈陪同即可。

李季文把他们送进村子里,便让他们顺着路标,各自去找吃饭的地方吧。

他实在太累了,就不一个个送他们去了。

反正进了村就没事了,村里有人来回巡逻,路标也很清楚。

木质路标上挂着布做的花藤,很有山林野趣的雅意。

他们这些人都散开了,村里有四五家土菜馆,听说还要修建两家客栈,他们以后就可以住在这里,好好体会体会乡村野外,夏夜虫鸣蛙叫的美好生活了。

……

李如意吃过午饭,便去找王正一了。

点击一下,更多精彩